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70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包括芯体、进料管、出料管和缓冲器;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设置在芯体两端;所述缓冲器包括分流筒和缓压板;所述分流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设置在进料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远离进料管一侧,与第一筒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沿配合方向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二筒体靠近第一筒体一端沿滑动方向设置有若干长条孔;所述缓压板固定设置在分流筒和芯体之间;该进口缓冲油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大幅度减轻芯体所受冲击,为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
技术介绍
油冷却器在化工、仓储、建筑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在一些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冷却油的工作压力较高,当系统启动和停机时,瞬间的液压更是呈脉冲式地突然增大,正对油冷却器进出口处的芯体会受到直接冲击,则芯体内部的钎焊焊缝或氩弧焊缝在强大冲击力下极易产生胀裂,导致生产被迫终止,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大幅度减轻芯体所受冲击的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大幅度减轻芯体所受冲击的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包括芯体、进料管、出料管和缓冲器;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设置在芯体两端;所述缓冲器包括分流筒和缓压板;所述分流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设置在进料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远离进料管一侧,与第一筒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沿配合方向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二筒体靠近第一筒体一端沿滑动方向设置有若干长条孔;所述缓压板固定设置在分流筒和芯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缓压板面向分流筒一侧上设置有卸压角;所述卸压角为锥体,锥尖与分流筒对应设置;所述卸压角根部与缓压板连接处以圆角过渡;所述缓压板上设置有流孔;若干所述流孔关于卸压角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流孔的孔径沿远离卸压角的方向逐渐增大。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包括芯体、进料管、出料管和缓冲器;当进料管输出的油压过高时,第二筒体受力向远离第一筒体的方向滑动,露出长条孔,使部分冷却油从长条孔流出,从而达到分流卸压的作用;利用缓压板上的卸压角将最初打在板面上冷却油破开,沿着椎体斜度均匀向四周扩散,避免了缓压板正面收到冲击;利用卸压角周围的流孔将扩散的冷却油进一步分散,使之较缓地进入芯体之中,避免芯体损坏。附图说明附图1为进口缓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分流筒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缓压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包括芯体1、进料管4、出料管3和缓冲器4;所述进料管4和出料管3连通设置在芯体1两端;所述缓冲器4包括分流筒21和缓压板22;如附图2所示,所述分流筒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所述第一筒体211固定设置在进料管4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筒体212设置在第一筒体211远离进料管4一侧,与第一筒体2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之间沿配合方向设置有弹簧件213;所述第二筒体212靠近第一筒体211一端沿滑动方向设置有若干长条孔214,所述弹簧件213为拉伸状态,当分流筒21内无冷却油或油压较小时,第二筒体212在弹簧件213拉力作用下位于最靠近第一筒体211的位置,此时长条孔214被第一筒体211的内壁封闭,当分流筒21内的液压过大时,第二筒体212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件213的拉力向远离第一筒体211的方向滑动,长条孔214露出,部分冷却油从长条孔214流出达到分流减压的作用;所述缓压板22固定设置在分流筒21和芯体1之间,用来将从分流筒21中流出的冷却油进一步分散均匀。所述缓压板22面向分流筒21一侧上设置有卸压角221;所述卸压角221为锥体,锥尖与分流筒21对应设置;所述卸压角221根部与缓压板22连接处以圆角过渡,避免转向处的巨大冲击力;当第二筒体212内的冷却油冲击缓压板22时,流束首先遭遇卸压角221,随后被角尖破开并沿着椎体侧面经过圆角过渡后到达缓压板22板面,避免了缓压板22直接遭到冷却油流束正面冲击,可以有效延长缓压板22的使用寿命;所述缓压板22上设置有流孔222;若干所述流孔222关于卸压角221对称分布,到达板面的冷却油在经历长条孔214分流和卸压角221的缓冲后,其冲击力已显著减小,这些冷却油逐渐向卸压角221四周扩散,穿过流孔222被进一步分散均匀后进入芯体1中完成换热,从而保证了芯体1的结构安全性。所述流孔222的孔径沿远离卸压角221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卸压角221附近的流孔222孔径偏小,可以在起分流作用的同时避免冷却油在初始残余冲击力的作用下大量通过此处,造成冷却油向周围缓压板22板面扩散的动力不足;随着冷却油距离卸压角221越来越远,其流速与冲击力也相应减小,孔径逐渐增大的流孔222可以促进冷却油穿过,从而缓压板22整块板面上的冷却油均匀通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1)、进料管(4)、出料管(3)和缓冲器(4);所述进料管(4)和出料管(3)连通设置在芯体(1)两端;所述缓冲器(4)包括分流筒(21)和缓压板(22);所述分流筒(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所述第一筒体(211)固定设置在进料管(4)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筒体(212)设置在第一筒体(211)远离进料管(4)一侧,与第一筒体(2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之间沿配合方向设置有弹簧件(213);所述弹簧件(213)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二筒体(212)靠近第一筒体(211)一端沿滑动方向设置有若干长条孔(214);所述缓压板(22)固定设置在分流筒(21)和芯体(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口缓冲油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1)、进料管(4)、出料管(3)和缓冲器(4);所述进料管(4)和出料管(3)连通设置在芯体(1)两端;所述缓冲器(4)包括分流筒(21)和缓压板(22);所述分流筒(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所述第一筒体(211)固定设置在进料管(4)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筒体(212)设置在第一筒体(211)远离进料管(4)一侧,与第一筒体(2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筒体(211)和第二筒体(212)之间沿配合方向设置有弹簧件(213);所述弹簧件(213)为拉伸状态;所述第二筒体(212)靠近第一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桥代振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雷迪特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