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13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包括溶液池,所述溶液池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溶液池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溶液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开口处均安装有支撑辊轴,所述支撑辊轴沿溶液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溶液池的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支撑横梁,且支撑横梁上沿溶液池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升降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合成革基布穿过多组限位对辊之间,限位对辊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在溶液中做波浪状摆动前进,使得基布能够充分且快速的浸润溶液,同时刮液机构能够将基布表面多余的溶液刮除并进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脂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科学家们从研究分析天然皮革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开始,从硝化纤维漆布着手,进入到PVC人造革,这是人工皮革的第一代产品。科学家在这一基础上,做了多方面的改进和探索,首先是基材方面的改进,随后是涂层树脂的改性和改进。到了20世纪70年代,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出现针刺成网、粘结成网等工艺,使基材具有藕状断面、空心纤维状,达到了多孔结构,而符合天然革的网状结构要求;当时的合成革表层已能做到微细孔结构聚氨酯层,相当于天然革的粒面,从而使PU合成革的外观和内在结构与天然革逐步接近,其他物理特性都接近于天然革的指标,而色泽比天然革更为鲜艳;其常温耐折达到100万次以上,低温耐折也能达到天然革的水平。合成革在生产时,需要在基布上浸润加工溶液,使得溶液附着在基布的表面,然而现有的浸润混合装置大多结构简单,浸润不充分,无法使溶液充分浸润在基布上,且基布在浸润完成后会附着大量多余的溶液,导致溶液浪费量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包括溶液池,所述溶液池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溶液池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溶液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开口处均安装有支撑辊轴,所述支撑辊轴沿溶液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溶液池的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支撑横梁,且支撑横梁上沿溶液池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升降气缸,且每个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沿溶液池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杆的两端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对辊,所述溶液池远离进液管道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的上侧设置为开口,且集液箱的开口上方安装有刮液机构,所述集液箱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回流管的一端,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进液管道连接,且回流管上安装有负压泵。优选的,所述刮液机构包括两根竖直支杆,且两个竖直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液箱开口处的两侧壁上,两根所述竖直支杆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刮液辊,两个竖直支杆位于固定刮液辊上方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沿纵向安装有调节气缸,两个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刮液辊。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靠近集液箱的一端与靠近进液管道的一端均设置有止水阀体。优选的,所述限位对辊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间距为5-10cm。优选的,所述限位对辊以及刮液机构之间穿过有合成革基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合成革基布穿过多组限位对辊之间,限位对辊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在溶液中做波浪状摆动前进,使得基布能够充分且快速的浸润溶液,同时刮液机构能够将基布表面多余的溶液刮除并进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效益,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的集液箱和刮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包括溶液池1,溶液池1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溶液池1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道2,溶液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开口处均安装有支撑辊轴3,支撑辊轴3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溶液池1的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支撑横梁4,且支撑横梁4上沿溶液池1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升降气缸5,且每个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支撑杆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杆的两端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安装板6,两个安装板6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对辊7,限位对辊7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的间距为5-10cm,溶液池1远离进液管道2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集液箱8,集液箱8的上侧设置为开口,且集液箱8的开口上方安装有刮液机构9,限位对辊7以及刮液机构9之间穿过有合成革基布13,刮液机构9包括两根竖直支杆91,且两个竖直支杆9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集液箱8开口处的两侧壁上,两根竖直支杆91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刮液辊92,两个竖直支杆91位于固定刮液辊92上方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沿纵向安装有调节气缸93,两个调节气缸93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刮液辊94,集液箱8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回流管10的一端,回流管10的另一端与进液管道2连接,且回流管10上安装有负压泵12,回流管10靠近集液箱8的一端与靠近进液管道2的一端均设置有止水阀体1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合成革基布13的一端穿过多组限位对辊7之间的间隙,接着穿过刮液机构9的调节刮液辊94和固定刮液辊92之间连接在牵引装置上,合成革基布13位于溶液池1两端处搭放在支撑辊轴3上,溶液池1内通过进液管道2加注有附着溶液,多组限位对辊7在升降气缸5的作用下交错上下,使得合成革基布13在溶液内呈波浪状运动,同时做线性运动向牵引装置移动,使得合成革基布13在溶液池1内充分与附着溶液接触,使得两者之间的浸润更加充分,加快效率,合成革基布13浸润完成后,经过刮液机构9时穿过调节刮液辊94和固定刮液辊92之间的间隙,调节刮液辊94和固定刮液辊92将合成革基布13上多余的溶液刮除,刮除的溶液滴落在集液箱8内,并通过回流管10以及负压泵12回流至进液管道2,再次加注到溶液池1,使得溶液能够回收利用,降低了原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刮液机构9的调节刮液辊94可由调节气缸93进行升降,改变调节刮液辊94和固定刮液辊92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适应不同厚度的合成革基板13,适宜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包括溶液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池(1)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溶液池(1)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道(2),所述溶液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开口处均安装有支撑辊轴(3),所述支撑辊轴(3)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溶液池(1)的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支撑横梁(4),且支撑横梁(4)上沿溶液池(1)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升降气缸(5),且每个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杆的两端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安装板(6),两个所述安装板(6)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对辊(7),所述溶液池(1)远离进液管道(2)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集液箱(8),所述集液箱(8)的上侧设置为开口,且集液箱(8)的开口上方安装有刮液机构(9),所述集液箱(8)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回流管(10)的一端,所述回流管(10)的另一端与进液管道(2)连接,且回流管(10)上安装有负压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革生产用基布与溶液的混合设备,包括溶液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池(1)为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溶液池(1)的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液管道(2),所述溶液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位于开口处均安装有支撑辊轴(3),所述支撑辊轴(3)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溶液池(1)的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支撑横梁(4),且支撑横梁(4)上沿溶液池(1)长度方向等距离安装有升降气缸(5),且每个升降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沿溶液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杆的两端焊接有与其垂直的安装板(6),两个所述安装板(6)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对辊(7),所述溶液池(1)远离进液管道(2)的一端外侧固定设置有集液箱(8),所述集液箱(8)的上侧设置为开口,且集液箱(8)的开口上方安装有刮液机构(9),所述集液箱(8)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回流管(10)的一端,所述回流管(10)的另一端与进液管道(2)连接,且回流管(10)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新兵房春林王诗伟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大茆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