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54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胶合板热压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模板坯逐一输送至罗列装置上,由刷胶装置对各模板坯进行刷胶,然后由热压装置将各层模板坯压合在一起形成胶合板。并且各抵顶轮可对各水平承载条的运动进行平稳顺畅的导向和支撑。而且倾斜且逐级排列的各下端台阶可与逐层罗列的模板坯高度相适应,且可使各承托部及时反弹而不会刮蹭到下方的模板坯和下热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合板热压机,其可对模板坯进行顺畅且稳定的罗列、刷胶和一次热压成型,效率高、实用性强的胶合板热压机。

A plywood hot pr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ywood hot press, in the actual working process, the template blanks are transported one by one to the list device, and each template blank is brushed by the brushing device, and then the various layer template blank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the hot pressing device to form a plywood. And each top wheel can smoothly and smoothly guide and support the movement of the horizontal bearing bars. And the inclined and step-by-step arrangement of the lower end steps can be in line with the height of the stencil blanks arranged layer by layer, and can make the supporting parts rebound in time without scraping the stencil blank and the lower hot-pressed plat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lywood hot pressing machin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mooth and stable listing, brushing glue and one-time hot pressing molding of the template blank, and has high efficiency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板热压机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618126.3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618126.3,申请日为2018年06月15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上置式热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合板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合板热压机。
技术介绍
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先将各层模板坯涂上黏胶,用预压机进行预压初步定型后,再使用热压机对涂有黏胶的模板坯进行热压复合。由于热压机设备层数较多,涂有黏胶的模板坯进入压机热板后需快速加压复合。传统的工艺是由人工一片一片送入压机热板中,这样操作要求工人动作非常快,劳动强度大,并且稍有延迟都会导致头几片模板坯干胶,严重影响合格率。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模板坯进行顺畅且稳定的罗列、刷胶和一次热压成型,效率高、实用性强的胶合板热压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装置,和对模板坯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热压装置包括处于下方的下热压板,处于下热压板正上方的上热压板,和驱动上热压板升降的热压升降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装置,和对模板坯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热压装置包括处于下方的下热压板,处于下热压板正上方的上热压板,和驱动上热压板升降的热压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下热压板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竖向侧面、第二竖向侧面、第三竖向侧面和第四竖向侧面;所述罗列装置包括分处所述下热压板两侧的第一罗列部和第二罗列部;所述第一罗列部与所述第一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罗列部与所述第三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一罗列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链条输送部件,多个上下排列设于第一链条输送部件上的第一水平承载条,对各第一水平承载条进行抵顶的第一抵顶板,和驱动第一链条输送部件运转的第一链条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板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装置,和对模板坯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热压装置包括处于下方的下热压板,处于下热压板正上方的上热压板,和驱动上热压板升降的热压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下热压板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竖向侧面、第二竖向侧面、第三竖向侧面和第四竖向侧面;所述罗列装置包括分处所述下热压板两侧的第一罗列部和第二罗列部;所述第一罗列部与所述第一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罗列部与所述第三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一罗列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链条输送部件,多个上下排列设于第一链条输送部件上的第一水平承载条,对各第一水平承载条进行抵顶的第一抵顶板,和驱动第一链条输送部件运转的第一链条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链条输送部件包括处于上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处于下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连接于第一上链轮和第一下链轮之间的第一罗列链条,连接于第二上链轮和第二下链轮之间的第二罗列链条,承载第一上链轮和第二上链轮的第一上传动轴,以及承载第一下链轮和第二下链轮的第一下传动轴;所述第一上传动轴和第一下传动轴相平行且均与所述第一竖向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罗列链条与所述第二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二罗列链条与所述第四竖向侧面相对应;所述第一罗列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的第一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链条单体;所述第二罗列链条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的第三链条单体,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四链条单体;所述第一罗列链条和第二罗列链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二链条单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链条单体和第四链条单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连接于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三链条单体之间,所述第一抵顶板处于所述第二间隙中;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第一链条单体和第三链条单体之间的第一承载板条,以及与第一承载板条平行的第一承托板条;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具有处于两端的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的第一罗列侧面,以及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反向侧面;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罗列侧面的第一条形槽,以及连通第一条形槽和所述第一反向侧面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条形槽沿所述第一承载板条延伸并贯穿至两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分处所述第一承载板条的中点两侧,所述第一滑孔比第二滑孔更靠近所述第二竖向侧面,且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至所述第一承载板条中点的距离相等;各所述第一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二竖向侧面所在的平面;各所述第二滑孔由上至下相错开设置,且各所述第二滑孔由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第四竖向侧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承托板条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的第一承托部,对应贯穿所述第一滑孔的第一滑杆,和对应贯穿所述第二滑孔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承托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一承托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并直接承载模板坯的第一薄板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条形槽内的第一厚板部;所述第一厚板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薄板部的厚度,所述第一薄板部的上表面和第一厚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上抵顶台阶;所述第一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一抵顶板上的第一抵顶轮,所述第一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相平行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滑杆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一反向侧面之间的第一压簧,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轮承载板;所述第二滑杆的外端设有抵顶于所述第一抵顶板上的第二抵顶轮,所述第二抵顶轮具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槽相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滑杆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套有张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和第一反向侧面之间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两个承载于所述第二转轴两端的第二轮承载板;所述第一抵顶板的下端高于所述下热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抵顶板的下端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一滑孔相对应的第一台阶组,和与各所述第二滑孔相对应的第二台阶组;所述第一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一滑孔正下方的第一下端台阶,各所述第一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二竖向侧面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一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台阶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处于各所述第二滑孔正下方的第二下端台阶,各所述第二下端台阶由上至下逐渐朝所述第四竖向侧面方向倾斜排列,相邻所述第二下端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与模板坯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抵顶板包括处于下部的第一板主体部,和处于上部的第一延伸板部;所述第一板主体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的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主体抵顶竖向反面;所述第一延伸板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罗列部的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所述第一竖向侧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所在平面至第一竖向侧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与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过渡台阶,所述第一过渡台阶具有由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至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一过渡斜面;所述第一延伸板部的上端具有由所述第一主体抵顶竖向反面至所述第一延伸抵顶竖向侧面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二过渡斜面;所述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均与所述第二过渡下面相对应;所述第一板主体部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至最下方的第一水平承载条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罗列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链条输送部件,多个上下排列设于第二链条输送部件上并与各所述第一水平承载条一一对应的第二水平承载条,对各第二水平承载条进行抵顶的第二抵顶板,和驱动第二链条输送部件运转的第二链条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链条输送部件包括处于上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三上链轮和第四上链轮,处于下方且同轴设置的第三下链轮和第四下链轮,连接于第三上链轮和第三下链轮之间的第三罗列链条,连接于第四上链轮和第四下链轮之间的第四罗列链条,承载第三上链轮和第四上链轮的第二上传动轴,以及承载第三下链轮和第四下链轮的第二下传动轴;所述第二上传动轴和第二下传动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兵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鑫华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