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57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挡装置,属于变速器换挡机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通过换挡拉索连接的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换挡拉索的两个活动端分别卡在前、后换挡拉线盘的卡槽内,并且通过螺母将两端分别固定在换挡拉线板和换挡安装板组件上。通过转动换挡手柄来转动前换挡拉线盘,前换挡拉线盘转动后拉动换挡拉索,换挡拉索拉动后换挡拉线盘,从而带动换挡齿轮轴转动,实现换挡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保养,并且换挡行程准确、灵活,软布置的拉索方式方便整车布置,节约了成本。

A shif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if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ield of a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operation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connected by a shifting cable, two movable ends of the shifting cable are respectively clamped in the slots of the front and rear shifting cable trays, and th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shifting cable tray and the shifting installation board assembly by a nut. By turning the shift handle to rotate the front shift pull-wire disc, the front shift pull-wire disc rotates and then pulls the shift cable, the shift cable pulls the rear shift pull-wire disc, thus driving the shift gear shaft to rotate and realizing the shift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ccurate and flexible shifting stroke, convenient layout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cost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换挡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车辆都会有几个挡位,驾驶员通过换挡手柄来变更挡位实现车辆的后退、前进等方式。现有技术中,换挡机构一般采用操作换挡手柄,通过换挡杆来变更换挡位置的。由于换挡杆属于刚性连接,其连接方式限制了整车的空间布置,且成本较高。软布置换挡装置,以申请号为“200520115906.4”,名称为“变速器的换挡操纵软轴”技术专利为例,存在如下不足:(1)结构复杂,不太便于装配,在对换挡拉索部件进行维修更换时较为繁琐;(2)换挡拉索安装完毕后存在误差,需要进行误差校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空间布置,结构简单的换挡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挡装置,包括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换挡拉索连接,换挡拉索的两端设有与拉锁延伸方向垂直的活动端,操作装置包括换挡手柄、前换挡拉线盘、换挡安装板座,控制装置包括换挡齿轮轴、后换挡拉线盘、换挡拉线板座,前换挡拉线盘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前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卡槽与所述线槽连接贯通,前换挡拉线盘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杆,固定杆的前端设有一螺孔,换挡安装板座的一角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通孔,前换挡拉线盘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换挡安装板座上,换挡手柄一端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螺孔,换挡手柄与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换挡拉线盘其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后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卡槽与线槽连接贯通,后换挡拉线盘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轴,固定轴的形状大小与换挡齿轮轴相匹配,固定轴与换挡齿轮轴的相对圆周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花键,换挡拉线板座的一角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通孔,后换挡拉线盘通过固定轴连接在换挡拉线板座上,固定轴与换挡齿轮轴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换挡安装板座、换挡拉线板座的底座上分别设有两螺孔,每条换挡拉索分别穿过螺孔,其一个活动端卡在后换挡拉线盘的卡槽内,另一个活动端卡在前换挡拉线盘的卡槽内,换挡拉索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换挡安装板座、换挡拉线板座的底座上的螺孔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设有两根换挡拉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前换挡拉线盘为扇形或圆盘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后换挡拉线盘为扇形或圆盘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换挡拉线盘和换挡拉索来连接换挡手柄与变速箱。由于换挡拉索属于软布置,因此可以顺车架布置,不占用空间;并且其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优选的换挡装置。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两根换挡拉索,使得换挡手柄既可以向前转动也可以向后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挡位的换挡操作。3、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保养,并且换挡行程准确、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换挡拉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前换挡拉线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换挡安装板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后换挡拉线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换挡拉线板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换挡手柄结构示意图,其中,1、操作装置,11、换挡手柄,12、前换挡拉线盘,121、固定杆,13、换挡安装板座,2、控制装置,21、换挡齿轮轴,22、后换挡拉线盘,221、固定轴,2211、花键,23、换挡拉线板座,3、换挡拉索,31、活动端,4、线槽,5、卡槽,6、螺孔,7、螺栓,8、螺母,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理解本技术。