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85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转向管柱调节机构不能消除第一凸轮块和第二凸轮块相碰撞的异响,影响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包括固定凸轮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凸轮配合的旋转凸轮,旋转凸轮的下表面具有若干齿部,固定凸轮的上表面具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凸台,凸台的一侧设有与齿部相对滑动的坡面,凸台的另一侧表面覆盖有防撞耳板,防撞耳板为弹性件,齿部能与防撞耳板相抵靠。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能大大降低凸轮撞击产生的异响,提高防异响效果且安装便捷性高。

A regulation and anti noise structure for steering pipe st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gulating and anti noise structure of a steering pipe st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teering pipe string regulating mechanism can not eliminate the abnormal sound caused by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first cam block and the second cam block, and affects the comfort. The adjusting anti-abnormal sound structure of the steering pipe string comprises a fixed cam and a rotating cam for matching the fixed cam.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cam has a number of teeth,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cam has a number of cams arranged in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A slope surface relative to the teeth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am, and the other side surface of the cam.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 collision ear plate, and the anti collision ear plate is an elastic part, and the tooth part can be offset against the collision prevention ear plate. The adjusting anti-abnormal sound structure of the steering pipe string can greatly reduce the abnormal sound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the cam, improve the anti-abnormal sound effect and have high installation conven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共享概念的兴起,不同人驾驶因高矮、驾驶习惯的不同及用户个体的差异及驾驶喜好对机械式调节管柱角度方向、轴线方向的需求增多,这两个方向的调节与管柱调节手柄有关,当调节手柄被拨动后,因为调节机构为金属的凸轮,短时的快速运动冲击,导致冲击异响,这种大响声会引起部分用户不舒服的感觉。授权公告号为CN20323727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支架、中支架、转向柱管、第一凸轮块、第二凸轮块、调节手柄、回位弹簧,所述中支架焊接在转向柱管上,回位弹簧安装于中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所述中支架、第一凸轮块、第二凸轮块通过调节螺钉及锁紧螺母与调节支架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凸轮块、第二凸轮块设置于调节手柄与调节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凸轮块、第二凸轮块均设有若干个由凹面、斜面、凸面连接而成的功能块,所述第一凸轮块、第二凸轮块的功能块相对设置;所述调节手柄与第一凸轮块连接;关键在于所述调节螺钉在第一凸轮块与锁紧螺母之间的位置处套有弹性构件。上述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一定程度防止调节异响,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消除第一凸轮块和第二凸轮块相碰撞的异响,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转向管柱的调节机构的防异响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包括固定凸轮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凸轮配合的旋转凸轮,所述旋转凸轮的下表面具有若干齿部,所述固定凸轮的上表面具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部相对滑动的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另一侧表面覆盖有防撞耳板,所述防撞耳板为弹性件,所述齿部能与该防撞耳板相抵靠。在对转向管柱节时操纵旋转凸轮相对固定凸轮转动,此时旋转凸轮与固定凸轮配合的齿部相对凸台一侧的坡面上下滑动,使旋转凸轮与固定凸轮之间的间隙变化,从实现对转向管柱的松开和锁紧控制。当操作旋转凸轮复位时,其齿部受弹力作用会沿坡面加速向下与凸台的侧面刚性碰撞,造成异响,通过在凸台的侧面覆盖具有弹性的防撞耳板,这样当旋转凸轮的齿部撞至凸台的侧面时,与防撞耳板弹性接触,大大降低异响,提高防异响效果。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固定凸轮的外围套设有支撑环,所述防撞耳板的外端与所述支撑环的相固连。通过在固定凸轮的外围套设与防撞耳板固连的支撑环,这样支撑环为防撞耳板提供安装支撑,避免防撞耳板使用过程中脱落,提高使用稳定性,且支撑环将防撞耳板整合,将支撑环套设在固定凸轮外围即可实现整体结构的装配,提高安装便捷性。