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宏坚专利>正文

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39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的喷水机构,有吸嘴、吸嘴挡板、吸嘴围板、滚轮、滚轮支架、吸筒、喷水咀。在吸嘴内、吸嘴挡板后、吸筒与吸嘴结合部位前安装有向下的喷出扇形雾状水珠的喷水咀,在吸筒下部安装有向吸筒内部喷出圆柱形水柱的喷水咀。喷水咀喷出的水成雾状水珠弥漫式扩散到气流中,充分亲和气流中夹带的灰尘、垃圾形成湿化的垃圾颗粒、垃圾团,不堵塞喷水咀孔,不堵塞吸筒,风机排出垃圾箱的气流洁净度高,不二次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路车喷水机构,尤其是一种扫吸 式扫路车吸嘴吸筒的喷水机构。
技术介绍
采用湿式控尘原理的扫吸式扫路车吸筒中一般都上下 对称安装有2-4只喷水咀,其中一组2只安装于吸筒的上 部,或有另一组2只安装于吸筒的下部,并采用能喷出雾状 水珠的喷水咀喷水控尘,但是由于通过吸筒的气流速度很 快,喷水咀喷出的雾状水珠进入吸筒后根本来不及扩散开就 迅速地被气流带动改变方向后被吸进了垃圾箱,水珠不能在 吸筒中充分扩散达到和气流中夹带的灰尘充分亲和的效果, 因此进入垃圾箱中的部分未能被水珠亲和的干燥灰尘被排 风的气流又夹带出了垃圾箱引起清扫作业过程中的喷灰、扬 尘现象;而进入吸筒中的尘土、垃圾在地面上被扫刷的过程 中受到刷盘上或车架上喷水咀不均匀的喷水湿化,使得部分 湿化不均匀的尘土、垃圾粘性大容易在进入吸筒后粘结在吸 筒壁上堵塞喷水咀孔,甚至逐渐堵塞吸筒,导致吸筒中喷水 -->咀孔喷不出水则扫路车喷灰扬尘加大,或可能导致扫路车吸 筒堵塞使吸筒通过的气流减小,则扫路车作业就扫吸不干净 路面,使得操作工需要经常地疏通吸筒、疏导喷水咀孔,增 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510032002公开了一 种道路清扫车吸嘴防泥土堵塞喷水装置,该装置包括环形喷 管、水管接头和喷孔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环形喷管内环 壁开设有二个以上的喷孔,喷管维护装置设置于每个喷孔对 应的环形喷管外环壁朝上位置;在该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有这 样的表述:贴进流道内壁的部分较干燥,由于干燥的尘土黏 性很小,不会出现泥土堵塞吸嘴吸风管流道的故障。该专利 申请方案中通过流道内壁的部分干燥尘土进入垃圾箱后由 排风带出垃圾箱外容易形成作业过程中的喷灰扬尘,不能有 效地通过喷水来实现湿式控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湿式控 尘的扫吸式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能 使喷进吸嘴吸筒的水在气流带动下形成雾状水珠弥漫扩散 的效果,雾状水珠充分地和气流夹带的尘土、垃圾亲和,使 得微粒灰尘在和水珠的亲和中形成湿化的垃圾颗粒、垃圾 团,进入垃圾箱后垃圾颗粒、垃圾团重力沉降,较好地实现 了湿式控尘的效果,提高了排出垃圾箱外气流的洁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扫路车路嘴吸筒的喷水机构,包括有喷水管路、吸 嘴2、吸嘴挡板1、吸嘴围板3、滚轮5、滚轮支架4、吸筒 6;在吸嘴2内、吸嘴挡板1后、吸筒6与吸嘴2结合部位 前匀称安装有1-3个向下喷水的喷水咀8。 所述吸筒6下部对称安装有1-5个向吸筒6内喷水的 喷咀7。 所述吸嘴2内安装的喷水咀8为2个。 所述吸筒6下部对称安装的向吸筒6内喷水的喷水咀7 为3-4个。 所述喷水咀8安装在紧挨着吸嘴挡板1后。 所述吸嘴2内向下的喷水咀8与吸嘴挡板1安装的夹角 为15°-60°。 所述吸嘴2内安装的喷水咀8为喷出扇形雾状水珠的喷 水孔结构。 所述吸筒6下部安装的喷水咀7为喷出圆柱状水柱的喷 水孔结构,通过喷水的圆孔孔径为Φ0.5mm-Φ2mm。 所述喷水咀7通过喷水的喷水孔圆孔孔径在Φ1mm-Φ 1.5mm之间。 所述喷水咀7分成两组分别由独立的开关控制。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喷进吸嘴2和吸筒6的水形成雾状水珠弥漫式扩散,充 -->分地和气流中夹带的灰尘微粒、垃圾亲和形成垃圾颗粒、垃 圾团;充分、均匀湿化的垃圾颗粒、垃圾团不粘结在吸筒6 壁上、不堵塞喷水咀8孔、不堵塞喷水咀7孔、不堵塞吸筒 6,随气流被吸入垃圾箱经过重力沉降通过滤网后,排出垃 圾箱的气体洁净度高、不喷灰、不扬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湿式控尘的扫吸式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构,包括 有喷水管路、吸嘴2、吸嘴挡板1、吸嘴围板3、滚轮5、滚 轮支架4、吸筒6。