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848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其中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包括套筒、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其中叶栅式反推装置设置于套筒内,用于阻挡在套筒内流通的部分气流并将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外;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设置于套筒内,且位于叶栅式反推装置的下游,用于阻挡经过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另一部分气流并将另一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外。该反推系统结合了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的优点,可以精确控制气流方向;通过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可以对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反推作用进行补偿,有利于提升反推阻力;通过在下游设置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还可以减小叶栅式反推装置的阻挡范围,简化结构,降低反推系统的整体结构重量。

Aero engine backstepping system and aero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ero-engine thrust system and an aero-engine, wherein the aero-engine thrust system comprises a sleeve, a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and a baffled gate type thrust device, wherein a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for blocking part of the air flow in the sleeve and guiding part of the air flow to the sleeve. Outside the barrel; the baffled gate type thrust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for blocking another part of the air 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and guiding the other part of the air flow outside the sleeve. The thrust system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and baffle gate type thrust device, and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flow; the thrust of the cascade type thrust device can be compensated by the baffle gate type thrust devi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raising the thrust resistance; and the baffle gate type thrust device can also be installed downstream to reduce the thrust. The blocking scope of the cascade type backstepping device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and reduces the overall structural weight of the backstepp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系统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反推系统在飞机着陆滑行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推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飞机减速滑跑的距离。当前,在大型涡扇发动机上采用的反推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叶栅式反推系统,包括反推力导流叶栅、活动式移动套筒和阻流门。开启后,移动套筒向后滑动,打开固定结构上的叶栅,阻流板挡住向后流动的涵道气流,使其折入叶栅中,并按照叶栅的偏转方向定向流出。这种反推系统产生的作动负载小,在反推过程中能够精确控制气流,反推力比较平稳;但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阻流门的体积较大,且数量较多,使得控制阻流门收放的作动系统和连杆机构较为复杂,且数量较多。另一种是折流门式反推系统,包括在短舱侧壁上沿周向设置的4组可绕枢轴转动的折流门和驱动折流门转动的驱动机构。工作时,折流门绕枢轴转动,每组折流门的一端伸出短舱外,位于短舱内的部分起阻流板的作用,挡住涵道气流;位于短舱外的部分对排气起定向导流作用,产生反推力。在折流门式反推系统中,折流门阻止气流流向它的后面,整个折流门控制着气流的导向。相比叶栅式反推系统来说,折流门式反推系统拥有较少的活动部件,在结构上更为简单,但是气流的导向由整个折流门控制,气流方向控制不精确,反推效率较低。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以尽可能地提升反推阻力,同时降低反推系统的整体结构重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包括:套筒;叶栅式反推装置,设置于套筒内,用于阻挡在套筒内流通的部分气流并将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外;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设置于套筒内,且位于叶栅式反推装置的下游,用于阻挡经过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另一部分气流并将另一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外。进一步地,叶栅式反推装置包括阻流门,阻流门设置在套筒内,阻流门展开时沿套筒的径向布置,以阻挡套筒内沿轴向流动的部分气流。进一步地,阻流门设有通孔;或者,阻流门包括至少两块分体板,展开后相邻两块分体板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阻流门设有通孔,通孔所占的面积相对于阻流门的旋转中心对称布置;或者,阻流门包括至少两块分体板,展开后相邻两块分体板之间具有间隙,且至少两块分体板在周向上均匀布置。进一步地,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还包括核心机和设置在核心机尾部的喷管,核心机和喷管设置在套筒内,叶栅式反推装置与核心机的外壁连接,折流门式反推装置与喷管的外壁连接。进一步地,叶栅式反推装置连接在核心机的对应高压压气机的位置。进一步地,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还包括喷管,喷管设置在套筒内,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包括活动段、第二拉杆和折流门,活动段设置在套筒的下游,第二拉杆连接在活动段与折流门之间,折流门与喷管连接,活动段相对于套筒运动后在活动段与套筒之间形成第二出口,同时带动第二拉杆运动,第二拉杆进而带动折流门展开,以通过折流门阻挡并引导气流通过第二出口喷出。