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毁坏山体环境的建设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根据山体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住宅楼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连接,山体的顶部修建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土壤中的渗水管道连接,住宅楼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与住宅楼前部的污水池连接,处理后的二次用水与渗水管道连接,在山体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加以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是,以发展促进步,以绿化促开发,对被毁坏的山体进行建设和绿化实施开发和绿化同步进行,用自然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毁坏山体进行环保型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2、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住宅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减少建筑用地对耕种用地的占用,人们逐渐将考虑对荒山废地进行开发利用,除此之外,在城市周边,由于城镇建设对石料的大量开采,造成山体和自然植被严重性的永久破坏,原来的青山绿水已不存在,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虽然经济发展论,城镇规模扩大了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却遭受严重破坏,而且很难通过常规的植树造林加以恢复,严重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办法。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施工步骤如下1)根据山体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住宅楼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连接,山体的顶部修建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土壤中的渗水管道连接,住宅楼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与住宅楼前部的污水池连接,处理后的回用水与渗水管道连接,在山体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加以覆盖;2)在面积较大的阶梯平面上,按照山体的自然坡度修建高度逐渐降低的住宅楼,住宅楼顶部用护栏围成楼顶花园绿地,利用山顶雨水收集池或污水池处理后的中水灌溉,在山体立陡面下方和住宅楼周边的土壤中铺设渗水管道并种植藤蔓植物对立陡面和楼体加以绿化覆盖。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是,以发展促进步,以绿化促开发,对被毁坏的山体进行建设和绿化实施开发和绿化同步进行,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山体绿地进行养护和管理,用自然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毁坏山体进行环保型恢复。4附图说明附图1是小阶梯状毁坏山体的恢复性建设施工示意图;附图2是大面积阶梯状毁坏山体的恢复性建设施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山体1、楼顶花园绿地2、渗水管道3、住宅楼4、污水池5、污水处理设备6、藤蔓植物7、雨水收集池8、楼顶天桥9。5、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如下1)根据山体1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4,住宅楼4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2,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9连接,山体1的顶部修建雨水收集池8并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2土壤中的渗水管道3连接,住宅楼4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6,污水处理装置6与住宅楼4前部的污水池5连接,处理后的二次用水与渗水管道3连接,在山体1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7加以覆盖;2)在面积较大的阶梯平面上,按照山体1的自然坡度修建高度逐渐降低的住宅楼4,住宅楼4顶部用护栏围成楼顶花园绿地2,利用山顶雨水收集池8或污水池5处理后的中水灌溉,对山体1立陡面下方和住宅楼4周边的土壤中铺设渗水管3道并种植藤蔓植物7对立陡面和楼体加以绿化覆盖。为了提高绿化效果,楼顶公园绿地以及山顶绿地植被可使用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喷灌设备或滴灌设备进行灌溉。这样可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到循环利用。为了减少管理成本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对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内配置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通过湿度传感器定时检测楼顶花园、绿地和山体植被土壤的墒情,自动控制灌溉设备自动实施灌溉,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绿化灌溉用水一部分取自自然降水的收集,大部分取自居民的生活污水,做到就地产生就地消化,杜绝污水向自然水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建设和保护环境并举以及加快被毁坏后的荒山废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快速修复利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1)根据山体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住宅楼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连接,山体的顶部修建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土壤中的渗水管道连接,住宅楼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与住宅楼前部的污水池连接,处理后的二次用水与渗水管道连接,在山体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加以覆盖;2)在面积较大的阶梯平面上,按照山体的自然坡度修建高度逐渐降低的住宅楼群,住宅楼顶部用护栏围成楼顶花园绿地,利用山顶雨水收集池或污水池处理后的二次用水灌溉,在山体立陡面下方和住宅楼周边的土壤中铺设渗水管道并种植藤蔓植物对立陡面和楼体加以绿化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毁坏山体环境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楼顶公园或绿地以及山顶绿地制备使用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喷灌设备或滴灌设备进行灌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毁坏山体环境的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定时检测楼顶花园、绿地和山体植被土壤的墒情,自动控制灌溉设备自动实施灌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施工步骤如下根据山体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住宅楼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连接,山体的顶部修建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土壤中的渗水管道连接,住宅楼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与住宅楼前部的污水池连接,处理后的二次用水与渗水管道连接,在山体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加以覆盖;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是,以发展促进步,以绿化促开发,对被毁坏的山体进行建设和绿化实施开发和绿化同步进行,用自然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毁坏山体进行环保型恢复。文档编号E01H1/00GK101078203SQ200710015950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于明江 申请人:于明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毁坏山体环境的建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1)根据山体毁坏的程度将毁坏部位修理成阶梯状,在阶梯平面上修建住宅楼,住宅楼的楼顶与上一级台阶持平并在楼顶上修建楼顶花园绿地,楼顶与台阶之间修建天桥连接,山体的顶部修建雨水 收集池,通过管道与铺设在楼顶公园或绿地土壤中的渗水管道连接,住宅楼的后部设置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与住宅楼前部的污水池连接,处理后的二次用水与渗水管道连接,在山体的立陡坡上覆盖渗水层并通过藤蔓植物加以覆盖;2)在面积较大的阶梯平 面上,按照山体的自然坡度修建高度逐渐降低的住宅楼群,住宅楼顶部用护栏围成楼顶花园绿地,利用山顶雨水收集池或污水池处理后的二次用水灌溉,在山体立陡面下方和住宅楼周边的土壤中铺设渗水管道并种植藤蔓植物对立陡面和楼体加以绿化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于明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