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禄财专利>正文

伞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26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架结构,主要在中棒上套结有上、下巢,中棒底端再凸有制动件及握把;特征是:该上巢的巢体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主骨上结合伞面,下巢上段设有上、下巢体,上巢体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而下巢体相对多个支骨配合铁丝结合一弹性元件的副骨枢结于支骨末端处,下槽下端相对制动件再形成有一扣孔。使撑张伞架展开的弹力能均匀分布于伞架的副骨上,以达到伞具展开时,可获得更迅速、顺畅的效果,及更省力、轻便的收合操作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架结构。图1所示为目前普遍使用的伞架结构;主要在于中棒10上套结有上、中、下巢11、12、13,中棒10于底端凸有制动件14握把15;其中该上巢11的巢体111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112,中巢12的巢体121配合铁丝相对主骨112枢结有等数支骨122;下巢13的巢体131配合铁丝相对支骨122枢结有等数的副骨132,又中巢12与下巢13的上孔133间套结有压缩弹簧16所组成;使按压制动件内缩下巢脱离中棒后压缩弹簧能自动顶撑中巢向上同时将各伞架向上撑开,以达到具有自动开伞的作用。依前述的构件组合,虽然能压缩弹簧15达到自动伞架呈展开使用状态,但是在压缩弹簧16套结于中巢12与下巢13的中棒10上,导致展开撑张弹力完全集中于中棒10上(如图1所示),如此一来,不但在形成展开顶撑上吃力不顺畅外,相对提高伞具下拉的阻力,致收合时较为费力(如图2所示);尤其在遇伞翻花时更是费力不易拉回,造成支骨122易折断,使用寿命短的现象发生,实用性欠佳。再者,压缩弹簧16直接套于中棒10上,易造成使用时,压缩弹簧16易与中棒10产生摩擦的声响出现,及易刮伤中棒等情况发生。又该伞架元件较多,除增加伞重,使用负荷外,相对亦增加生产者的模具开发、组装等成本,实不符合经济效益的使用产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在自动顶撑伞架展开的弹力能均匀分布于伞架上,使伞具不论在展开或收合上,皆能获得更省力、更顺畅使用的伞架结构。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简化零组件,有效减轻伞重,方便持拿,及生产者更易制造,有效降低成本的伞架结构。本技术上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遇伞翻花时,能获得更省力轻易将各伞骨拉回,并有效避免支骨被折断,延长使用寿命的伞架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伞架结构,主要在中棒上套结有上、下巢,中棒于底端再凸有制动件及握把;其特征在于该上巢的巢体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主骨上结合有伞面,下巢上段间隔设有上、下巢体,于上巢体相对于主骨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而下巢体相对多个支骨配合铁丝结合一弹性元件的副骨枢结于支骨未端处,下槽下端相对制动件再形成有一扣孔。使撑张伞架展开的弹力能均匀分布于伞架的副骨上,以达到伞具展开时,可获得更迅速、顺畅的效果,及更省力、轻便的收合操作功效。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补充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该弹性元件一端枢固于支骨未端,另端束结将一细杆凸大端包覆连固定位,而细杆另端在弯折呈钩状钩扣于下巢的下巢体的铁丝上枢固定位;该弹性元件一端枢固于支骨未端,另端可直接延伸一末端呈钩状弯折的平直段;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伞具可获得迅速、顺畅展开使用,及更省力、顺畅的收合效果;省略现有结构的中巢构件,而将较粗压缩弹簧与铁条状的副骨两者改为单一弹性元件,除有效减轻整个伞具重量,方便消费者持拿使用外,更能有效减少生产者模具开发成本。为方便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内容及所达成的功效,兹列举一最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平面展开示意图。图2是现有平面收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平面展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平面收合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技术伞架结构的展开平面示意图及收合平面示意图;主要在一中棒20上套结有上、下巢21、22,中棒20于底端再凸有制动件23及握把24;其中,该上巢21的巢体211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212,以利供伞面结合,下巢22上设有上、下巢体221、222,上巢体221相对主骨212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223,而下巢体222相对支骨223配合铁丝结合有副骨224枢结于支骨223未端处,该副骨224是由一弹性元件225(可为细压缩弹簧)一端枢固于支骨223未端,另端束结将一细杆226凸大端227包覆连固成一体,细杆226另端则弯折呈钩状钩扣于下巢体222铁丝上枢固定位(该细杆亦可直接由弹性元件延伸而成);下巢22下端相对制动件23再形成有一扣孔228。依前述的构件组成的伞架,在实际提供使用时,按压制动件23内缩,下巢22脱离限制,伞架即可藉由枢结于下巢体222及支骨223间的多个弹性元件225的弹力顶推下巢22向上至上巢21底端固定位,同时将伞架撑张呈展开状;使展开推顶的弹力可平均分布于多个副骨224(即弹性元225)上,进而达到更迅速、顺畅的展开效果(如图3所示),更无粗压缩弹簧直接套接中棒,使用时会发生声响与刮伤中棒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因撑张伞架的弹力是均匀分布于呈辐射状各副骨224上,在下拉下巢22向下时,能将现有因弹力完全集中中棒上较费力的现象排除,而达到更省力、顺畅的收合操作效果,而弹性元件225在收合时,恰可嵌入呈∩状支骨223内。尤其伞具在呈伞翻花,欲拉回收合时,因弹力呈平均分布状,得以达到更省力、迅速将伞翻花拉回,及有效避免支骨折断的多重功效。再者,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比较下,本案伞具在可获得迅速、顺畅展开使用,及更省力、顺畅的收合效果;同时又可省略现有结构的中巢构件,而将较粗压缩弹簧与铁条状的副骨两者改为单一弹性元件构成,除有效减轻整个伞具重量,方便消费者持拿使用外,更能有效减少生产者模具开发成本的多重经济效益兼备。权利要求1.一种伞架结构,主要在中棒上套结有上、下巢,于中棒底端再凸有制动件及握把;其特征在于该上巢的巢体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主骨上结合有伞面,下巢上段间隔设有上、下巢体,于上巢体相对于主骨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而下巢体相对多个支骨配合铁丝结合一弹性元件的副骨枢结于支骨未端处,下槽下端相对制动件再形成有一扣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一端枢固于支骨未端,另端束结将一细杆凸大端包覆连固定位,而细杆另端在弯折呈钩状钩扣于下巢的下巢体的铁丝上枢固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一端枢固于支骨未端,另端可直接延伸一末端呈钩状弯折的平直段。专利摘要一种伞架结构,主要在中棒上套结有上、下巢,中棒底端再凸有制动件及握把;特征是:该上巢的巢体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主骨上结合伞面,下巢上段设有上、下巢体,上巢体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而下巢体相对多个支骨配合铁丝结合一弹性元件的副骨枢结于支骨末端处,下槽下端相对制动件再形成有一扣孔。使撑张伞架展开的弹力能均匀分布于伞架的副骨上,以达到伞具展开时,可获得更迅速、顺畅的效果,及更省力、轻便的收合操作功效。文档编号A45B25/02GK2414652SQ0020479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架结构,主要在中棒上套结有上、下巢,于中棒底端再凸有制动件及握把;其特征在于:该上巢的巢体配合铁丝呈辐射状枢结有多个主骨,主骨上结合有伞面,下巢上段间隔设有上、下巢体,于上巢体相对于主骨配合铁丝枢结有断面呈∩状支骨,而下巢体相对多个支骨配合铁丝结合一弹性元件的副骨枢结于支骨未端处,下槽下端相对制动件再形成有一扣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
申请(专利权)人:黄禄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