进一步地,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还包括可伸缩的撑杆,撑杆连接在套筒和活动段之间,撑杆伸长时驱动活动段相对于套筒运动。进一步地,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还包括套筒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套筒运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上述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实施例采用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相结合的方案,在上游通过叶栅式反推装置对部分气流进行反推,在下游通过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对通过叶栅式反推装置流向下游的另一部分气流进行反推。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实施例结合了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的优点,可以精确控制气流方向;通过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可以对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反推作用进行补偿,有利于提升反推阻力;通过在下游设置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还可以减小叶栅式反推装置的阻挡范围,进而简化叶栅式反推装置的结构,降低反推系统的整体结构重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一个实施例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一个实施例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省去折流门式反推装置时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一个实施例在折叠状态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一个实施例在打开状态的后视图。图中:1、第一拉杆;2、阻流门;3、叶栅;4、套筒;5、撑杆;6、第二拉杆;7、折流门;8、喷管;9、核心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所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反推系统包括套筒4、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其中,叶栅式反推装置设置在套筒4内,用于阻挡在套筒内流通的部分气流并将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4外;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设置于套筒4内,且位于叶栅式反推装置的下游,用于阻挡经过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另一部分气流并将另一部分气流引导至套筒4外。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采用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相结合的方案,在上游通过叶栅式反推装置对部分气流进行反推,在下游通过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对通过叶栅式反推装置流向下游的另一部分气流进行反推。该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实施例结合了叶栅式反推装置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的优点,可以精确控制气流方向;通过折流门式反推装置可以对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反推作用进行补偿,有利于提升反推阻力;通过在下游设置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还可以减小叶栅式反推装置的阻挡范围,进而简化叶栅式反推装置的结构,降低反推系统的整体结构重量。可选地,叶栅式反推装置包括阻流门2,阻流门2设置在套筒4内,阻流门2展开时沿套筒4的径向布置,以阻挡套筒4内沿轴向流动的部分气流。阻流门2为可折叠结构,在折叠时,阻流门2沿套筒4的轴向布置,阻流门2不起阻挡作用,套筒4内沿轴向流动的气流均可以向下游流动;在展开时,阻流门2沿套筒4的径向布置,可以对套筒4沿轴向流动的部分气流进行阻挡。具体来说,为了实现叶栅式反推装置仅对部分气流进行阻挡,可以减小阻流门2的阻挡面积。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4);叶栅式反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4)内,用于阻挡在所述套筒(4)内流通的部分气流并将所述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套筒(4)外;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4)内,且位于所述叶栅式反推装置的下游,用于阻挡经过所述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另一部分气流并将所述另一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套筒(4)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4);叶栅式反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4)内,用于阻挡在所述套筒(4)内流通的部分气流并将所述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套筒(4)外;和折流门式反推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4)内,且位于所述叶栅式反推装置的下游,用于阻挡经过所述叶栅式反推装置的另一部分气流并将所述另一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套筒(4)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栅式反推装置包括阻流门(2),所述阻流门(2)设置在所述套筒(4)内,所述阻流门(2)展开时沿所述套筒(4)的径向布置,以阻挡所述套筒(4)内沿轴向流动的部分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门(2)设有通孔;或者,所述阻流门(2)包括至少两块分体板,展开后相邻两块所述分体板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门(2)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所占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阻流门(2)的旋转中心对称布置;或者,所述阻流门(2)包括至少两块分体板,展开后相邻两块所述分体板之间具有间隙,且至少两块所述分体板在周向上均匀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反推系统还包括核心机(9)和设置在所述核心机(9)尾部的喷管(8),所述核心机(9)和所述喷管(8)设置在所述套筒(4)内,所述叶栅式反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则群张丛辉陈乃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