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56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沿道路宽度方向设有人行道和车行道,人行道的内侧设有绿化带,车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雨水检查井;绿化带由下至上包括蓄水层、复合土工膜、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中砂层和植草砖层;车行道沿道路长度方向埋设有收存水槽,收存水槽包括槽体,槽体顶端与车行道表面相齐平;槽体内设有用于收存水的长槽,长槽顶部与槽体顶面之间设有缝隙;绿化带处的车行道上间隔设有若干收水井,收水井将收存水槽分隔为多段,每段收存水槽均间隔连接有若干透水管,透水管另一端伸入蓄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收存水槽提高道路蓄存水能力,并能够在雨后缓释至绿化带中,减少浇水频率,减轻大雨时的排水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
,尤其涉及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就需要开发相应的蓄水结构、调水结构和放水结构。城市道路一般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当然车等道又可以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当前主流的设计,是人行道与绿化带布置在一起。绿化带中种植有绿植,需要进行浇水。目前,绿化带蓄水功能有限,绿化带各区域之间被树池分隔,不能有效地连通,导致有些区域水分充足,有些区域需要浇水,提高了浇水的频率,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利用收存水槽提高道路蓄存水能力,并能够在雨后缓释至绿化带中,大大减少浇水频率,减轻大雨时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沿道路宽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人行道和车行道,车行道为非机动车道和/或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内侧设有绿化带,绿化带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树池,树池内种植有绿色植物;车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雨水检查井;车行道表面低于人行道表面;在车行道宽度方向上,雨水检查井上端低于其两侧车行道表面,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绿化带由下至上包括蓄水层、种植土层和中砂层,中砂层上铺装有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外侧设有外侧石,外侧石与种植土层高度相同并相齐平;种植土层内侧设有内侧石,内侧石上端面高于植草砖层上表面;蓄水层顶面与种植土层之间设有用于透水并防止种植土下落至蓄水层中的复合土工膜;种植土层与中砂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车行道沿道路长度方向埋设有收存水槽,收存水槽包括槽体,槽体顶端与车行道表面相齐平,种植土层的中部与槽体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槽体与人行道相接;槽体内设有用于收存水的长槽,长槽顶部与槽体顶面之间设有用于地面水流入长槽的缝隙,该缝隙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槽体顶面宽度方向的最低处;绿化带处的车行道上间隔设有若干收水井,收水井将收存水槽分隔为多段,收存水槽与收水井相邻的端部封闭设置;收水井底部通过连接管路与雨水检查井相连接;每段收存水槽均连接有若干透水管,透水管一端与槽体相连接并与长槽相连通,透水管另一端伸入蓄水层;透水管长度大于等于1米;透水管具有坡度且其伸入蓄水管的一端低于其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透水管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高于收存水槽的槽底5-8厘米;透水管外覆设有透水土工布;透水管的两端部均设有用于阻挡水中杂物的过滤网;所述蓄水层为碎石层或蓄水砖层;透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用于透水的孔隙。所述蓄水层厚50-100厘米,碎石的粒径为30-50毫米;所述种植土层厚70-100厘米,所述中砂层厚20厘米。沿道路宽度方向,植草砖层外高内底设置。各树池处均设有用于连通树池两侧的蓄水层的连通管,连通管位于蓄水层的底部,连通管在树池内沿树池的边沿布置,连通管的两端均位于蓄水层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所述绿化带以外的人行道沿其宽度方向设有坡度且最低处与绿化带相接;人行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排用于指示盲人的盲道砖;人行道上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排透水砖。所述连通管伸入蓄水层的端部距离树池100厘米,连通管的管径为100毫米。所述收存水槽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坡度。所述透水管弯曲布置。每段收存水槽长度方向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活动式水篦。每段收存水槽的最低端与其相邻的收水井之间设有排污孔,排污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5厘米;排污孔开口在收存水槽的一端设有放水塞。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采用本技术的结构,下雨时可以充分利用蓄水层和收存水槽进行蓄水,并防止路面积水。收存水槽的槽体与人行道相接,人行道高于车行道,因此人行道流下的雨水会首先积存到收存水槽内,达到在雨量较小时首先将雨水收集起来的目的。雨量较大、收存水槽蓄满后,在坡度的作用下收存水槽处的雨水能够顺畅的流入收水井并汇入市政雨水管网,防止路面积水。干燥天气下,蓄水层中的水可以为种植土层提供水份,防止种植土层过于干燥,保证植物根系得到充足的供水。种植土层的中部与槽体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使得收存水槽的槽体蓄满水后,通过透水管可以向蓄水层提供较高的水压,使蓄水层中的水更容易通过复合土工膜进入种植土层。透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用于透水的孔隙,因此其内的水可以通过管壁均匀地进入蓄水层。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防止随雨水进入收存水槽中的杂物进入蓄水层、降低蓄水层的蓄水效果,同时防止透水管管壁上的透水孔隙发生堵塞。连通管位置过高时,水位低于连通管后连通管就失去平衡水量的作用。因此,连通管位于蓄水层的底部,能够更好地起到连通、平衡水量的作用。连通管在树池内沿树池的边沿布置,从而基本不影响绿植根系的自然生长,连通管的两端均位于蓄水层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从而起到更好的收水作用,防止连通管位于蓄水层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导致矿石层的相对侧处的水难以通过连通管。