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4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它包括空中浮岛、水面浮岛和水下浮岛,其中空中浮岛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陆生植物,水面浮岛包括浮岛单元和挺水植物,水下浮岛包括微生物挂膜部件和沉水/浮叶植物,其中浮岛单元包括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和沉水/浮叶植物种植区域,支撑框架设置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上,微生物挂膜部件悬挂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的下方,沉水/浮叶植物设置在沉水/浮叶植物种植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按照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构建成一个立体的生态环境,同时对水体及水体上方的空气进行净化,微生物容易附着,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平衡,多层次的结构适应性强,同时还可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浄化装置,尤其是涉及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浄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的含氮、磷、有机质的污染物进入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其中的营养物质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而进入水体内的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质能直接作用水体的生命物体,进而产生破坏良性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现象。而随着人类エ业的发展,对水体的污染日益加重,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的手段包括工程技术手段和生态技术手段。エ程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水环境的非生态因子以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如造流技·木,增氧技木,底泥疏浚技术等,其作用比较单一,能耗较大,且不能实现水体生态的修复。生态技术中多用生态浮岛的方式进行,通过建造种植有挺水植物的浮岛,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因为生态浮岛具有施工维护管理简便,具有浄化水质,美化景观等优点而作为目前水体修复的常用生态技术之一。任何植物对其所依赖的环境都是有一定要求的,由其本身对环境的耐受性決定。当水体所含污染物的浓度超越植物生存阈值吋,就会出现生态浮岛植物大片枯死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中浮岛、水面浮岛和水下浮岛,其中空中浮岛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陆生植物,水面浮岛包括浮岛单元和挺水植物,水下浮岛包括微生物挂膜部件和沉水/浮叶植物,其中浮岛单元包括挺水植物种植区域和沉水/浮叶植物种植区域,支撑框架设置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上,微生物挂膜部件悬挂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的下方,沉水/浮叶植物设置在沉水/浮叶植物种植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祥林海莲朱明石裴斐何金涛钟佳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