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03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机器人,头部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躯干的上端;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壳体同轴的透视板,上轴座和下轴座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延伸杆远离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透视板;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麦克风阵列电连接有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根据麦克风阵列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该交互机器人可以全方位360°指向,能够曾广交互机器人的视角,识别使用者声音以及肢体增加互交体验。

Interactive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ractive robot, whose head can be vertically and movably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runk; a circle of perspective plate coaxial with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 rotating shaft capable of rota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haft seat and the lower shaft seat; and at least one extens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camera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rod, which is far from the rotating axis, and the shooting direction of the camera is toward the perspective plate; a microphone arra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microphone arra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voice processing module arranged in the inner shell. The voice processing module recognizes the intensity of the voic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the microphone array. The outer wall of the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3D somatosensory camera for capt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user's limbs. The interactive robot can point 360 degrees in all directions, and can recognize the user's voice and increase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by using a wid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v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地涉及交互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的眼睛通常使用摄像头来代替,然而目前机器人内所使用的摄像头指向单一,可视角度明显不足,影响机器人自身功能的体验。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不够,大大影响用户在使用机器人过程当中的体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机器人,该交互机器人可以全方位360°指向,能够曾广交互机器人的视角,可以识别使用者声音以及肢体动作增加互交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互机器人,该交互机器人包括头部和躯干,所述头部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和下轴座,所述上轴座和下轴座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所述语音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优选地,所述头部和躯干之间同轴固接有升降气缸。优选地,所述透视板为透明的PC板。优选地,所述透明的PC板为由内向外单向可视的板体。优选地,所述上轴座、下轴座和壳体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延伸杆的数量为2-6个,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优选地,所述躯干的底部同轴设置有底盘,所述躯干内设置有多媒体操作平台,所述躯干的侧壁上设置有窗口以深入操作所述多媒体操作平台。优选地,所述躯干的内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向下延伸并轴接于所述底盘。优选地,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自锁式万向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头部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和下轴座,所述上轴座和下轴座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所述语音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通过可竖直活动的头部以及设置在头部内可360°无死角转动的摄像头透过透视板进行对交互机器人周围环境的拍摄,将采集后的视频或照片再进一步的进行处理以完成交互机器人自身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交互机器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壳体内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躯干2底盘3头部4透视板5升降气缸6多媒体操作平台7自锁式万向轮8上轴座9下轴座10延伸杆11摄像头12减速电机133D体感摄像头14麦克风阵列15语音处理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2所示的交互机器人,该交互机器人包括头部3和躯干1,所述头部3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1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3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4,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8和下轴座9,所述上轴座8和下轴座9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11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4;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14,所述麦克风阵列14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15,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5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14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头部3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1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3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4,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8和下轴座9,所述上轴座8和下轴座9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11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4;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14,所述麦克风阵列14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15,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5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14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13。通过可竖直活动的头部3以及设置在头部3内可360°无死角转动的摄像头11透过透视板4进行对交互机器人周围环境的拍摄,将采集后的视频或照片再进一步的进行处理以完成交互机器人自身的功能。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头部3位于竖直方向活动,优选地,所述头部3和躯干1之间同轴固接有升降气缸5。通过升降气缸5带动头部3的竖直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视线范围。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透视板4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透视板4为透明的PC板。使用PC板,当交互机器人不慎摔倒后可以进一步的增强透视板4的抗破损能力,相比于传统的使用玻璃而言,安全性也更高。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美观效果,优选地,所述透明的PC板为由内向外单向可视的板体。避免外人通过透明的PC板观看到交互机器人的内部,提高美观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头11拍摄效果,提高各视角画面的一致性,优选地,所述上轴座8、下轴座9和壳体同轴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尽可能扩大摄像头11可视范围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每个摄像头11的转动幅度,优选地,所述延伸杆10的数量为2-6个,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这样设置后只需要按照每两个延伸杆10之间的夹角范围进行转动延伸杆10即可,但是延伸杆10的数量也不宜过多,避免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机器人包括头部(3)和躯干(1),所述头部(3)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1)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3)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4),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8)和下轴座(9),所述上轴座(8)和下轴座(9)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11)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4);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14),所述麦克风阵列(14)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15),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5)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14)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机器人包括头部(3)和躯干(1),所述头部(3)能够竖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1)的上端;其中,所述头部(3)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壳体同轴的透视板(4),所述壳体内的上、下壁上分别设置有上轴座(8)和下轴座(9),所述上轴座(8)和下轴座(9)之间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接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垂直的延伸杆(10),所述延伸杆(10)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11)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透视板(4);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麦克风阵列(14),所述麦克风阵列(14)电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语音处理模块(15),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5)根据所述麦克风阵列(14)所获取的语音信息强度识别语音输出位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捕捉使用者肢体动作的3D体感摄像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3)和躯干(1)之间同轴固接有升降气缸(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家华陈琦许壮志占文白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