3只或4只滚轮5安装在滚轮支架4上, 吸嘴2安装在滚轮支架4上依托滚轮支架4、滚轮5支撑, 吸筒6安装在吸嘴2上部中间偏后位置,吸筒6联通垃圾箱 和吸嘴2的内腔,吸嘴挡板1由硅胶板或橡胶夹纤维材料制 作并安装在吸嘴2口前,吸嘴围板3安装在吸嘴2左、后、 右下方,吸嘴围板3和吸嘴挡板1围合成吸嘴2的内腔。有 的扫路车吸嘴没有安装滚轮或安装有两只滚轮。 在吸嘴2内、紧挨着吸嘴挡板1后、吸筒6与吸嘴2联 接部位前匀称安装有向下开口的1-3只喷水咀8,最好安装 -->2只喷水水咀8,吸嘴2内安装的喷水咀8为扇形喷水孔结 构,喷出的水成扇形雾状水珠向下扩散,向下开口的喷水咀 8与吸嘴挡板1安装的夹角为15°-60°;在吸筒6与吸嘴 2联接的吸筒6下部对称安装有向吸筒6内开口的1-5只喷 水咀7,最好是安装3-4只喷水咀7,安装在吸筒6下部的 喷水咀7为圆形喷水孔结构,圆形孔喷水孔的孔径在Φ 0.5mm-Φ2mm之间,圆形孔喷水孔的孔径最好在Φ1mm- Φ1.5mm之间,喷水咀7喷出的水为圆柱形向吸筒内中间喷射, 喷水咀8、喷水咀7通过喷水管路与扫路车的喷水系统联接。 扫吸式扫路车在作业时,气流夹带灰尘、垃圾从吸嘴挡 板1下方进入吸嘴2内腔、然后又被吸进吸筒6、再被吸入 垃圾箱;气流贴地成扁平状夹带灰尘、垃圾从吸嘴挡板1下 方进入吸嘴2,然后成圆柱状进入吸筒6、从吸筒6出口出 来后扩散开进入垃圾箱,夹带灰尘、垃圾的气流在流动中有 层流、湍流、紊流、扩散等多种形态交替、交织着;受气流 的推动吸嘴挡板1的下端向吸嘴2内腔弯曲,安装喷水咀8 与吸嘴挡板1有15°-60°的夹角避免了喷水喷射到吸嘴挡 板1上;吸嘴2内的喷水咀8各自喷出成扇形而后又连结成 帘状的雾状水珠进入吸嘴挡板1下方流过的气流中,水珠在 气流中形成弥漫式扩散的效果、充分地亲和灰尘微粒和垃 圾;吸筒6中喷水咀7喷出的水柱穿透力强,在钻进吸筒6 中高速流动的气流时,逐渐被高速气流击碎成雾状水珠在吸 -->筒6中弥漫扩散与吸筒6中气流夹带的灰尘微粒、垃圾进一 步亲和;气流夹带灰尘微粒、垃圾在从吸嘴挡板1下方成扁 平状流动到进入吸筒6中成圆柱状流动的扰动过程中增加了 雾状水珠亲和灰尘微粒、垃圾的机会;气流夹带灰尘微粒、 垃圾从吸筒6中向垃圾箱内扩散时也有利于雾状水珠与灰尘 微粒、垃圾进一步的亲和。充分、均匀湿化的垃圾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的喷水机构,包括有喷水管路、吸嘴(2)、吸嘴挡板(1)、吸嘴围板(3)、滚轮(5)、滚轮支架(4)、吸筒(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嘴(2)内、吸嘴挡板(1)后、吸筒(6)与吸嘴(2)结合部位前匀称安装有1-3个向下喷水的喷水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的喷水机构,包括有喷水管路、 吸嘴(2)、吸嘴挡板(1)、吸嘴围板(3)、滚轮(5)、滚轮 支架(4)、吸筒(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嘴(2)内、 吸嘴挡板(1)后、吸筒(6)与吸嘴(2)结合部位前匀称 安装有1-3个向下喷水的喷水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 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筒(6)下部对称安装有1-5个 向吸筒(6)内喷水的喷水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 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嘴(2)内安装的喷水咀(8)为 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喷水机 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筒(6)下部对称安装的向吸筒 (6)内喷水的喷水咀(7)为3-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扫路车吸嘴吸筒喷 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咀(8)安装在紧挨着吸嘴 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贵
申请(专利权)人:赵宏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