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831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和车辆,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组件,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举升阀组,举升阀组与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举升油缸,举升油缸通过举升阀组可选择性地与油泵组件相连;驱动电机换热单元,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用于冷却驱动电机,且连接在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其中,举升阀组设置为连通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各个零部件的利用效率,为驱动电机提高良好的散热,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的结构简单,油泵数量少,成本低,同时也节省了整车的布置空间。

Lifting cooling compound system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and cooling composite system and a vehicle, and the lifting and cooling composite system comprises: a fuel tank; an oil pump assembly, the oil inlet of the oil pump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oil tank; a lifting valve group, the lifting valve group connected with the oil outlet of the oil pump assembly; a lifting oil cylinder, the lifting oil cylinder op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il pump assembly through the lifting valve group. The heat exchange uni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used for cooling the driving motor and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lifting valve group and the oil tank, wherein the lifting valve group is arranged to connect the oil outlet of the oil pump assembly with the inlet of the driving motor heat exchange unit. The lifting and cooling composit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ach component, improve the good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lifting and cooling composit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number of oil pumps, low cost, and saving the layout space of the who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和具有该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电动自卸车的驱动电机发热功率大,相关技术中,为了较好地冷却驱动电机,均单独设置有油冷系统,油冷系统依靠油泵实现冷却油液的循环,以冷却驱动电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系统的零部件数较多,系统成本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举升冷却复合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组件,所述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举升阀组,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通过所述举升阀组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油泵组件相连;驱动电机换热单元,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用于冷却驱动电机,且连接在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其中,所述举升阀组设置为连通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各个零部件的利用效率,为驱动电机提高良好的散热,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的结构简单,油泵数量少,成本低,同时也节省了整车的布置空间。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举升阀组设置为在所述举升油缸不工作时连通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举升阀组包括:冷却控制电磁阀,且设置为在所述举升油缸不工作时所述冷却控制电磁阀得电以使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还包括:浮动阀组,所述举升阀组包括举升控制阀,所述举升控制阀连接在所述油泵组件与所述浮动阀组之间,所述浮动阀组连接在所述举升控制阀与所述举升油缸之间。优选地,所述举升控制阀的回油口通过回油通道与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浮动阀组具有浮动电磁阀,且设置为在所述举升油缸卸荷时得电以使所述浮动阀组的油道与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油缸工作时,所述油箱中的油液通过所述油泵组件进入所述举升阀组,并通过所述举升控制阀进入所述浮动阀组,油液通过所述举升控制阀的回油口进入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通道,进入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之间设有从所述举升阀组到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单向导通的单向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连接在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之间。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为所述驱动电机的换热流道。可选地,所述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吸油过滤器,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举升阀组之间设有高压过滤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所述车辆与上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吸油过滤器1,油泵组件2,油泵电机2a,举升泵2b,油箱4,高压过滤器5,举升阀组6,冷却控制电磁阀6a,举升控制阀6b,浮动阀组7,浮动电磁阀7a,举升油缸8,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冷却器11,单向阀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可以用于电动矿用自卸车,比如一些重型纯电动矿用自卸车。如图1所示,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包括油箱4、油泵组件2、举升阀组6、举升油缸8、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冷却器11、吸油过滤器1和高压过滤器5。其中,油箱4用于存储油液,油泵组件2的进油口与油箱4相连,油泵组件2的进油口与油箱4之间可以设有吸油过滤器1,吸油过滤器1可以过滤从油箱4吸入油泵组件2的油液,油泵组件2的出油口与举升阀组6相连,油泵组件2的出油口与举升阀组6之间可以设有高压过滤器5,高压过滤器5可以过滤油泵组件2输出的高压油液,防止油液中的杂质侵入液压系统。具体地,油泵组件2可以包括举升泵2b和油泵电机2a,其中,举升泵2b与油箱4相连,油泵电机2a与举升泵2b动力耦合连接。举升油缸8通过举升阀组6可选择性地与油泵组件2相连,在举升油缸8与油泵组件2连通时,油泵组件2输出的高压油可以驱动举升油缸8执行举升或下降动作,从而实现自卸车的车斗的翻转,如图1所示,举升油缸8可以为两个,两个举升油缸8可以分别用于支撑车斗的左侧和右侧。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用于冷却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可以为车辆的后桥电机,可选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可以为驱动电机9的换热流道,驱动电机9可以为两个,两个驱动电机9分别驱动左轮和右轮。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连接在举升阀组6与油箱4之间,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的进口与举升阀组6相连,优选地,举升阀组6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之间可以设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从举升阀组6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单向导通,以防止油液回流,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的出口与油箱4相连,以实现油液的回收,油箱4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比如油箱4可以为大体积的金属桶体。举升阀组6设置为连通油泵组件2的出油口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的进口,这样可以通过举升油液来冷却驱动电机。具体地,举升阀组6设置为在举升油缸8不工作时连通油泵组件2的出油口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的进口,油液不进入举升油缸8,而是直接进入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并在换热后回到油箱4。可以理解的是,在行车过程中,举升油缸8通常处于不工作的状态,驱动电机9处于工作状态,且驱动电机9的发热量多,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可以将液压举升系统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9a有效地结合,在行车过程中,利用液压举升系统的油液来冷却驱动电机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100,可以有效地提高各个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泵组件,所述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举升阀组,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通过所述举升阀组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油泵组件相连;驱动电机换热单元,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用于冷却驱动电机,且连接在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其中,所述举升阀组设置为连通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泵组件,所述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举升阀组,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通过所述举升阀组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油泵组件相连;驱动电机换热单元,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用于冷却驱动电机,且连接在所述举升阀组与所述油箱之间;其中,所述举升阀组设置为连通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阀组设置为在所述举升油缸不工作时连通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所述驱动电机换热单元的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阀组包括:冷却控制电磁阀,且设置为在所述举升油缸不工作时所述冷却控制电磁阀得电以使所述油泵组件的出油口与驱动电机换热单元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动阀组,所述举升阀组包括举升控制阀,所述举升控制阀连接在所述油泵组件与所述浮动阀组之间,所述浮动阀组连接在所述举升控制阀与所述举升油缸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升冷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控制阀的回油口通过回油通道与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举升阀组的回油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王英杰潘洪明赵瑛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