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秀惠专利>正文

自动开收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7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伸缩中棒组; 一固定在上节中棒顶端的上蜂巢; 一活动升降于上节中棒的下蜂巢; 一设在上节中棒且位在上下二蜂巢之间的拉环; 一设在中节中棒内部上端的推掣装置; 一固定在下节中棒底端的握把,握把内设有一组控制装置; 多根连接于上下二蜂巢间的伞骨; 一串设在上蜂巢与拉环间的中棒的扩张弹簧; 一串设在拉环与下蜂巢间的中棒的收缩弹簧;以及 设于每二节中棒的间的卡制扣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尤指使用者在以单手握持握把时,可控制伞具在第一阶段时由收伞状态自动展开为开伞状态,以及在第二阶段时由开伞状态自动收折为收伞状态,操作方便及具实用功能伞具。有鉴于此,即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可自动开伞、收伞的伞具,其不但具有开伞动作,更有着收伞功能;唯缺点在于伞具在收伞时,只是使伞布与伞骨收合,但多节中棒仍呈展开状态,不能收缩,所以多节中棒需通过双手将其收缩成单节,倘若中棒不收缩还原,则之后的伞具不能具有开伞功能,因此,一定要将中棒收缩完成,才能使伞具再具有开伞功能;所以该种伞具虽具自动开伞与收伞功能,但收伞后的中棒仍停留在需手动收缩状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单手操控握把,就能使伞具由收合状态自动展开为开伞状态,而且也能由开伞状态自动收折为收伞状态;又多节中棒在展开后能自动收缩还原成为单节状态,以利使用者进入室内或车内时达到快速收伞功能的自动开收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收伞,它包括一伸缩中棒组;一固定在上节中棒顶端的上蜂巢;一活动升降于上节中棒的下蜂巢;一设在上节中棒且位在上下二蜂巢之间的拉环;一设在中节中棒内部上端的推掣装置;一固定在下节中棒底端的握把,握把内设有一组控制装置;多根连接于上下二蜂巢间的伞骨;一串设在上蜂巢与拉环间的中棒的扩张弹簧;一串设在拉环与下蜂巢间的中棒的收缩弹簧;以及设于每二节中棒的间的卡制扣件。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推掣装置包括一容置在中节中棒内的套管、一容置在套管内的推杆、一设于套管内且用于顶抵推杆的扩张弹簧、及一勾挂在推杆与握把控制装置的掣块间的拉线;其中,推杆为圆管上具有上、下二锥头的杆体。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上、中二节中棒间的卡制扣件构造,为一固定在上节中棒下端的卡环、一位在卡环内孔中的卡栓及扩张弹簧;其中,卡栓穿过上、中二节中棒的穿孔后,再插入前述推杆的上、下二锥头间的导槽内。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圆管壁面设有长槽,能与套管、中节中棒的壁面穿孔对称配合供插栓穿入,套管被固定在中节中棒内,而推杆借助长槽被插栓阻挡。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下蜂巢的下端内孔中具有卡栓及扩张弹簧,卡栓穿入上节中棒的穿孔内而阻挡在推杆之上。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握把的控制装置包括一设在握把嵌槽内的按钮、一位于下节中棒内的掣块、一设在握把导槽内并用于复推按钮的弹簧以及一用于勾挂在掣块下端的收缩弹簧;前述中按钮的内侧具有一穿入握把径向导槽内的控制环,下节中棒穿入握把的轴向直孔,控制环围绕在下节中棒外围,对称设在控制环内壁的前后二挡块分别穿入下节中棒的二对应穿孔内,后挡块阻挡在掣块的上端。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掣块面向按钮一端设有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背向按钮的一端设有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且第一凸块的高度低于第一容槽,但高于第二容槽。