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3546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卡箍式快开门装置,所述快开门装置至少包括卡箍和联锁部,所述卡箍包括两半圆形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经联锁部相连;卡箍内设置的环形凹槽其截面包括靠近凹槽槽口的梯形槽和靠近凹槽槽体底部的矩形槽。通过本卡箍内的凹槽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快开门装置能够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能够在相向运动中实现将舱门压向试验舱,并在压死后完成舱门卡合锁死,大大提高了舱门闭合速度。同时,在舱门的开启过程中,仅需完成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分离,舱门则可完成开启操作,大大节约了舱门的开启程序,提高了舱门的开启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箍式快开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置密封领域,特别是针对试验舱的卡箍式快开门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试验舱用于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定评估等方面的试验工作。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时,安全舱系统能够经受爆炸最高正压和最低负压的变化冲击。同时具备各项数据指标采集等功能。传统腔体的开闭门装置在应用于高重量舱门开闭过程中其密封过程繁琐,且在频繁启闭过程中,高重量舱门的启闭结构容易产生结构疲劳,影响启闭结构的使用寿命和闭合精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适应与高质量舱门的快开式开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卡箍式快开门装置,所述快开门装置至少包括卡箍和联锁部,所述卡箍包括两半圆形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经联锁部相连;卡箍内设置的环形凹槽其截面包括靠近凹槽槽口的梯形槽和靠近凹槽槽体底部的矩形槽。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箍两端分别设有平行设置的连接耳柄,两平行耳柄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联锁部包括支撑架体和相对设立的两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刚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体之上,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缸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外部,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伸缩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内部并套接与螺杆之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锁部为两组设置,分别用于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两组端部的连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联锁部经直角连接块固定刚性连接于试验舱之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试验舱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舱门相连;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经轴杆铰接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轴杆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试验舱开口端设有沿腔体外壁的环形矩形状凸起;所述舱门设有环形矩形状凸缘。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舱门中心处设有用于观察试验舱内部的透视窗。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舱门底端设置有两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端设有滚轮。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试验舱开口端还设有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卡箍内的凹槽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快开门装置能够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能够在相向运动中实现将舱门压向试验舱,并在压死后完成舱门卡合锁死,大大提高了舱门闭合速度。同时,在舱门的开启过程中,仅需完成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分离,舱门则可完成开启操作,大大节约了舱门的开启程序,提高了舱门的开启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个卡箍结构示意图;图3为卡箍的凹槽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侧视图;图中,101-试验舱,102-舱门,103-卡箍,103a-第一卡箍,103b-第二卡箍,104-联锁部,105-支撑脚,106-透视窗,107-轨道,108-第一连接件,109-第二连接件,110-电机,111-连接耳柄,112-螺杆,113-凹槽,113a-梯形槽,113b-矩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如图1所示,本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应用于化学品试验舱。试验舱101至少包括舱门102和快开门装置。其中试验舱101用于为化学品的危险性鉴定评估等方面的试验工作提供试验空间。快开门装置用于实现舱门102的快速稳定的启闭。优选地,所述试验舱101开口端设有沿腔体外壁的环形矩形状凸起。所述舱门102设有环形矩形状凸缘。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或凸缘结构设置,为卡箍103的卡合提供了夹持空间。即是,卡箍103通过将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结构和凸缘结构卡合密封,就实现了舱门102闭合操作。优选地,所述试验舱101经第一连接件108和第二连接件109与舱门102相连。第一连接件108和第二连接件109经轴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108与所述试验舱101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09与所述舱门102刚性连接。所述轴杆刚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09至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08和第二连接件109的连接处设有电机110,所述电机110的转轴与轴杆相连。所述电机110的转轴与轴杆间可以是通过齿轮啮合,也可以是通过皮带传动或者是电机110的转轴直接与轴杆焊接。从而通过电机110带动轴杆转动,而带动舱门102进行开闭转动。避免了传统装置中在针对高重量舱门102时还需对人进行推动的问题。优选地,舱门102中心处设有用于观察试验舱101内部的透视窗106。所述透视窗106为钢化玻璃构成,且所述透视窗106内部还设有格挡板。优选地,舱门102底端设置有两支撑脚105,所述支撑脚105底端设有滚轮。支撑脚105的设置为高重量舱门102提供了力学支撑。避免了在舱门102重量过高的情况下还依靠舱门102与试验舱101间的合页或连接部件提供支撑力,而造成连接部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影响舱门102闭合状态的密封性的问题。进一步地,试验舱101开口端还设有轨道107。轨道107的结构设置避免了支撑脚直接在地面上滑动从而损伤试验场地的情形。优选地,快开门装置至少包括卡箍103和联锁部104。其中,卡箍103用于实现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卡合以及密闭,联锁部104用于控制卡箍103的位置移动,即实现卡箍103的张合。优选地,卡箍103包括两半圆形的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所述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经联锁部104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联锁部104为两组设置。分别用于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两组端部的连接。优选地,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内设置有沿着卡箍103半圆弧状的凹槽113。所述凹槽113用于容纳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结构和凸缘结构。进一步地,卡箍103内设置的环形凹槽113其截面包括靠近凹槽113槽口的梯形槽113a和靠近凹槽113槽体底部的矩形槽113b。所述梯形槽113a即是该槽体截面为梯形状或喇叭状设计,梯形槽113a的槽体由槽口至槽底的方向上开口逐步缩小。通过梯形槽113a的结构设计,使得当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相向运动时,卡合于卡箍103凹槽113内的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结构和凸缘结构相互靠近,逐步完成试验舱101与舱门102的封闭。并且梯形槽113a的喇叭状槽体开口能够保证试验舱101进行闭门操作时的快速无障碍进行,避免了传统凹槽113开口与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结构和凸缘结构的厚度相等的情况下,需要人为压紧舱门102才能完成卡箍113的对舱门102的卡合锁死。进一步地,矩形槽113b的槽体截面为矩形截面。所述矩形槽113b的槽体开口距离等于试验舱101和舱门102的凸起结构和凸缘结构的厚度,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门装置至少包括卡箍(103)和联锁部(104),所述卡箍(103)包括两半圆形的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所述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经联锁部(104)相连;卡箍(103)内设置的环形凹槽(113)其截面包括靠近凹槽(113)槽口的梯形槽(113a)和靠近凹槽(113)槽体底部的矩形槽(113b)。

【技术特征摘要】
1.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门装置至少包括卡箍(103)和联锁部(104),所述卡箍(103)包括两半圆形的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所述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经联锁部(104)相连;卡箍(103)内设置的环形凹槽(113)其截面包括靠近凹槽(113)槽口的梯形槽(113a)和靠近凹槽(113)槽体底部的矩形槽(113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03)两端分别设有平行设置的连接耳柄(111),两平行耳柄(111)间设置有螺杆(112);所述联锁部(104)包括支撑架体和相对设立的两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刚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体之上,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缸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外部,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伸缩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内部并套接与螺杆(112)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部(104)为两组设置,分别用于第一卡箍(103a)和第二卡箍(103b)两组端部的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式快开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强陈东博袁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龙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