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29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包括培养瓶装夹组件、培养瓶组件、移液枪组件、抽排液驱动组件。培养瓶组件分为上下两层并通过定制夹具安装在培养瓶装夹组件上,移液枪组件设置在行程可读气缸的上方,抽排液驱动组件设置在移液枪组件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合理的装配夹具设计、移液工序设计,使得在紧凑的空间内集成了角度调整、超声波振动、移液枪自动抽排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移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制药工程等领域,细胞的培养通常在培养瓶内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有时需要进行细胞和培养液的分离,并抽取废液。目前,现有的废液抽取设备存在规格单一、价格偏高、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废液抽取过程还是以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主,由于人为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在抽取过程中存在污染培养液的可能,进而影响培养效果;另外,人工移液不仅操作复杂且效率较低,移液精确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瓶装夹组件、培养瓶组件、移液枪组件、抽排液驱动组件,培养瓶组件通过夹具安装在培养瓶装夹组件上,移液枪组件设置在培养瓶装夹组件中行程可读气缸的上方,抽排液驱动组件设置在移液枪组件后方;所述培养瓶装夹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后板、隔离栏、移动夹板、刚性弹簧、培养瓶安装板、导轮、连杆架、行程可读气缸安装板、行程可读气缸、底板、铰链、超声振子,第一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瓶装夹组件(1)、培养瓶组件(2)、移液枪组件(3)、抽排液驱动组件(4),培养瓶组件(2)通过夹具安装在培养瓶装夹组件(1)上,移液枪组件(3)设置在培养瓶装夹组件(1)中行程可读气缸(110)的上方,抽排液驱动组件(4)设置在移液枪组件(3)后方;所述培养瓶装夹组件(1)包括:第一气缸(101)、后板(102)、隔离栏(103)、移动夹板(104)、刚性弹簧(105)、培养瓶安装板(106)、导轮(107)、连杆架(108)、行程可读气缸安装板(109)、行程可读气缸(110)、底板(111)、铰链(112)、超声振子(113),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自动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瓶装夹组件(1)、培养瓶组件(2)、移液枪组件(3)、抽排液驱动组件(4),培养瓶组件(2)通过夹具安装在培养瓶装夹组件(1)上,移液枪组件(3)设置在培养瓶装夹组件(1)中行程可读气缸(110)的上方,抽排液驱动组件(4)设置在移液枪组件(3)后方;所述培养瓶装夹组件(1)包括:第一气缸(101)、后板(102)、隔离栏(103)、移动夹板(104)、刚性弹簧(105)、培养瓶安装板(106)、导轮(107)、连杆架(108)、行程可读气缸安装板(109)、行程可读气缸(110)、底板(111)、铰链(112)、超声振子(113),第一气缸(101)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后板(102)的安装孔(1021)处;移动夹板(104)呈矩形,其中部开有5个弧形通槽,比细胞培养瓶(203)瓶口尺寸稍大,其对称两侧开有U形通槽,用于安装第一气缸(101)的活塞杆,其底部依次设置有四个矩形凸阶,并与培养瓶安装板(106)上面的四个矩形凹槽(1064)相配合;刚性弹簧(105)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培养瓶安装板(106)两侧,刚性弹簧(10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培养瓶安装板(106)的第一定位销(1061)和底板(111)的第二定位销(1111)上;培养瓶安装板(106)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061)、坡面凸台(1062)、超声探头安装孔(1063)、矩形凹槽(1064);导轮(107)共三组安装在连杆架(108)的连杆上,导轮(107)同时与坡面凸台(1062)和底板凹槽(1112)接触;连杆架(108)另一端与行程可读气缸(110)的活塞杆配合安装;行程可读气缸安装板(109)呈L形,一侧通过螺纹孔(1113)配合安装在底板(111)上,另一侧固定安装行程可读气缸(110);底板(1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倩李章平都悦陈寿权张铖收徐涵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