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ession die for two pieces of automobile driving rear axle buffer seat at one tim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pad, an upper fixed plate, a lower fixed plate and a lower pad. The impression die also includes an impression die, a side face positioning device, a balancing device and a guiding devic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of the side end f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igid and stable, the guiding device automatically corrects the die clearance, and the balance column and the lower die part of the balancing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 drawing plate structure, which can stabilize the stamping process of the product, increase the die life by 6 times,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stabilize th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regularize the appearanc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The stamping efficiency is stable and stable, ensuring that the rear axle buffer se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drawing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缓冲座的制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焊装在汽车驱动桥桥壳本体上,主要作用是紧固安装汽车缓冲弹簧,控制缓冲弹簧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车辆在行驶时的缓冲效果控制,保证车辆行驶期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缓冲座压印后的张口宽度要求较高(即直接影响与桥壳本体的焊接强度)。缓冲座按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分五道工序进行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落料→成形→冲孔→压印,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而使用传统生产工艺,缓冲座压印是采用斜楔结构的压印模具进行压印,模具结构复杂,模具寿命短。本技术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有必要设计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通过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内导柱、内导套,刚性挡料装置(即上、下挡板),并在上模部分增设平衡柱和下模部分增设拉板等结构来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分别设有上垫板(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16)和下垫板(18),其特征在于,压印模具还包括,压印模,压印模分为压印上模(6)与压印下模(11);压印下模(11)水平安装在下模固定板(14)的固定形腔中,下模固定板(14)的内侧设有下模侧垫板(13),在压印下模(11)的模身与下垫板(18)之间设有下模顶板(15),压印下模(11)的外形形腔为工件内腔的定位形腔;侧端面定位装置,侧端面定位装置包括上挡板(5)和下挡板(10),上挡板(5)滑动导入到下挡板(10)过程中,下挡板(10)对上挡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压印两件汽车驱动后桥缓冲座的压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分别设有上垫板(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16)和下垫板(18),其特征在于,压印模具还包括,压印模,压印模分为压印上模(6)与压印下模(11);压印下模(11)水平安装在下模固定板(14)的固定形腔中,下模固定板(14)的内侧设有下模侧垫板(13),在压印下模(11)的模身与下垫板(18)之间设有下模顶板(15),压印下模(11)的外形形腔为工件内腔的定位形腔;侧端面定位装置,侧端面定位装置包括上挡板(5)和下挡板(10),上挡板(5)滑动导入到下挡板(10)过程中,下挡板(10)对上挡板(5)进行水平限位,然后上挡板(5)再挡紧工件侧端面,对工件进行刚性定位;平衡装置,平衡装置单边包括至少两根平衡柱(8),平衡柱(8)与下模固定板(14)的位置上下对应设置,侧端面定位后,平衡柱(8)的下表面接触到下模固定板(14)的上表面时,压印上模(6)与压印下模(11)完成工件的压印;及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内导套(7)和内导柱(17)组成的中间导向装置及导套(2)和导柱(9)组成的侧边导向装置,中间导向面与侧边导向面垂直;其中,在中间导向装置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套压印模、两套侧端面定位装置和两套平衡装置;上挡板(5)、压印上模(6)和中间导向装置的一端通过上固定板(4)的上模固定形腔与上垫板(3)连接;平衡柱(8)与上固定板(4)进行连接;下挡板(10)、下模顶板(15)、下模固定板(14)、下模侧垫板(13)和中间导向装置的另一端均通过下固定板(16)的下模固定形腔安装在下垫板(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庚龙,黄志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