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610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79.4%:12.3%:8.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绒毛状横条凸显,触感柔软,织物轻薄保暖,且由单面编织形成织物两面不同的外观风格效应,染色后能直接形成双色效应,制作工艺简单,适于春秋季针织运动休闲服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目前正向时尚、外衣、休闲、环保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具有各种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层出不穷,其中轻质保暖,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弹性舒适性和丰富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深受运动休闲针织服装市场的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柔软舒适、轻薄保暖且单面纬编织物两面具有不同外观效应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79.4%:12.3%:8.3%。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为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线圈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织物本体的一面设有交替分布的凹横条结构和凸横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79.4%:12.3%:8.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79.4%:12.3%: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为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线圈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织物本体的一面设有交替分布的凹横条结构和凸横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横条结构由若干个集圈线圈横列、浮线线圈横列和成圈线圈横列交替编织而成,且所述浮线线圈横列的反面经磨毛处理后形成凸显于织物本体表面上的绒毛状横条纹,所述凹横条结构由若干个连续的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横列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圈线圈横列和浮线线圈横列均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横列由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30D氨纶丝交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的另一面由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30D氨纶丝交织而成的纬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采用深色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所述30D氨纶丝采用透明氨纶丝以形成织物本体表面两种色泽的无序排列图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平方米克重为190-200g/m2。9.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采用3个针道的单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4纵行×18横列,其中:4纵行由3针道4枚针筒针排列而成,18横列由针筒周围18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1个完全组织的4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CB,其中A、B、C表示不同针筒针的针踵踵位高低位置,A为低踵针,B为中踵针,C为高踵针;1个完全组织的18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3、5、7、9、11路穿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第2、4、6、8、10、12-18路穿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30D氨纶丝;1个完全组织的18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3、5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C对应不工作,第7、9、11路针筒针A、B对应不工作,针筒针C对应集圈,第2、4、6、8、10、12—18路,针筒针A、B、C对应成圈;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针筒三角和穿纱配置表成圈系统123456789101112—18穿纱21+321+321+321+321+321+3A∩Δ∩Δ∩Δ—Δ—Δ—ΔB—Δ—Δ—Δ—Δ—Δ—ΔC—Δ—Δ—Δ∩Δ∩Δ∩Δ其中:纱线穿纱配置为:1表示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2表示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3表示30D氨纶丝;其中:三角配置符号说明:“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表示针筒针不工作;其中,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明陈力群许贻东张佩华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