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2202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浅滩区、挺水植物区及沉水湖区,所述浅滩区底部铺设有用于对水体进行过滤的滤材,所述挺水植物区种植有挺水植物群,所述沉水湖区种植有沉水植物群,所述浅滩区、挺水植物区及所述沉水湖区依次连通,以使水体从所述浅滩区可流动至所述沉水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净化效果好,净化后的水体清澈透明,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同时,由于具有挺水植物群及沉水植物群,美观大方,具有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微污染水体是指受到有机物污染,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体标准的水体。其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物(天然有机物(NOM)和人工合成有机物(SOC))、氨(水体中常以有机氮、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形式存在)、嗅昧、三致物质等。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农用化学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许多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质分析手段的进步,以及人类对饮用水水质的更高要求,微污染水体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目前,针对微污染水体已有多种修复方法。如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生态修复法、综合修复法等。物理修复法往往治标不治本,而化学修复法需要加入各种化学药剂,可能会引入新的污染源。生态修复法通过强化自然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治理被污染的水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然而,目前使用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法,修复周期长且修复效果不甚理想,修复后的水体无法达到地表三类水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生态修复法修复周期长且修复效果不甚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浅滩区、挺水植物区及沉水湖区,所述浅滩区底部铺设有用于对水体进行过滤的滤材,所述挺水植物区种植有挺水植物群,所述沉水湖区种植有沉水植物群,所述浅滩区、所述挺水植物区及所述沉水湖区依次连通,以使水体可从所述浅滩区可流动至所述沉水湖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浅滩区、挺水植物区及沉水湖区,所述浅滩区底部铺设有用于对水体进行过滤的滤材,所述挺水植物区种植有挺水植物群,所述沉水湖区种植有沉水植物群,所述浅滩区、所述挺水植物区及所述沉水湖区依次连通,以使水体可从所述浅滩区可流动至所述沉水湖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区包括基底及种植土层,所述基底设于所述挺水植物区底部,所述种植土层设于所述基底一侧,所述挺水植物群种植于所述种植土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群为芦苇、再力花、美人蕉、香蒲、菖蒲、鸢尾、泽泻、慈姑或茭白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区包括至少一个子挺水植物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区包括第一子挺水植物区、第二子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秋美渠建国张慧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