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8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高端与上料传送带接触,加工台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将工件对称切割的切刀,切刀连接有驱动机构,加工台上设置有供切刀插入的插孔,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加工台低端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转盘,转盘周向设置有若干半圆槽,转盘与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接触,下料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打磨传送带,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打磨带,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件加工的连续较差的问题。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friction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kind of friction parts processing equipment, including feeding conveyor belt,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conveyor belt is inclined to be provided with a processing table, the high end of the processing tabl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eeding conveyor belt, and a cutting knif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bove the processing table to cut the workpiece symmetrically, and the cutting knif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achine. The cutt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jack for cutting tool insertion, and a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work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processing table; a cutting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rocessing table, a turntabl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discharging conveyor belt, a number of semi-circular groov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turntable, and the turntable contacts the discharging end of the discharging conveyor belt, and the discharging material is transmitted. A grinding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below the belt, and a grinding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belt. The grinding belt coincides with the axis of the grinding conveyor belt, and a limited posi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rinding conveyor belt.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of pipe fitting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其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运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而摩配件是构成摩托车整个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与摩托车的一种产品。在摩托车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管状的工件进行加工,如切割、打磨等,现有技术中对管状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握持切割机对管件进行切割,切割后再由人工将管件运输至打磨机构中进行打磨,管件加工的连续性较差,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件加工的连续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高端与上料传送带接触,加工台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将工件对称切割的切刀,切刀连接有驱动机构,加工台上设置有供切刀插入的插孔,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加工台低端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转盘,转盘周向设置有若干半圆槽,转盘与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接触,下料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打磨传送带,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打磨带,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本方案的原理为:上料传送带用于将工件传送至加工台处,加工台用于放置工件,固定机构用于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台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切刀用于对加工台上的工件进行切割,插孔用于给切刀提供插入的空间,以减少切刀对加工台的冲击力,避免切刀和加工台损坏。下料传送带用于将切割后的工件传送至转盘处,将加工台倾斜设置,且下料传送带设置在加工台低端,利用工件自身的重力使得工件切割完成后滚落至下料传送带上,下料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转盘处,转盘上的半圆槽用于盛装工件,通过转盘转动将下料传送带上的工件传送至打磨传送带上,打磨传送带上的打磨带用于对工件的切割面进行打磨,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工件的位置,防止工件在打磨传送带上移动。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能够保证打磨带打磨工件的切割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加工台倾斜设置,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分别设置在加工台的高端和底端,通过上料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加工台上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工件利用自身重力滚落至下料传送带上,由此实现了工件的自动下料,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2、下料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转盘处,利用转盘上的半圆槽承装工件,使得工件随着转盘转动至打磨传送带上,利用打磨传送带上的打磨带对工件进行打磨,本专利技术对工件切割后随即进行打磨,减少了工件中间转运的工序,提高了工件加工的连续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3、切刀从工件的中部对工件进行对称切割,同时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能够保证传送带至打磨带上的工件的切割面与打磨带摩擦,由此实现对工件的打磨。