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29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包括打印槽、轴承座、连杆和电机;其中,打印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轴承座,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开有第一通孔,且穿过轴承座设置于打印槽内,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第一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第二连杆的一端开有第二通孔,且穿过另一轴承座设置于打印槽内,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第二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3D打印装置,当打印开始时,两电机同时运行,生物针头上的血管可以进行转动,配合外部多自由度的打印喷头可以保证血管表面的每个位置都可以进行有效、迅速的打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再生医学主要研究对于人体已经发生病变的组织、器官的治疗,采用修复、替换或者再造的医疗策略治疗传统医疗手段无法治愈的先天性遗传缺陷疾病和后天获得的退行性疾病。在传统的再生医学领域,要实现复杂组织和器官的三维结构的复刻非常的困难,而3D生物打印是打印出含有细胞成分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品,几乎可以完全复制生物组织的微观和宏观结构,达到功能的再生。构建任何器官的基本元素,是给器官输送养分的血管。用3D生物打印机实现血管再生,使器官再造成为可能,这将在基础研究(3D细胞培养,胚胎学研究、细胞疾病模型)、临床应用(细胞治疗、诱导组织再生、诱导血管再生)、产业化应用(用药预测、损伤修复、再生医学、修复、替代病变组织和器官)等领域发挥突破性作用。生物3D打印是用不同的生物墨汁逐层打印,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到成纤维细胞,通过打印杆上一层特殊的冷凝材料不断渗透、滋养每个细胞层。现有的生物打印装置比较复杂,如何使血管的整个表面都能被快速地打印,并能够成功进行渗透,滋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槽、轴承座、连杆和电机;其中,所述打印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轴承座,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穿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打印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一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穿过另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打印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二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槽、轴承座、连杆和电机;其中,所述打印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轴承座,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穿过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打印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一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穿过另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打印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第二通孔出口处固定有生物针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连杆内,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杆开设有第一中空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杆内,且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杆开设有第二中空柱,所述第一中空柱和所述第二中空柱通过软管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槽的两侧开设有圆孔;所述轴承座包括圆筒和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进吴陈铭李彦余王秀杰张泽宇史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