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生态河床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9455 阅读: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资源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利用廉价的材料,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中小型河流的生态河床建设方法。该生态河床主要由表面流湿地和沉水植物共同组成。它既具有较高的净污、控污能力,又不影响其过水效率;为重建与恢复具有生命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环境工程
,涉及一种利用当地材料进行生态河床建设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复垦指数不断攀升;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导致河流因泥沙沉积而淤塞。同时,由于来自农田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输入,河流生态系统崩溃,鱼虾绝迹。河流不尽失去了其净化污染,削减污染物的功能,甚至成为污水通道而影响平原河网地区的景观,利用河水进行农田灌溉与洗衣也成为了一种奢望。为了改变我国当前许多河流的非健康现状,重建与恢复其生态系统活力,使众多的河流成为削减污染的绿色通道,成为一个紧迫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机械疏浚、疏浚+仿生植物河疏浚+石块的方法来重建与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无论何种方法,均没有将恢复其生态系统活力,提高其净污、控污能力作为核心;因而,其恢复或重建的河流生态系统没有活力,更缺乏可持续的自我维持能力。如何重建或恢复具有生物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廉价的材料,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中小型河流的生态河床建设方法。该生态河床主要由表面流湿地和沉水植物共同组成。它既具有较高的净污、控污能力,又不影响其过水效率;为重建与恢复具有生命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方案建立在河道疏浚之后。在经过疏浚的河床,首先铺设一层复合基质垫层,厚度3厘米,由直径均为1-2厘米的碎石、建筑垃圾和粘土颗粒按6∶2∶2组成;以延缓和阻止河床底泥的二次污染。在基质垫层上,每隔30米,构建20米长的表面流湿地;其垂直结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炉渣层,厚度10厘米,由直径3-5厘米的炉渣颗粒组成;泥炭层,厚度5厘米,由直径2-3厘米的泥炭颗粒组成;和土壤层,厚度2厘米,由未受污染的土壤组成;见图1和图2。在河床表面种植沉水植物,构成河流水生植物群落。其密度是苦草、菹草均为10丛/平方米;轮叶黑藻、狐尾藻均为20丛/平方米;小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均为30丛/平方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按该方法构建的生态河床,适合于水深30-150厘米的水流较缓的中小型河流,对水流的方向没有要求;它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河水的污染物质,同时,也成功重建了河流沉水植被,为健康河流生态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四附图说明图1生态河床断面图。①复合基质垫层,②炉渣层,③泥炭层,④土壤层,⑤水生植物,⑥水面;测量单位厘米。图2生态河床侧面图。①复合基质垫层,②炉渣层,③泥炭层,④土壤层,⑤水生植物;测量单位厘米。五具体实施例方式该方法在太湖流域长300米,宽25米的河道进行了示范,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一步,实地考察、确定详细方案;落实植物的苗种和施工材料,工程技术人员到位。第二步,在主要工程实施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与平整。第三步,构建生态河床的基质和表面流湿地基质部分。第四步,河流灌水,使水体最大深度达到50厘米。第五步,乘小船进行沉水植物的种植。第六步,现场运行与效果监测。最后,由于植物具有一定的死亡率,工程完成后,需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管理与维护。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经过疏浚的河床,首先铺设一层复合基质垫层,厚度3厘米,由直径均为1-2厘米的碎石、建筑垃圾和粘土颗粒按6:2:2组成;在基质垫层上,构建表面流湿地;其垂直结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炉渣层,厚度10厘米,由直径3-5厘米的炉渣颗粒组成;泥炭层,厚度5厘米,由直径2-3厘米的泥炭颗粒组成;和土壤层,厚度2厘米,由未受污染的土壤组成;在河床表面种植沉水植物,构成河流水生植物群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河床表面种植沉水植物,构成河流水生植物群落;其密度是苦草、菹草均为10丛/平方米;轮叶黑藻、狐尾藻均为20丛/平方米;小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均为30丛/平方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合于水深30-150厘米的水流较缓的中小型河流;它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河水的污染物质,同时,也重建了河流沉水植被。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环境工程
利用廉价的材料,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中小型河流的生态河床建设方法。该生态河床主要由表面流湿地和沉水植物共同组成。它既具有较高的净污、控污能力,又不影响其过水效率;为重建与恢复具有生命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手段。文档编号E02B3/00GK1908314SQ20061003934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安树青, 黄成 , 刘茂松, 关保华, 周长芳, 蒋金辉 申请人:南京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河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经过疏浚的河床,首先铺设一层复合基质垫层,厚度3厘米,由直径均为1-2厘米的碎石、建筑垃圾和粘土颗粒按6∶2∶2组成;在基质垫层上,构建表面流湿地;其垂直结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炉渣层,厚度10厘米,由直径3-5厘米的炉渣颗粒组成;泥炭层,厚度5厘米,由直径2-3厘米的泥炭颗粒组成;和土壤层,厚度2厘米,由未受污染的土壤组成;在河床表面种植沉水植物,构成河流水生植物群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树青黄成刘茂松关保华周长芳蒋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