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869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包括依次串联的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每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均设置活性炭吸附池;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1到第N‑1中至少一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N至少为2。采用以上方案,重复利用活性炭,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进行处理,具有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特点。

A multi-stage carbon loaded high 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rganic waste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reating refractory organic wastewater by a multi-stage carbon-loaded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comprising N carbon-loaded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s in series,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discharged from the N-th carbon-loaded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is refluxed to at least one carbon in the first to the N_1. N was at least 2 in an efficient sedimentation tank. Using the above scheme and reusing activated carbon to treat high concentration refractory organic wastewa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sewage treatment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能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业产生的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COD、细菌等污染物。这些工业污水通常需要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才可排放。通常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为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生化处理配合单级炭吸附。以上工艺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只利用了一次,活性炭利用率低,导致活性炭的浪费,和运行成本偏高。同时降解COD消耗的臭氧量较大,运行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具有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包括依次串联的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每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均设置活性炭吸附池;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1到第N-1中至少一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N至少为2。优选地,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加入新鲜活性炭,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N-1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多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串联,每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均设置有活性炭投放点。污水与活性炭混合,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部分污染物,对污水进行初步除杂。经过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后,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逐渐降低,靠近排水口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为了提高整个体系中活性炭的利用率,将后一级未达到饱和的活性炭持续输入靠近入水口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还可以持续利用,直至活性炭达到饱和后排出。采用以上方法,整个体系中的活性炭均可以充分利用,减少浪费。进一步地,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的活性炭吸附池和活性炭沉淀池,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沉淀池中的活性炭80-100%回流至前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吸附池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大部分的活性炭回流至前一级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以免少量活性炭不易沉淀,从活性炭沉淀池中溢出,同时充分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进一步地,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沉淀中的活性炭10-100%回流至同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吸附池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同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沉淀池中少量的活性炭回流至活性炭吸附池中,这些活性炭与来自后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未达到饱和的活性炭共同与工业污水作用,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利用率。进一步地,炭加载高效沉淀池还包括与活性炭沉淀池依次相连的混凝池、絮凝池、污泥沉淀浓缩池。进一步地,污泥沉淀浓缩池中污泥沉淀的4-8%回流至絮凝池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回流的污泥增强了絮凝效果,可以快速沉淀,并且产生较大、较均匀的矾花。进一步地,活性炭吸附池中污水与活性炭的混合时间为20-50min。进一步地,混凝池中加入混凝剂,污水与混凝剂的混合时间为2-4min。进一步地,絮凝池中加入絮凝剂,工业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时间为10-15min。进一步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至少为650m2/g,碘值至少为700mg/g。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最大程度提高活性炭对于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污水与来自下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充分接触,由于下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未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继续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效果;2、靠后一级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一部分回流至靠前一级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另一部分回流至同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吸附池,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效果;3、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污泥沉淀浓缩池中的污泥回流至絮凝池中,提高污水絮凝效果,加快分层。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流程图;图2是第1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除第1级和第N级以外位于中间部分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重复利用活性炭的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结合图1,包括多个串联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其中靠近进水口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命名为第1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靠近出水口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命名为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第1级和第N级之间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按照串联顺序依次命名。结合图3和图4,第2至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具体结构包括自进水口起依次串联的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沉淀池、混凝池、絮凝池和污泥沉淀浓缩池。其中活性炭吸附池中按照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相应投放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池中配有搅拌器,使得污水与活性炭混合充分。混凝池中加入铝盐混凝剂,促进污水脱稳形成小矾花。絮凝池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进一步促进污水中小矾花聚集形成大的花矾沉降。污泥沉淀浓缩池的底部安装有刮泥机,方便收集浓缩的污泥,以便将污泥回流至絮凝池中。此外,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可以采用泵送外回流的方式输送至前一级的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实现活性炭的外回流操作。结合图2,由于第1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不需要回流至前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第1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不设置活性炭沉淀池。实施例二:一种利用实施例一中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本实施例中处理的污水为某企业炼化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表1某企业炼化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水质项目PHCOD(mg/L)SS(mg/L)水质指标6-9622196采用三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对以上污水进行处理,过程如下:1、第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污水进入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吸附池中有来自第二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废炭(本实施例中活性炭采用的规格为比表面积650m2/g,碘值700mg/g),污水与活性炭搅拌混合反应30min,使得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污水进入到混凝池,向混凝池中加入50mg/L的混凝剂PAC,快速混合2min。PAC在污水里形成胶团,与污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粒径较小絮粒沉降。经过混凝处理后的污污水进入到絮凝池,向絮凝池中加入1mg/L絮凝剂PAM,在絮凝池中混合12min。絮凝池内配置有导流筒和搅拌器,有利于污水与PAM的混合作用,同时回流污泥的注入增强了絮凝的效果,产生能够快速沉淀的较大的、均匀的矾花。最后污水进入到污泥沉淀浓缩池。该池具有沉淀和浓缩的作用:采用斜管模块将矾花和污水分离,逆向流将污水与污泥分离。沉积在池子底部的污泥借助于配有尖桩栅栏的刮泥机系统以促进浓缩效果,浓缩污泥的浓度约为50~200g/l。部分污泥按照6%的比例连续循环至絮凝池,且池内设置泥位探测仪,通过污泥排放泵,定期将剩余污泥抽出。上层清水通过斜管分离技术外排到出水斜槽,然后进入到第二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2、第二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污水从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进入到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吸附池中有来自第三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的废炭,污水与活性炭搅拌混合反应30min。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污水进入到活性炭沉淀池,沉淀池停留时间40min。其中10%的活性炭不易沉淀随污水流出沉淀池,剩余的90%的活性炭在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每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均设置活性炭吸附池;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1到第N‑1中至少一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N至少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每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均设置活性炭吸附池;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1到第N-1中至少一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N至少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加入新鲜活性炭,第N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排出的活性炭回流至第N-1个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的活性炭吸附池和活性炭沉淀池,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沉淀池中的活性炭80-100%回流至前一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的活性炭吸附池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级炭加载高效沉淀池中活性炭沉淀中的活性炭10-50%回流至同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阳汪德罡盛雪芹谢晓朋郝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翰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