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沟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78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在沟渠底部铺设有与供氧装置相连的曝气件,在该曝气件之上的沟渠内悬浮有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在所述的生物填料之上而水面之下的部位处可以设置有使生物填料始终浸于水中的拦截网。所述的生物填料也可以分装在与其相配的多个网袋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生物填料及曝气件直接设置在沟渠内,因此无需将受污的水体引至污水处理厂,而直接在人工沟渠中进行净化处理,且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另外将生物填料分装在多个网袋内,使得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而设置的拦截网可提高生物填料的利用率,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沟渠,尤其指一种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人工沟渠。
技术介绍
目前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影响,许多河道和湖水的水质变得富营养化,严重时甚至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从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针对上述现象,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建造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内设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的曝气池和生物滤池等污水处理设备,然后将受污染的水源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显然,采用上述污水处理方式,不但投资大,管理复杂,而且运行费用高,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导致许多污水处理厂因此而停厂,因而如何将受污河道尽快地净化而不再进一步的污染,已是急需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投资小,运用费用低的可直接在河道沟渠内进行净化处理的人工沟渠。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该人工沟渠的底部铺设有与供氧装置相连的曝气件,在该曝气件之上的沟渠内悬浮有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在所述的生物填料之上而水面之下的部位处可以设置有使生物填料始终浸于水中的拦截网,以保证生物填料被充分地利用。所述的拦截网最好位于水面之下0~100厘米的位置处,使生物填料能充分悬浮于沟渠的水体中,以确保水体被充分净化。所述的生物填料可以分装在与其相配的多个网袋内,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维护。所述的曝气件可以为通过抱箍固定在沟渠底部的曝气软管,也可以为曝气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生物填料及曝气件直接设置在沟渠内,因此无需将受污的水体引至污水处理厂,而直接在人工沟渠中进行净化处理,且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另外将生物填料分装在多个网袋内,使得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而设置的拦截网可提高生物填料的利用率,以确保本技术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该人工沟渠一般选择在河道的中、上游处,在其底部通过抱箍4铺设有曝气软管6,该曝气软管6又通过岸上的钢制空气管1与常规的供氧装置相连,以便提供所需氧气。而在曝气软管6之上的水体内投放有体积比为10%~100%的、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5,该生物填料5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基本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比面积较大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的生物填料,以便使其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考虑到河道的前段有机物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沟渠前段采用强曝气,而在沟渠中段采用中曝气,沟渠后段则采用以沉淀为主,当然也可以采用弱曝气。在这里,曝气的强弱是根据水质的污染程度而定,即对于污染程度严重的污水,采用曝气能力强的曝气机,氧气浓度高。反之,则采用曝气能力弱的曝气机,氧气浓度低。由于上述生物填料5在使用时会露出水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水面以下10厘米处设置有塑料拦截网3,该拦截网通过花篮螺丝2拉紧于沟渠侧壁上,以保证上述生物填料5能始终浸没于水体中,以提高其利用率。当然,该拦截网3也可以设置在水面上,或者设置在水面之下1米处的部位,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为了便于维护,在实际操作时,可将上述生物填料5按一定数量分装在多个与其相配的网袋内,这样检修人员在捞取生物填料5时,无须下至沟渠中捞取,可站立于岸上,利用专门的挂钩钩住网袋,即可将生物填料5提取至岸上,这样既简单方便,又可节省劳力,以致维护起来更加方便,也可提高工作效率。其原理是供氧装置通过钢制空气管1及曝气软管6或曝气接头对污水进行充氧曝气,此时,生物填料5上下翻滚并迅速地挂上生物膜,该生物膜使生物填料5形成好氧菌、厌氧菌等微生物,水中的好氧菌将水中难溶的有机物分解为易溶解的有机物,而厌氧菌将水中易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在沟渠底部铺设有与供氧装置相连的曝气件,在该曝气件之上的沟渠内悬浮有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物填料(5)之上而水面之下的部位处设置有使生物填料(5)始终浸于水中的拦截网(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截网(3)位于水面之处0~100厘米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填料(5)分装在与其相配的多个网袋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件为通过抱箍(4)固定在沟渠底部的曝气软管(6)或曝气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件为通过抱箍(4)固定在沟渠底部的曝气软管(6)或曝气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在沟渠底部铺设有与供氧装置相连的曝气件,在该曝气件之上的沟渠内悬浮有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在所述的生物填料之上而水面之下的部位处可以设置有使生物填料始终浸于水中的拦截网。所述的生物填料也可以分装在与其相配的多个网袋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生物填料及曝气件直接设置在沟渠内,因此无需将受污的水体引至污水处理厂,而直接在人工沟渠中进行净化处理,且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另外将生物填料分装在多个网袋内,使得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而设置的拦截网可提高生物填料的利用率,使得本技术的净化效果更好。文档编号C02F7/00GK2769345SQ200520100308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俞建德, 王建峰 申请人:宁波德安城市生态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沟渠,其特征在于:在沟渠底部铺设有与供氧装置相连的曝气件,在该曝气件之上的沟渠内悬浮有能净化水体的生物填料(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德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安城市生态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