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沿周向具有若干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板,所述凸板的内侧面与所述凸台的外侧面相贴靠,该凸板的侧边与所述防撞耳板相固连。通过在支撑环的上表面设置与防撞耳板固连的凸板,凸板能从另一维度对防撞耳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使凸板的内侧面与凸台的外侧面相贴靠,这样防撞耳板和凸板能与凸台同时贴靠定位,提高结构安装精度和便捷性。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固定凸轮的外围具有呈平面的切面,所述支撑环的内缘与所述切面相贴靠。通过在固定凸轮的外围设置呈平面的切面并使支撑环的内缘与切面贴靠配合,避免支撑环绕固定凸轮自转,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切面的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台阶部,所述支撑环的内缘与所述台阶部外表面相贴靠。通过在切面的中部设置向外凸起的台阶部并使支撑环的内缘与台阶部外表面贴靠配合,这样进一步增加支撑自转的阻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支撑环与防撞耳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支撑环与防撞耳板为一体成型,提升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且能减少装配工序。在上述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中,所述支撑环与防撞耳板为橡胶件或塑料件。橡胶件弹性好,防异响效果佳,塑料件工艺成熟,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通过在凸台的侧面覆盖具有弹性的防撞耳板,当旋转凸轮的齿部撞至凸台的侧面时,其能与防撞耳板弹性接触,大大降低异响,提高防异响效果。2、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通过在固定凸轮的外围套设与防撞耳板固连的支撑环,支撑环为防撞耳板提供安装支撑,避免防撞耳板使用过程中脱落,提高使用稳定性,且支撑环将防撞耳板整合,将支撑环套设在固定凸轮外围即可实现整体的装配,提高安装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固定凸轮与支撑环及防撞耳板装配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固定凸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定凸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支撑环与防撞耳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凸轮;11、凸台;12、坡面;13、切面;14、台阶部;2、旋转凸轮;21、齿部;3、防撞耳板;4、支撑环;41、凸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包括固定凸轮1和用于与固定凸轮1配合的旋转凸轮2,旋转凸轮2的下表面具有四个齿部21,固定凸轮1的上表面具有四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凸台11,凸台11的一侧设有与齿部21相对滑动的坡面12,凸台11的另一侧表面覆盖有防撞耳板3,防撞耳板3为橡胶件,橡胶件弹性好,防异响效果佳,齿部21能与该防撞耳板3相抵靠。在对转向管柱调节时操纵旋转凸轮2相对固定凸轮1转动,此时旋转凸轮2与固定凸轮1配合的齿部21相对凸台11一侧的坡面12上下滑动,使旋转凸轮2与固定凸轮1之间的间隙变化,从实现对转向管柱的松开和锁紧控制。当操作旋转凸轮2复位时,其齿部21受弹力作用会沿坡面12加速向下与凸台11的侧面刚性碰撞,造成异响,通过在凸台11的侧面覆盖具有弹性的防撞耳板3,这样当旋转凸轮2的齿部21撞至凸台11的侧面时,与防撞耳板3弹性接触,大大降低异响,提高防异响效果。进一步来讲,固定凸轮1的外围套设有支撑环4,防撞耳板3的外端与支撑环4的一体成型。提升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且能减少装配工序。通过在固定凸轮1的外围套设与防撞耳板3连接的支撑环4,这样支撑环4为防撞耳板3提供安装支撑,避免防撞耳板3使用过程中脱落,提高使用稳定性,且支撑环4将防撞耳板3整合,将支撑环4套设在固定凸轮1外围即可实现整体结构的装配,提高安装便捷性。作为优选,支撑环4的上表面沿周向具有若干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板41,凸板41的内侧面与凸台11的外侧面相贴靠,该凸板41的侧边与防撞耳板3相固连。通过在支撑环4的上表面设置与防撞耳板3固连的凸板41,凸板41能从另一维度对防撞耳板3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结构稳定性,使凸板41的内侧面与凸台11的外侧面相贴靠,这样防撞耳板3和凸板41能与凸台11同时贴靠定位,提高结构安装精度和便捷性。如图3、图4所示,固定凸轮1的外围两侧具有呈平面的切面13,支撑环4的内缘与切面13相贴靠。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包括固定凸轮(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凸轮(1)配合的旋转凸轮(2),所述旋转凸轮(2)的下表面具有若干齿部(21),所述固定凸轮(1)的上表面具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部(21)相对滑动的坡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的另一侧表面覆盖有防撞耳板(3),所述防撞耳板(3)为弹性件,所述齿部(21)能与该防撞耳板(3)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包括固定凸轮(1)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凸轮(1)配合的旋转凸轮(2),所述旋转凸轮(2)的下表面具有若干齿部(21),所述固定凸轮(1)的上表面具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部(21)相对滑动的坡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的另一侧表面覆盖有防撞耳板(3),所述防撞耳板(3)为弹性件,所述齿部(21)能与该防撞耳板(3)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轮(1)的外围套设有支撑环(4),所述防撞耳板(3)的外端与所述支撑环(4)的相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防异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的上表面沿周向具有若干向上延伸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