树池对其两侧的蓄水层具有隔离作用,有可能出现树池一侧的蓄水层储水量较多,而另一侧缺水的现象。连通管的设置,能够避免这一现象,使绿化带在长度方向上各处的存水量更加均匀,避免旱涝不均的现象。如果绿化带各处,有些区域水量丰富而另一些区域需要浇水,则一方面需要进行浇水,另一方面还要区分每处区域的旱涝情况,工作量较大,浇水频繁,需要耗费较多人力。设置连通管后,绿化带各区域存水量均匀,与以往存水不均匀相比,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绿化带每一区域的蓄水能力,使得各区域需要浇水的时间趋同,大大减少了浇水的频率,并且浇水时不再需要区分哪些区域需要浇水哪些区域不需要浇水,降低了劳动强度。设置连通管后,绿化带各区域的浇水需求趋同,从整体上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浇水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透水管处本技术的竖向截面示意图;图3是收水井处本技术的竖向截面示意图;图4是收存水槽处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为坡度方向也即水流方向。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沿道路宽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人行道1和车行道2,车行道2为非机动车道和/或机动车道;人行道1的内侧设有绿化带3,绿化带3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树池4,树池4内种植有绿色植物5;与人行道1相邻的车行道2上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雨水检查井6;车行道2表面低于人行道1表面;在车行道2宽度方向上,雨水检查井6上端低于其两侧车行道2表面,雨水检查井6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市政雨水管网为现有装置,图未示。绿化带3由下至上包括蓄水层7、种植土层8和中砂层9,中砂层9上铺装有植草砖层10;种植土层8外侧设有外侧石11,外侧石11与种植土层8高度相同并相齐平;种植土层8内侧设有内侧石14,内侧石14上端面高于植草砖层10上表面,可以将一小部分雨水留存在绿化带处,使绿化带表面的雨水不会一下子全部流下,给水分下渗提供充分的时间。蓄水层7顶面与种植土层8之间设有用于透水并防止种植土下落至蓄水层7中的复合土工膜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沿道路宽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人行道和车行道,车行道为非机动车道和/或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人行道的内侧设有绿化带,绿化带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树池,树池内种植有绿色植物;车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雨水检查井;车行道表面低于人行道表面;在车行道宽度方向上,雨水检查井上端低于其两侧车行道表面,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绿化带由下至上包括蓄水层、种植土层和中砂层,中砂层上铺装有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外侧设有外侧石,外侧石与种植土层高度相同并相齐平;种植土层内侧设有内侧石,内侧石上端面高于植草砖层上表面;蓄水层顶面与种植土层之间设有用于透水并防止种植土下落至蓄水层中的复合土工膜;种植土层与中砂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车行道沿道路长度方向埋设有收存水槽,收存水槽包括槽体,槽体顶端与车行道表面相齐平,种植土层的中部与槽体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槽体与人行道相接;槽体内设有用于收存水的长槽,长槽顶部与槽体顶面之间设有用于地面水流入长槽的缝隙,该缝隙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槽体顶面宽度方向的最低处;绿化带处的车行道上间隔设有若干收水井,收水井将收存水槽分隔为多段,收存水槽与收水井相邻的端部封闭设置;收水井底部通过连接管路与雨水检查井相连接;每段收存水槽均连接有若干透水管,透水管一端与槽体相连接并与长槽相连通,透水管另一端伸入蓄水层;透水管长度大于等于1米;透水管具有坡度且其伸入蓄水管的一端低于其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透水管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高于收存水槽的槽底5-8厘米;透水管外覆设有透水土工布;透水管的两端部均设有用于阻挡水中杂物的过滤网;所述蓄水层为碎石层或蓄水砖层;透水管的管壁上均布有用于透水的孔隙。...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沿道路宽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人行道和车行道,车行道为非机动车道和/或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人行道的内侧设有绿化带,绿化带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树池,树池内种植有绿色植物;车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雨水检查井;车行道表面低于人行道表面;在车行道宽度方向上,雨水检查井上端低于其两侧车行道表面,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通;绿化带由下至上包括蓄水层、种植土层和中砂层,中砂层上铺装有植草砖层;种植土层外侧设有外侧石,外侧石与种植土层高度相同并相齐平;种植土层内侧设有内侧石,内侧石上端面高于植草砖层上表面;蓄水层顶面与种植土层之间设有用于透水并防止种植土下落至蓄水层中的复合土工膜;种植土层与中砂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车行道沿道路长度方向埋设有收存水槽,收存水槽包括槽体,槽体顶端与车行道表面相齐平,种植土层的中部与槽体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槽体与人行道相接;槽体内设有用于收存水的长槽,长槽顶部与槽体顶面之间设有用于地面水流入长槽的缝隙,该缝隙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位于槽体顶面宽度方向的最低处;绿化带处的车行道上间隔设有若干收水井,收水井将收存水槽分隔为多段,收存水槽与收水井相邻的端部封闭设置;收水井底部通过连接管路与雨水检查井相连接;每段收存水槽均连接有若干透水管,透水管一端与槽体相连接并与长槽相连通,透水管另一端伸入蓄水层;透水管长度大于等于1米;透水管具有坡度且其伸入蓄水管的一端低于其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透水管与收存水槽相连接的一端高于收存水槽的槽底5-8厘米;透水管外覆设有透水土工布;透水管的两端部均设有用于阻挡水中杂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军伟吴纪东王超慧李晓冬葛晓亮马庆华常兴无张立文王小娜赵艳辉葛峰鑫高猛王巍张静多志远王哲良任远韩正好赵永亮李明任宗五赵向阳梁宪荣马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