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5296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轨道、举升机构、运输车和卷扬机,运输轨道包括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纵向双轨轨道与横向双轨轨道的中部交叉固定设置并形成T型结构;运输车包括车架,在车架的两侧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位于运输轨道上并沿运输轨道移动;在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设置有举升机构,举升机构用于举升车架并使万向轮脱离运输轨道;卷扬机用于牵引运输车在运输轨道上移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烟囱两个排烟内筒的提升、对口、安装交替作业,避免了人工及机械的不必要的浪费,大大缩短了工期,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跟随工程重复多次利用。

A rail transport system for chimney exhausting inner cylinder se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himney smoke exhaust inner tube section rail transpor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ransport track, a lifting mechanism, a transport vehicle and a winch. The transport track comprises a transverse two-track track and a longitudinal two-track track, and the longitudinal two-track and the transverse two-track are fixed at the middle of the cross and form a T-type structure. A universal wheel is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nd the universal wheel is located on the transport track and moves along the transport track; a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dual-track and the longitudinal dual-track,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lift the frame and disengage the universal wheel from the transport track; and a winch is used to move the traction transport vehicle on the transport track. The invention can make the lifting, aligning and installing of the two smoke exhaust inner cylinders of a chimney alternately, avoid unnecessary waste of labor and machinery, great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e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Meanwhile,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repeatedly and repeatedly after the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烟囱排烟内筒安装工程中,需要把高大直径的排烟内筒筒节从烟囱外部运输到烟囱内部排烟内筒筒身设计的中心位置,对于双筒的排烟内筒安装,现有的施工方法是固定安装排烟内筒筒节运输轨道在第一个排烟内筒筒节的运输路线上,排烟内筒筒节运输仅能是直线运输,待第一个排烟内筒安装完成后,拆除第一个排烟内筒筒节运输轨道,把其固定安装在第二个排烟内筒筒节的运输路线上,再进行第二个排烟内筒筒节的安装,安装效率低,人工费、机械费用高,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轨道、举升机构、运输车和卷扬机,所述运输轨道包括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所述纵向双轨轨道与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中部交叉固定设置并形成T型结构;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举升所述车架并使所述万向轮脱离所述运输轨道;所述卷扬机用于牵引所述运输车在所述运输轨道上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车架上用于放置内筒筒节,运输车位于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时,举升机构将运输车举升并使其脱离运输轨道,并将运输车更换轨道即更换移动方向。进一步为: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规格相同且均包括槽钢和圆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上,所述圆钢固设在所述槽钢的中心位置;所述万向轮中设置的滚轮为凹槽轮,所述圆钢位于所述凹槽轮的轮槽内。进一步为:所述槽钢两端均设有限位板。进一步为:所述万向轮包括固定座和旋转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进一步为:在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固设有上定位台,在所述旋转座的上部固设有下定位台,所述转轴固设在所述下定位台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上定位台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上定位台转动配合。进一步为:贯穿所述上定位台和下定位台设置有定位销。进一步为:所述举升机构为若干个液压千斤顶,当所述运输车位于所述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时,所述液压千斤顶分布在所述车架两侧的正下方。进一步为: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槽钢为第一槽钢,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圆钢为第一圆钢;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槽钢为第二槽钢,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圆钢为第二圆钢;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相通且两者的槽底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第一圆钢轴线和第二圆钢轴线的交叉点设有过渡块,所述过渡块的上部为半球型,所述半球形的结构与所述圆钢的直径相同,所述过渡块的下部与所述槽钢槽底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渡块与所述第一圆钢之间及所述第二圆钢之间均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使所述滚轮的凹槽壁通过。