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和自转旋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93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起落架和应用该起落架的自转旋翼机。该起落架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起落架包括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凸设有凸缘,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落架便于安装固定。

Landing gear and autspin rotor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nding gear and a rotary rotor aircraft using the landing gear. The landing gear is applied to a rotary rotor aircraft, the rotary rotor aircraft includes a fuselage, the landing gear includes a mounting part for mounting rollers,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to the mounting part and a fixing mechanism fixed to the fuselage, the fix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hole,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vex with a flang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end away from the mounting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rotating hole and extends into the fuselage. The flange is propped against the periphery of the hole wall near one end of the mounting part. The landing gea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asy to install and f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落架和自转旋翼机
本技术涉及自转旋翼机
,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和应用该起落架的自转旋翼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和连接于机身的起落架。其中,该起落架用于固定在机身上的部分通常设置成三角架形,由于自转旋翼机的机身前端底部的安装位置较小,而三角架形起落架需占据的空间较大,故,该三角架形的起落架不便于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起落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起落架,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起落架包括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凸设有凸缘,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可选地,所述机身开设有一安装过孔,所述固定机构容纳且固定于所述机身内,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安装过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内的固定组件和与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之间的第三管口,所述第三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以形成所述转动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管口和第一管口,并由所述第一管口显露出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第二管口的开口周缘。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管口固定连接的连接杆、间隔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内部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内的固定座和盖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盖合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盖合座之间形成一夹持过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夹持过孔,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过孔内。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和二相对设置的固定板,所述二固定板均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固定板,另一端沿所述连接杆的径向贯穿所述连接杆后,固定于另一固定板。可选地,所述三通管内还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端的外部凸设有第一凸边,所述第二垫圈的一端的外部凸设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均套设于转轴,且所述第一凸边抵持于所述第一管口的开口周缘,所述第二凸边夹设于所述第二管口的开口周缘和所述凸缘之间。可选地,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的端部还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延伸形成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连接孔。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一面向所述机身的安装面,所述转轴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且/或,所述自转旋翼机还包括滚轮和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滚轮的滚轴,所述安装部包括主体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两端的二夹臂,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二夹臂相对设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二夹臂之间,且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二夹臂。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自转旋翼机,包括上述的起落架。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固定机构固定于机身,转轴连接于安装部,转轴远离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固定机构上开设的转动孔,通过转动孔的孔壁对转轴在其径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定,也即,转轴被限位于转动孔内,并可于转动孔内转动;以及,通过转轴的凸缘抵持于转动孔靠近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自转旋翼机的机身一部分的重力通过固定机构传递至转轴、安装部及滚轮上,并由滚轮承载受力。因此,本技术的起落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转轴配合,其结构更加精简,安装固定更加简便,取代了传统的自转旋翼机采用三角架形的起落架的固定形式,解决了传统的起落架在自转旋翼机的机身前端底部的安装位置不足、安装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自转旋翼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自转旋翼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起落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起落架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出一种起落架100。一并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起落架100,应用于自转旋翼机200,自转旋翼机200包括机身210,起落架100包括用于安装滚轮220的安装部10、连接于安装部10的转轴20及固定于机身210的固定机构30,固定机构30开设有一转动孔301,转轴20的外壁凸设有凸缘201,转轴20远离安装部10的第一端21穿过转动孔301,并伸入机身210内,凸缘201抵持于转动孔301靠近安装部10的一端的孔壁周缘。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起落架100应用于自转旋翼机200的结构示意图,机身210内设有驾驶舱、驾驶舱内设有操纵机构等。固定机构30可固定安装于机身210的外部,也可固定安装于机身210的内部,或者部分固定安装于机身210的内部,其余部分露出机身210的外部,或其余部分固定安装于机身210的外部。固定机构30与机身210之间可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也可通过焊接等固定式连接。自转旋翼机200的操纵机构通过与转轴20连接以控制转轴20的转动,进一步通过转轴20控制滚轮220的转动,实现对自转旋翼机200的前进方向的控制。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固定机构30固定于机身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落架,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凸设有凸缘,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包括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凸设有凸缘,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开设有一安装过孔,所述固定机构容纳且固定于所述机身内,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安装过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内的固定组件和与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之间的第三管口,所述第三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以形成所述转动孔,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管口和第一管口,并由所述第一管口显露出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第二管口的开口周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三管口固定连接的连接杆、间隔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内部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身内的固定座和盖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盖合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盖合座之间形成一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欢陈世雄王仁宇谭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壹通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