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38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竖直侧壁上设有调节槽及调节槽一侧的第一转轴孔,调节槽的内部套接有螺栓,工作台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相对应的调节块,第一转轴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伸出工作台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第一转轴伸入工作台内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圆盘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偏心块,偏心块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呈扇形均匀分布的驱动齿,工作台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剖切机构、导向座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和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An efficient bamboo chopper for bamboo chopsticks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bamboo cutting machine for bamboo chopsticks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table, a regulating groove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hole on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side wall of the working table, a bolt is sleeved in the regulating groove, and a regulating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regulating groove is connect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working table through a bolt thread. A rotating shaft hole is rotated through a bearing to connect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extends out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worktable and is fixed with a disc.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extends into the inner end of the worktabl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motor through a coupling. An eccentric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disc far from the worktable, and the eccentric block is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rod through a sliding groove. The top of the moving rod is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teeth which are fan-shaped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table is fixed successively from left to right with a cutting mechanism, a guide seat and a fix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failure rate and hidden safety hazard, and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
本技术涉及竹筷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
技术介绍
在一根毛竹加工成竹筷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毛竹锯成多段竹竿,再将竹竿剖片,然后去节加工成竹丝,再用竹丝去制成竹筷。竹竿在剖片的时候,需要用到剖竹机,一般的剖竹机包括推动机构和剖切机构,在剖竹机工作时,需要作业员将竹竿一端的中部对准剖切机构的中部,然后双手扶住竹竿,再利用推动机构将竹竿向剖切机构挤压,使竹竿被剖切多个竹片,加工过程中竹竿对准剖切机构较为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在作业员双手扶竹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一般剖片机的推动机构采用的是链条传动,链条的刚性不足,经常会损坏,故障频发,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剖片机工作效率低、具有安全隐患且故障率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中空的箱体,所述工作台的一侧竖直侧壁上设有调节槽及调节槽一侧的第一转轴孔,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工作台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相对应的调节块,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伸出工作台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第一转轴伸入工作台内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圆盘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呈扇形均匀分布的驱动齿;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剖切机构、导向座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所述套管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底部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从动齿,多个所述从动齿均与驱动杆上的驱动齿相对应,所述推动杆靠近导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优选的,所述剖切机构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侧倾斜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连接有环形刀架,所述环形刀架的内部通过多个装刀槽安装有多个切刀,多个所述切刀远离环形刀架的一端共同套接有顶节块,所述顶节块上设有多个与切刀相对应的装刀槽,所述环形刀架和顶节块远离导向座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优选的,所述推动块靠近导向座的一侧焊接有三根导向杆。优选的,所述导向座的上表面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靠近环形刀架的一侧开设有避位槽,所述调节块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调节块的斜面凸出避位槽,且与圆弧槽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通过在工作台的内部设置调节块,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在调节槽内调整调节块的位置,从而调整调节块伸出避位槽的高度,以此来适应不同直径的竹竿,再利用推动块上的导向杆向剖切机构推动竹竿,在推动过程中,调节块使竹竿的轴心逐渐与抬升至与推动块和环形刀架的轴心在一样的高度,即可以利用导向杆和调节块自动调整竹竿轴心高度,避免剖切后各竹片大小不一,减轻了作业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调高了工作效率。2、该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通过利用驱动杆和推动杆及驱动齿和从动齿,可以将推动机构的传动方式由链条传动改成刚性传动,使传动方式更可靠,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3、该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通过在环形刀架和顶节块上设置装刀槽,及在环形刀架和顶节块上螺纹连接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以将切片固定在环形刀架和顶节块上,使环形刀架上的切片数量和位置变得可调,使剖片机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竹竿。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和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的剖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的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的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调节槽、3调节块、4第一转轴、5圆盘、6偏心块、7滑槽、8驱动杆、9第二转轴、10驱动齿、11导向座、12固定板、13套管、14推动杆、15从动齿、16推动块、17固定基座、18螺纹孔、19环形刀架、20切刀、21顶节块、22第一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24导向杆、25圆弧槽、26避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6,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为中空的箱体,工作台1的一侧竖直侧壁上设有调节槽2及调节槽2一侧的第一转轴孔,调节槽2的内部套接有螺栓,工作台1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2相对应的调节块3,第一转轴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伸出工作台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第一转轴4伸入工作台1内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圆盘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偏心块6,偏心块6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有驱动杆8,驱动杆8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9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驱动杆8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呈扇形均匀分布的驱动齿10,旋转电机启动后,带动圆盘5旋转,从而使偏心块6在滑槽7内带动驱动杆8绕第二转轴9做摇摆运动;工作台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剖切机构、导向座11和固定板12,固定板12靠近圆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3,两个套管13位于同一高度,两个套管13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推动杆14,推动杆14的底部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从动齿15,多个从动齿15均与驱动杆8上的驱动齿10相对应,可以摇摆运动的驱动杆8利用驱动齿10和从动齿15带动推动杆14在套管13内做往复的直线运动,推动杆14靠近导向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6。剖切机构包括固定基座17,固定基座17的两侧倾斜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8,固定基座17通过螺栓和螺纹孔18固定在工作台1上,固定基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刀架19,环形刀架19的内部通过多个装刀槽安装有多个切刀20,多个切刀20远离环形刀架19的一端共同套接有顶节块21,顶节块21可以将竹节顶破,顶节块21上设有多个与切刀20相对应的装刀槽,环形刀架19和顶节块21远离导向座11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2和第二固定环23,可以将切刀20固定在环形刀架1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为中空的箱体,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竖直侧壁上设有调节槽(2)及调节槽(2)一侧的第一转轴孔,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2)相对应的调节块(3),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伸出工作台(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所述第一转轴(4)伸入工作台(1)内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圆盘(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偏心块(6),所述偏心块(6)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有驱动杆(8),所述驱动杆(8)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9)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8)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呈扇形均匀分布的驱动齿(10);所述工作台(1) 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剖切机构、导向座(11)和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靠近圆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3),两个所述套管(13)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所述套管(13)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的底部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从动齿(15),多个所述从动齿(15)均与驱动杆(8)上的驱动齿(10)相对应,所述推动杆(14)靠近导向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筷加工用高效剖竹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为中空的箱体,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竖直侧壁上设有调节槽(2)及调节槽(2)一侧的第一转轴孔,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与调节槽(2)相对应的调节块(3),所述第一转轴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伸出工作台(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所述第一转轴(4)伸入工作台(1)内部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圆盘(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偏心块(6),所述偏心块(6)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有驱动杆(8),所述驱动杆(8)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9)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8)的顶端固定设有多个呈扇形均匀分布的驱动齿(10);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剖切机构、导向座(11)和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靠近圆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管(13),两个所述套管(13)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所述套管(13)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推动杆(14),所述推动杆(14)的底部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从动齿(15),多个所述从动齿(15)均与驱动杆(8)上的驱动齿(10)相对应,所述推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运辉张东成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志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