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加工台上的驱动杠杆,驱动杠杆远离上料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杠杆,限位杠杆中部铰接在加工台上,限位杠杆一端竖直铰接有第一档杆,限位杠杆另一端竖直铰接有第二档杆,第一档杆顶端和第二档杆顶端均位于加工台上方,第一档杆顶端与驱动杠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杠杆另一端与加工台之间连接有弹簧,切刀上设置有横杆,横杆与第一档杆之间连接有拉绳。工件滚落至加工台上时,能够向下挤压驱动杠杆与第一档杆连接的一端,由此使得驱动杠杆转动,驱动杠杆用于带动限位杠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档杆向下移动让出空间使得工件滚动至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之间,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用于限制工件的位置,防止工件在切割时移动,以保证工件切割的质量。横杆用于固定拉绳,切刀向上移动时能够通过拉绳拉动限位杠杆连接有第一档杆的一端向上移动,由此使得第二档杆向下移动以释放工件,使得工件滚落至下料传送带上,实现工件的自动下料。进一步,加工台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下方连通有导管,加工台下方设置有套筒,套筒一端与导管连通,套筒下方连通有回收箱,套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套筒一侧设置有驱动框,驱动框与活塞连接,驱动框内啮合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用于带动驱动框往复运动,驱动框用于带动活塞在套筒内往复移动,活塞移动时能够在套筒内形成负压将加工台上切割产生的废屑吸附至回收箱中,回收箱用于收集废屑。进一步,套筒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密封回收箱的密封板,密封板与活塞连接。活塞用于带动密封板移动,密封板用于密封回收箱,防止活塞将套筒内的气体向外挤压时将回收箱中的废屑挤出。进一步,套筒内设置有喷头,喷头位于回收箱上方。喷头用于喷出水雾湿润套筒内的废屑,使得废屑吸水重力增大掉落至回收箱中,进一步防止废屑被挤出。进一步,限位机构包括截面呈弧形的限位板,限位板的开口朝向打磨传送带的下料端。限位板用于限制工件的位置,防止工件在打磨传送带上移动,保证工件与打磨带的有效接触,保证了工件的打磨效果。进一步,导管自由端设置有漏斗,漏斗与通孔连通。漏斗较大的口径能够吸附加工台上较多的废屑,同时对废屑提供一个汇集的作用。进一步,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放置槽。弧形的放置槽用于放置工件,使得工件能够稳定传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打磨传送带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盘1、半圆槽11、放置槽14、下料传送带15、打磨传送带16、限位板17、限位杠杆18、第二档杆19、通孔20、插孔21、气缸22、横杆23、拉绳24、第一档杆25、驱动杠杆26、弹簧27、加工台28、上料传送带31、不完全齿轮32、驱动框33、套筒34、活塞35、密封板36、回收箱37、喷头38、导管39、漏斗40、打磨带4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包括上料传送带31,上料传送带31上开设有截面呈弧形的放置槽14,上料传送带31的主动轮连接有电机。上料传送带31左边倾斜安装有矩形的加工台28,加工台28高端与上料传送带31左端接触,加工台28上方竖直安装有切刀,加工台28上开设有供切刀插入的插孔21,切刀的正投影与加工台28两条长边的对称线重合,切刀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采用气缸22。加工台28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加工台28上的驱动杠杆26,驱动杠杆26左边安装有限位杠杆18,加工台28上开设有供驱动杠杆26和限位杠杆18转动的转动槽(图中未画出),限位杠杆18中部铰接在加工台28上,限位杠杆18右端竖直铰接有第一档杆25,限位杠杆18左端竖直铰接有第二档杆19,第一档杆25和第二档杆19均与加工台28滑动连接,初始时,第一档杆25顶端和第二档杆19顶端均位于加工台28上方,第一档杆25顶端与驱动杠杆26的左端连接,驱动杠杆26右端与加工台28之间焊接有弹簧27,切刀右侧横向焊接有横杆23,横杆23与第一档杆25之间连接有拉绳24。加工台28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0,加工台28下方竖直安装有漏斗40,漏斗40的大径端与通孔20连通,漏斗40的小径端连通有导管39,加工台28下方横向安装有套筒34,套筒34左端与导管39连通。套筒34下方竖直连通有回收箱37且连通处横向滑动安装有密封板36,套筒34顶部安装有喷头38,喷头38位于回收箱37上方,喷头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高端与上料传送带接触,加工台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将工件对称切割的切刀,切刀连接有驱动机构,加工台上设置有供切刀插入的插孔,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加工台低端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转盘,转盘周向设置有若干半圆槽,转盘与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接触,下料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打磨传送带,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打磨带,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配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高端与上料传送带接触,加工台上方竖直设置有可将工件对称切割的切刀,切刀连接有驱动机构,加工台上设置有供切刀插入的插孔,加工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加工台低端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转盘,转盘周向设置有若干半圆槽,转盘与下料传送带的下料端接触,下料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打磨传送带,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打磨带,打磨带与打磨传送带的轴线重合,打磨传送带上设置有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配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在加工台上的驱动杠杆,驱动杠杆远离上料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杠杆,限位杠杆中部铰接在加工台上,限位杠杆一端竖直铰接有第一档杆,限位杠杆另一端竖直铰接有第二档杆,第一档杆顶端和第二档杆顶端均位于加工台上方,第一档杆顶端与驱动杠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杠杆另一端与加工台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切刀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竹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炅达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