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发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05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发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所述微型发声器还包括嵌设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盆架一体成型的上夹板,所述磁碗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所述上夹板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盆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上夹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磁碗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在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隔磁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型发声器提升隔磁效果且不影响微型发声器尺寸。

Miniature voice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iniature emit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in rack, a vibration system and a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contained in the basin rack.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comprises a magnetic bowl, and the miniature emitter also includes an upper splint embedded in the basin rack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basin rack. The magnetic bowl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The basin rack comprises a side wall, the first flanging part is butted against the side wall near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the upper splint comprises a main body part and a second flanging part which bends and extend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agnetic bowl from the main body part, the first flanging part and the magnetic bowl. The second flange portion at least partially overlaps in the vibration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vibration system to form a magnetic isolation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technology, the micro-emit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magnetic isolation effect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size of the micro-emi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发声器
本技术涉及声电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发声器。
技术介绍
为适应信息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该类设备中所使用的微型发声器对应需要更加趋于小型化,以及与所述微型发声器周边其他元件的配合更加紧凑,特别是随着移动电话轻薄化发展需求,其中所使用的微型发声器,不仅小型化,更要求高音质化且性能稳定等。相关技术中,微型发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当需要进行隔磁设计时,通常将隔磁件设置于终端靠近所述微型发声器的部分,这样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虽然能起到隔磁效果,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置造成磁泄露,对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扰,影响终端设备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微型发声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磁效果好且不影响尺寸的微型发声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发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所述微型发声器还包括嵌设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盆架一体成型的上夹板,所述磁碗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所述上夹板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盆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上夹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磁碗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在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隔磁结构。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与所述主磁钢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的副磁钢以及贴附于所述主磁钢的导磁片,所述上夹板的主体部贴附于所述副磁钢上。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与所述音圈连接的弹性支架以及贴附于所述弹性支架的弹性件,所述音圈一端固定于所述振膜,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所述弹性支架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微型发声器通过磁碗翻边设置隔磁机构以及上夹板翻边与磁碗翻边配合,隔磁结构设于微型发声器内,终端不需要进行隔磁设计,结构设计更紧凑,且隔磁效果好,有效避免对其他零部件的磁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微型发声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微型发声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微型发声器的第一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微型发声器的第二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发声器100,所述微型发声器100包括盆架1、上夹板2、磁路系统3、振动系统4以及前盖5。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碗31、主磁钢32、副磁钢33以及导磁片34,所述振动系统4包括振膜41、音圈42、弹性支架43以及弹性件44。所述盆架1与所述前盖5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盆架1用于收容所述上夹板2、所述磁路系统3以及振动系统4,所述盆架1包括侧壁11。所述上夹板2嵌设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盆架1一体成型,所述上夹板2包括主体部2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21向所述磁碗31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部22。所述上夹板2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磁路系统3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系统4振动发声。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碗31、设置于所述磁碗31的主磁钢32、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的副磁钢33以及贴附于所述主磁钢32的导磁片34,所述上夹板2的主体部21贴附于所述副磁钢33上。所述主磁钢32和所述副磁钢33间隔设置形成一磁间隙35。所述磁碗31设有向所述前盖5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部311,所述第一翻边部311抵接于所述侧壁1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边部311和所述第二翻边部22在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3的振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隔磁结构,通过采用此方式可以有效的抑制磁泄露,且所述第一翻边部311和所述第二翻边部22形成的隔磁结构设置在所述微型发声器100单体内,不影响所述微型发声器100的尺寸,终端不需要进行隔磁设计,结构紧凑且节约空间,避免所述微型发声器100对其他零部件产生磁干扰。所述振动系统4包括振膜41、与所述振膜41连接的音圈42、与所述音圈42连接的弹性支架43以及贴附于所述弹性支架43的弹性件44,所述音圈42一端固定于所述振膜41,另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35。所述弹性支架43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音圈42远离所述振膜41的一侧。所述音圈42悬置于所述主磁钢32和所述副磁钢34间隔形成的磁间隙。所述弹性支架43和弹性件44用于防止所述音圈42在振动过程中产生偏移,采用此结构可以使所述微型发声器100的振动发声效果更好,发声品质更高。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微型发声器通过磁碗翻边设置隔磁机构以及上夹板翻边与磁碗翻边配合,隔磁结构设于微型发声器单体内,终端不需要进行隔磁设计,结构设计更紧凑节约空间,且隔磁效果好有效避免对其他零部件的磁干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发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声器还包括嵌设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盆架一体成型的上夹板,所述磁碗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所述上夹板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盆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上夹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磁碗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在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隔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发声器,包括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声器还包括嵌设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盆架一体成型的上夹板,所述磁碗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向所述上夹板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盆架包括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上夹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磁碗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在垂直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隔磁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岱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