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船机用顶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75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垂向移动的液压机、水平布置的杠杆、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座,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液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接与承船车下表面的摩擦轨道配合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杠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顶推机工作时,集成式液压机的活塞杆向下拉动杠杆的一侧,使另一侧的摩擦轮向上顶起,紧压摩擦轨道,产生足够大的顶推压力,同时在低转速大功率电动机的驱动及减速装置的传动下,驱动承船车平稳通过坝顶驼峰位置,避免了现有升船机过坝顶安全平稳性差的缺点;由于升船机过坝顶时的冲击已降低得很小,过坝顶时不易出现因冲击过大、瞬时过载而跳档的情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运或水利水电通航建筑物用高低轮式斜面升 船机过坝顶驼峰位置时的一种顶推驱动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斜面升船机的过坝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之中。惯 性过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过坝方式。由于影响惯性过坝的不确定因素较 多,承船车一次惯性过坝率不高,安全平稳性较差,钢丝绳受冲击严重。 后来出现了转盘式斜面升船机,虽然解决了过坝的安全平稳问题,但设备 沉重,占地面积大,工程实例大多停留在小型斜面升船机的规模上。另外, 还有工程采用摇摆轮结构过驼峰顶,但过坝顶时的冲击现象依旧存在。总之,由于存在冲击和不平稳因素,上述过坝方式大多用于载重量在20吨 以内的小型斜面升船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斜面升船机过坝顶冲击较大和不平 稳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使大中型斜面升船机平稳过坝顶的顶推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垂向移动的液 压机、水平布置的杠杆、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座,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液 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接与承船车下表面的摩擦轨道配 合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杠杆上。进一步,所述液压机为集成式液压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顶推机工作时,集成式液压机的活塞杆 向下拉动杠杆的一侧,使另一侧的摩擦轮向上顶起,紧压摩擦轨道,产生 足够大的顶推压力,同时在低转速大功率电动机的驱动及减速装置的传动 下,驱动承船车平稳通过坝顶驼峰位置,避免了现有升船机过坝顶安全平 稳性差的缺点;由于升船机过坝顶时的冲击已降低得很小,过坝顶时不易 出现因冲击过大、瞬时过载而跳挡的情况,所以在设计主提升机构时还可 以适当降低巻扬机钢丝绳的安全倍率及其提升容量,从而降低整体设备的 工程造价;同时,与加装平衡配重相比,液压机结构紧凑、易于布置,且 通过对集成式液压机进行压力设定,可使顶推力的大小与升船机的不同运 行工况相对应,特别适用于大中型斜面升船机。(四) 附图说明 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l, 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 垂向移动的集成式液压机4、水平布置的杠杆3、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 座5,所述杠杆的一端与集成式液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 固接与承船车1下表面的摩擦轨道2配合的摩擦轮6,摩擦轮的驱动电机 组件7安装在所述杠杆上。在承船车的底部布置一条足够长的耐磨的摩擦轨道,当巻扬机钢丝绳 牵引承船车上行接近坝顶轨道的"驼峰"位置时,通过限位开关的控制, 改由顶推机驱动,此时,液压机的活塞杆向下拉动杠杆的一侧,使另一侧 的摩擦轮向上顶起,紧压摩擦轨道,产生足够大的顶推压力,同时在低转速大功率电动机的驱动及减速装置的传动下,驱动承船车平稳通过坝顶驼 峰位置,之后,再通过限位开关的控制,改由巻扬机钢丝绳驱动承船车沿 斜面轨道下行。权利要求1.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垂向移动的液压机、水平布置的杠杆、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座,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液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接与承船车下表面的摩擦轨道配合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杠杆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船机用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为 集成式液压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垂向移动的液压机、水平布置的杠杆、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座,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液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接与承船车下表面的摩擦轨道配合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杠杆上。本技术当顶推机工作时,集成式液压机的活塞杆向下拉动杠杆的一侧,使另一侧的摩擦轮向上顶起,紧压摩擦轨道,产生足够大的顶推压力,同时在低转速大功率电动机的驱动及减速装置的传动下,驱动承船车平稳通过坝顶驼峰位置,避免了现有升船机过坝顶安全平稳性差的缺点;由于升船机过坝顶时的冲击已降低得很小,过坝顶时不易出现因冲击过大、瞬时过载而跳档的情况。文档编号E02C3/00GK201006998SQ20062014165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倪建潮, 王颖玉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船机用顶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坝顶的其活塞杆可垂向移动的液压机、水平布置的杠杆、安装在坝顶的杠杆铰支座,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液压机的活塞杆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接与承船车下表面的摩擦轨道配合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驱动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杠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玉倪建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