进一步为: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槽钢为第一槽钢,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圆钢为第一圆钢;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槽钢为第二槽钢,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圆钢为第二圆钢;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相通且两者的槽底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设所述第一圆钢和第二圆钢交叉点为A点,在所述第一圆钢上靠近A点两侧的位置及在所述第二圆钢上靠近A点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用于使所述滚轮的凹槽壁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烟囱两个排烟内筒的提升、对口、安装交替作业,避免了人工及机械的不必要的浪费,大大缩短了工期,操作方便快捷。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跟随工程重复多次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烟囱内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万向轮与运输轨道的装配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的运输轨道交叉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的运输轨道交叉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的运输轨道交叉点处第一圆钢和第二圆钢的侧视结构图。图中,11、烟囱;12、筒节;2、运输车;21、车架;22、万向轮;221、固定座;2211、上定位台;222、旋转座;2221、下定位台;223、定位销;224、滚轮;3、运输轨道;301、槽钢;302、圆钢;303、过渡块;304、沟槽;31、横向双轨轨道;311、第一槽钢;312、第一圆钢;32、纵向双轨轨道;321、第二槽钢;322、第二圆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话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轨道3、举升机构、运输车2和卷扬机,所述运输轨道3包括横向双轨轨道31和纵向双轨轨道32,所述纵向双轨轨道32与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的中部交叉固定设置并形成T型结构;所述运输车2包括车架21,在所述车架21的两侧安装有万向轮224,所述万向轮224位于所述运输轨道3上并沿所述运输轨道3移动;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和纵向双轨轨道32的交叉处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举升所述车架21并使所述万向轮22脱离所述运输轨道3;所述卷扬机用于牵引所述运输车2在所述运输轨道3上移动。其中,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和纵向双轨轨道32的规格相同且均包括槽钢301和圆钢302,所述槽钢301的开口朝上,所述圆钢302固设在所述槽钢301的中心位置;结合图3,所述万向轮22中设置的滚轮224为凹槽轮,所述圆钢302位于所述凹槽轮的轮槽内;所述万向轮22还包括固定座221和旋转座222,所述固定座221与所述车架2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222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21转动配合,所述滚轮224安装在所述旋转座222上;在所述固定座221的下部固设有上定位台2211,在所述旋转座222的上部固设有下定位台2221,所述转轴固设在所述下定位台222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上定位台2211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上定位台2211转动配合;贯穿所述上定位台2211和下定位台2221设置有定位销223;所述举升机构为若干个液压千斤顶,当所述运输车2位于所述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和纵向双轨轨道32的交叉处时,所述液压千斤顶分布在所述车架21两侧的正下方;具体的,所述车架21为方框结构架体,所述液压千斤顶分布在所述车架21的四个角处;所述卷扬机靠近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且位于所述纵向双轨轨道32的轴线上,所述卷扬机设置有牵引绳,并在牵引绳上设置有卡扣,施工时,牵引绳卡扣与运输车2相连,从运输车2的前进方向拉动运输车2移动;所述槽钢301两端均设有限位板。如图4所示,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的槽钢为第一槽钢311,设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的圆钢为第一圆钢312;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槽钢为第二槽钢321,设所述纵向双轨轨道的圆钢为第二圆钢322;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31和纵向双轨轨道32的交叉处,所述第一槽钢311和第二槽钢321相通且两者的槽底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第一圆钢312轴线和第二圆钢322轴线的交叉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轨道、举升机构、运输车和卷扬机,所述运输轨道包括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所述纵向双轨轨道与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中部交叉固定设置并形成T型结构;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举升所述车架并使所述万向轮脱离所述运输轨道;所述卷扬机用于牵引所述运输车在所述运输轨道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轨道、举升机构、运输车和卷扬机,所述运输轨道包括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所述纵向双轨轨道与所述横向双轨轨道的中部交叉固定设置并形成T型结构;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所述运输轨道移动;在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交叉处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举升所述车架并使所述万向轮脱离所述运输轨道;所述卷扬机用于牵引所述运输车在所述运输轨道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双轨轨道和纵向双轨轨道的规格相同且均包括槽钢和圆钢,所述槽钢的开口朝上,所述圆钢固设在所述槽钢的中心位置;所述万向轮中设置的滚轮为凹槽轮,所述圆钢位于所述凹槽轮的轮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两端均设有限位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包括固定座和旋转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固设有上定位台,在所述旋转座的上部固设有下定位台,所述转轴固设在所述下定位台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上定位台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上定位台转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囱排烟内筒筒节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超苏群山苑文明赵晓楠徐朝阳要卫朋崔增强杨寿玉赵运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