如图1-7所示,一种换挡装置,包括操作装置1与控制装置2,操作装置1与控制装置2通过两根换挡拉索3连接,换挡拉索3的两端设有与拉锁延伸方向垂直的活动端31,操作装置1包括换挡手柄11、前换挡拉线盘12、换挡安装板座13,控制装置2包括换挡齿轮轴21、后换挡拉线盘22、换挡拉线板座23,前换挡拉线盘12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3匹配的线槽4,前换挡拉线盘12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31匹配的卡槽5,卡槽5与所述线槽4连接贯通,前换挡拉线盘12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杆121,固定杆121的前端设有一螺孔6,换挡安装板座23呈三角形结构,换挡安装板座23的一角设有与固定杆121匹配的通孔9,前换挡拉线盘12通过固定杆121连接在换挡安装板座23上,换挡手柄11一端设有与固定杆121相匹配的螺孔6,换挡手柄11与固定杆121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后换挡拉线盘22呈3/4圆形,其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3匹配的线槽4,后换挡拉线盘22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31匹配的卡槽5,卡槽5与线槽4连接贯通,后换挡拉线盘22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轴221,固定轴221的形状大小与换挡齿轮轴21相匹配,固定轴221与换挡齿轮轴21的相对圆周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花键2211,换挡拉线板座23呈V形结构,换挡拉线板座23的一角设有与固定轴221匹配的通孔9,后换挡拉线盘22通过固定轴221连接在换挡拉线板座23上,固定轴221与换挡齿轮轴21通过花键2211固定连接;换挡安装板座13、换挡拉线板座23的底座上分别设有两螺孔6,每条换挡拉索3的两端分别穿过螺孔6,其一个活动端31卡在后换挡拉线盘22的卡槽5内,另一个活动端31卡在前换挡拉线盘12的卡槽5内,换挡拉索3的两端通过螺母8分别固定在换挡安装板座13、换挡拉线板座23的底座上的螺孔6上。驾驶时,通过转动换挡手柄11来转动前换挡拉线盘12,前换挡拉线盘12转动后拉动换挡拉索3,换挡拉索3拉动后换挡拉线盘22,从而带动换挡齿轮轴21转动,实现换挡功能。一般发动机的空挡都在中间位置,由于设置了两根换挡拉索3,使得换挡手柄11既可以向前转动也可以向后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挡位的换挡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保养,并且换挡行程准确、灵活,软布置的拉索方式方便整车布置,节约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挡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换挡拉索连接,所述换挡拉索的两端设有与拉锁延伸方向垂直的活动端;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换挡手柄、前换挡拉线盘、换挡安装板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换挡齿轮轴、后换挡拉线盘、换挡拉线板座;所述前换挡拉线盘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所述前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线槽连接贯通,所述前换挡拉线盘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有一螺孔;所述换挡安装板座的一角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通孔,所述前换挡拉线盘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换挡安装板座上,所述换挡手柄一端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换挡手柄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后换挡拉线盘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所述后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线槽连接贯通,所述后换挡拉线盘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形状大小与换挡齿轮轴相匹配,所述固定轴与换挡齿轮轴的相对圆周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花键;所述换挡拉线板座的一角设有与固定轴匹配的通孔,所述后换挡拉线盘通过固定轴连接在换挡拉线板座上,所述固定轴与换挡齿轮轴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所述换挡安装板座、换挡拉线板座的底座上分别设有两螺孔,所述换挡拉索的两端分别穿过螺孔,其中一个活动端卡在后换挡拉线盘的卡槽内,另一个活动端卡在前换挡拉线盘的卡槽内,所述换挡拉索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换挡安装板座、换挡拉线板座的底座上的螺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换挡拉索连接,所述换挡拉索的两端设有与拉锁延伸方向垂直的活动端;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换挡手柄、前换挡拉线盘、换挡安装板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换挡齿轮轴、后换挡拉线盘、换挡拉线板座;所述前换挡拉线盘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所述前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线槽连接贯通,所述前换挡拉线盘的中心还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有一螺孔;所述换挡安装板座的一角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通孔,所述前换挡拉线盘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换挡安装板座上,所述换挡手柄一端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换挡手柄与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后换挡拉线盘的圆周面上中心处设有与换挡拉索匹配的线槽,所述后换挡拉线盘上还并列设有两个与活动端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线槽连接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冬陈朋沈一昕鲍梦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