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中、下二节中棒间的卡制扣件构造包括一设在下节中棒内的柱栓、一设在柱栓上端的柱杆上的滑轮、一将柱栓固定在下节中棒内的插栓、以及一设在柱栓壁面的弹性扣片;前述插栓穿过下节中棒的穿孔插入柱栓的嵌孔内而固定,滑轮是拉线的转折点,弹性扣片以突珠扣入中、下二节中棒的穿孔内。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绕经滑轮后的二条拉线,其上端则绕经位在上节中棒顶端的左、右二滑轮后再导入于拉环内,并与拉环内部的二卷轮绕合。上述自动开收伞,其中,拉环侧壁设有穿孔以容置卡栓及扩张弹簧,此卡栓后端结合着插杆,此插杆是由插口插入,而插口与穿孔为相通,另有一轴向穿孔与前述径向插口相通,穿孔可供一穿杆由下往上穿入,此穿杆顶端具有楔面及窄杆,而窄杆插入插杆的环口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其握把上的控制装置,以按钮就能控制伞具展开或收折,并以二阶段控制实施,且在使用者单手握持下即能轻松操控,又收伞过程中的伞骨及伞布能一同收折,无需人为整理。2、在握把的第一阶段操控中,多节中棒展开可用手动拉伸,而伞面展开是通过握把操控,当按钮按压后可令中棒内的推杆上升以解除下蜂巢的卡固作用,使下蜂巢受到拉环与下蜂巢间的收缩弹簧收缩而上升,进而使伞骨及伞布迅速展开。3、在第二阶段操控中,按钮再次按压后,可令中棒内的推杆再次上升,而推杆会推开卡制扣件以使上、中二节中棒脱开,如此使得拉环、下蜂巢受到扩张弹簧复张影响而下降,又上节中棒下降后压迫中节中棒下端的卡制扣件内缩,而使中、下二节中棒也能脱开,进而使中棒组收缩还原,且伞骨与伞布自动折叠。附图说明图1A为图1中推杆与卡栓的配合示意图。图1B为图1中握把掣块与控制装置配合示意图。图1C为图1中拉环的卡栓与上节中棒配合图。图2本技术握把与掣块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上中两节中棒与拉环、卡制扣件、推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上中两节中棒与卡制扣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技术下节中棒与拉环构造立体分解图。图6本技术伞具收折还原后的全剖视图。图7本技术第一次按压按钮后使伞具展开的示意图。图7A为图7拉环的卡栓脱离上节中棒的示意图。图7B为图7握把在第一次按压按钮后的动作图。图8本技术第二次按压按钮后使伞具收折的示意图。图8A为图9拉环内的卡栓欲脱离中节中棒的示意图。图9本技术中棒组收缩及拉环、下蜂巢下降的动作示意图。如图1B及图2所示,前述握把50的控制装置51包括一设在握把嵌槽502内的按钮52、一位于下节中棒13内的掣块53、一设在握把导槽503内并用于复推按钮52的弹簧54以及一用于勾挂在掣块53下端的收缩弹簧55。前述中,按钮52的内侧具有一穿入握把径向导槽503内的控制环521,当下节中棒13穿入握把50的轴向直孔501后,控制环521会围绕在下节中棒13外围,而且对称设在控制环521内壁的前后二挡块522、523会分别穿入下节中棒13的二对应穿孔131、132内,并以后挡块523阻挡在掣块53的上端。又,前述的掣块53底部被一收缩弹簧55拉引着,弹簧55的底端则固定在下节中棒13底端,如图2所示是以螺丝551固定在握把直孔501底端,或如图1B图所示固定在下节中棒13底端的嵌块552上;又掣块53的顶端被一限定长度的拉线74牵引着,此拉线74的上端则固定在推掣装置70的推杆72上;又掣块53面向按钮52的该端设有第一凸块531及第二凸块534,而背向按钮52的该端则设有第一容槽532及第二容槽533,且第一凸块531的高度低于第一容槽532,但高于第二容槽533。如图1A及图3所示,前述中节中棒12的棒内上端设有推掣装置70(如图3左侧图面),其包括一容置在中节中棒12内的套管71、一容置在套管71内的推杆72、一设于套管71内且用于顶抵推杆72的扩张弹簧73以及一勾挂在推杆72与掣块53之间的拉线74。前述推杆72为一圆管721上设有上锥头722与下锥头723,上下二锥头722、723的直径大于套管71,且上锥头722顶端为了固定拉线74可设置一凸块724以供系固,又圆管721壁面的长槽725与套管71、中节中棒12的壁面穿孔711、122对称配合后可供一插栓75穿入,因此套管71被固定在中节中棒12内,而推杆72可借助长槽725被插栓75阻挡而产生定距位移作用,且不能左右旋转。如图1、图3所示,上中二节中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