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372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挤脱节点组、端子组、设置在外壳上部的胶管、设置在外壳一侧连接挤脱节点组的保护管、设置在外壳另一端连接挤脱节点组的表示杆以及转换闭锁器,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启动转换闭锁器和电动转换闭锁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种动力,输出稳定,调整简单,提高了使用寿命。

A new type of pneumatic and 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witch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energy storage pneumatic and 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witch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xtrusion node group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terminal group, a rubber tub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a protective tub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to connect the extrusion node group, a representation rod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hell to connect the extrusion node group, and a rotation. The conversion latch includes a start conversion lockout device and an electric conversion lockout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multiple power, stable output, simple adjustmen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辙机,尤其是一种气动、电动液压转辙机。
技术介绍
电动液压转辙机是铁路、地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集中控制转换道岔用的一种专用设备。它能转换和锁闭道岔尖轨或心轨,并同时给出相应的道岔尖轨的位置表示。随着铁路运输向重载、高速方向发展,对转辙机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国内现有道岔转换设备主要有电动和电液两种制式的转辙机,其中,电动转辙机主要存在转换力输出不稳定、不易调整,机械磨损大,使用控制器材多、投资和耗能大等问题;而既有电液转辙机采用主付机方式牵引时存在转换同步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具有多种动力,输出稳定,调整简单,提高了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挤脱节点组、端子组、设置在外壳上部的胶管、设置在外壳一侧连接挤脱节点组的保护管、设置在外壳另一端连接挤脱节点组的表示杆以及转换闭锁器,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启动转换闭锁器和电动转换闭锁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壳上部设置胶管孔,下部设置端子孔,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护管孔和表示杆孔;外壳后部连接底壳,底壳上设置动作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油泵、连接油泵的启动油缸以及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单向阀、调节阀和溢流阀,油泵连接滤油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脱节点组上部设置锁块,锁块连接锁闭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壳中部设置动作板以及设置在动作板上的盖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表示杆端部设置动作杆。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具有多种动力,输出稳定,调整简单,提高了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具有挤岔保护功能,交流或直流电机驱动。电动、油泵、油路板和油箱放在一个称为油压站的箱体内。转辙机内有油缸、燕尾锁、开闭器以及挤岔保护器。挤岔保护器经齿轮与油缸体啮合。当道岔受挤时,挤岔动程经挤岔保护器使油缸向解锁方向移动,解除道岔锁闭,实现挤岔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油路系统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图。其中:1、外壳,2、保护管,3、表示杆,4、动作杆;5、底壳,6、调节阀,7、挤脱节点组,8、锁块,9、锁闭铁,10、端子组,11、动作板,12、油缸,13、胶管,14、电机,15、滤油器,16、溢流阀,17、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挤脱节点组7、端子组10、设置在外壳1上部的胶管、设置在外壳1一侧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保护管2、设置在外壳1另一端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表示杆3以及转换闭锁器,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启动转换闭锁器和电动转换闭锁器。它由交流电机14驱动,备有蓄能器、液压换向阀、压力继电器、锁闭器等部件。在正常情况下,由液压对密贴尖轨实施弹性锁。当压力低于安全值时,锁闭阀将油缸12活塞杆锁在规定位置。采用直流24V电源控制换向阀转换道岔。外壳1上部设置胶管孔,下部设置端子孔,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护管孔和表示杆孔;外壳1后部连接底壳5,底壳5上设置动作调节阀6。胶管孔用于固定胶管,端子孔用于固定端子组10。转换闭锁器包括电机14、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14的油泵、连接油泵的启动油缸12以及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单向阀17、调节阀6和溢流阀16,油泵连接滤油器15。转换锁闭器配套使用,在两点牵引的道岔上使用,具有双锁闭功能。用油管与SH4型转换锁闭器相连接。电机14、油泵、油路板以及油箱单独设置。转辙机内设有油缸12、燕尾式锁间结构和开闭器等。转换锁闭器是一种具有切断表示一解锁一转换—锁闭一接通表5个动作过程的转换锁闭设备。当锁器处于锁闭状态,尖轨受挤压超过其挤脱力时,锁闭铁9被移动,推动顶杆向上运动,使接点架转动,断开表示接点,实现挤岔断表示功能。挤脱节点组7上部设置锁块8,锁块8连接锁闭铁9。机型具有挤岔保护功能,交流或直流电机14驱动。电动、油泵、油路板和油箱放在一个称为油压站的箱体内。转辙机内有油缸12、燕尾锁、开闭器以及挤岔保护器。挤岔保护器经齿轮与油缸12体啮合。当道岔受挤时,挤岔动程经挤岔保护器使油缸12向解锁方向移动,解除道岔锁闭,实现挤岔保护功能。在使用中由于挤岔保护器要与尖轨第二连接杆连接,遇有外力撞砸连接杆时,导致道岔解锁,降低了该机型可用性。外壳1中部设置动作板11以及设置在动作板11上的盖板。表示杆3端部设置动作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挤脱节点组(7)、端子组(10)、设置在外壳(1)上部的胶管(13)、设置在外壳(1)一侧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保护管(2)、设置在外壳(1)另一端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表示杆(3)以及转换闭锁器,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启动转换闭锁器和电动转换闭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挤脱节点组(7)、端子组(10)、设置在外壳(1)上部的胶管(13)、设置在外壳(1)一侧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保护管(2)、设置在外壳(1)另一端连接挤脱节点组(7)的表示杆(3)以及转换闭锁器,所述转换闭锁器包括启动转换闭锁器和电动转换闭锁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能气动、电动液压动力转辙机,其特征在于:外壳(1)上部设置胶管孔,下部设置端子孔,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护管孔和表示杆孔;外壳(1)后部连接底壳(5),底壳(5)上设置动作调节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能气动、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思孟计学曹平虎王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冠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