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用组合型浮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264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用组合型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宽度1-1.1m的中空方形框架和18-22个直径为0.3-0.35m中空圆形浮盘,各个框架之间拼接固定,浮盘固定于框架内的角上,位于端部的一个框架的长度为1.2-1.3m,该框架内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浮盘,其余框架长度均为1-1.1m的正方形框架且框架内只有两个角上固定有浮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浮床下的生态恢复区内的植物得到足够的阳光,有利于生态的快速恢复;设置菌膜挂帘挂钩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同时可以更好的对生态恢复区进行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上浮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时使用的组合型浮床。
技术介绍
采用浮床技术进行水上无土种植是构建河道生态系统时常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富营养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体,去除污染物的作用。但是现有浮床有其弊端浮床框尺寸较小,而浮盘尺寸较大,每个浮床框内安设四个浮盘之后剩余空间十分有限,对于浮床底部的生态恢复区内的沉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 较大影响,不利于河道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因此,现有的浮床结构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时使用的组合型浮床,解决现有浮床对于河道内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用组合型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宽度1-1. Im的中空方形框架和18-22个直径为O. 3-0. 35m中空圆形浮盘,各个框架之间拼接固定,浮盘固定于框架内的角上,位于端部的一个框架的长度为I. 2-1. 3m,该框架内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浮盘,其余框架长度均为1-1. Im的正方形框架且框架内只有两个角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用组合型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宽度1?1.1m的中空方形框架和18?22个直径为0.3?0.35m中空圆形浮盘,各个框架之间拼接固定,浮盘固定于框架内的角上,位于端部的一个框架的长度为1.2?1.3m,该框架内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浮盘,其余框架长度均为1?1.1m的正方形框架且框架内只有两个角上固定有浮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宇嘉吴国华洪清源杨立其王臻冯奕恺肖宇宸张也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