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30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外壳、导热筒、导热板一、导热板二、电机、转轴、刮板、通孔、连接杆以及挡板,导热板一左端固定在外壳内部左端面,导热板一右端装配在导热筒外表面,导热板二右端固定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外壳内部右侧面,导热板二左端装配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导热筒外表面,该设计提高了本装置的换热效率,转轴上端与电机相连接,转轴下端延伸至导热筒内部,转轴环形侧面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有连接杆,挡板固定在连接杆环形侧面,刮板左端面加工有通孔,连接杆右端装配在通孔内部,该设计实现了导热筒的清洁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便于清洁,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换热效率低,余热利用效果差;现有技术中,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内部粘附的烟尘清洁不方便,清理时费时费力,所以需要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便于清洁,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利用组件、清洁组件、外壳、排烟管以及入烟管,所述余热利用组件装配在外壳内部,所述排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上端,所述清洁组件装配在余热利用组件内部,所述入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下端,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入水管、导热筒、导热板一、导热板二以及排水管,所述导热筒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入水管安装在外壳左端面上部位置,所述导热板一左端固定在外壳内部左端面,所述导热板一右端装配在导热筒外表面,所述导热板二右端固定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外壳内部右侧面,所述导热板二左端装配在导热板一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利用组件、清洁组件、外壳、排烟管以及入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组件装配在外壳内部,所述排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上端,所述清洁组件装配在余热利用组件内部,所述入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下端;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入水管、导热筒、导热板一、导热板二以及排水管,所述导热筒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入水管安装在外壳左端面上部位置,所述导热板一左端固定在外壳内部左端面,所述导热板一右端装配在导热筒外表面,所述导热板二右端固定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外壳内部右侧面,所述导热板二左端装配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导热筒外表面,所述排水管安装在外壳右端面下部位置;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电机、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浸锌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利用组件、清洁组件、外壳、排烟管以及入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组件装配在外壳内部,所述排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上端,所述清洁组件装配在余热利用组件内部,所述入烟管安装在余热利用组件下端;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入水管、导热筒、导热板一、导热板二以及排水管,所述导热筒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入水管安装在外壳左端面上部位置,所述导热板一左端固定在外壳内部左端面,所述导热板一右端装配在导热筒外表面,所述导热板二右端固定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外壳内部右侧面,所述导热板二左端装配在导热板一下侧的导热筒外表面,所述排水管安装在外壳右端面下部位置;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电机、转轴、刮板、通孔、连接杆、弹簧、挡板以及清污口,所述电机安装在导热筒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转轴上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转轴下端延伸至导热筒内部,所述转轴环形侧面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挡板固定在连接杆环形侧面,所述弹簧装配在挡板右侧的连接杆环形侧面,所述弹簧左端连接在挡板右端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裕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