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189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包括水井,水井的内侧底部设有抽吸泵,抽吸泵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水井顶端的抽吸水管,抽吸水管的顶端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顶端设有管道一,三通阀的一侧设有管道二,管道二的一端设有位于水井一侧的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与管道二相连接的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下方设有位于过滤箱内侧底部的净水器,净水器远离水井的一侧设有贯穿于过滤箱的管道三。有益效果:通过光伏板一和光伏板二的作用,将热能储存来改变蓄热水箱的温度,通过电热丝和加热器的设置,来控制水管道内的水温,使得通过多重角度实现供热,不仅节约了电能,还降低了热能的流失,保护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蓄热即是通过电能来实现供暖的方式,而地热则是通过对水加热实现供暖的方式。申请人经过查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216870公开了一种多能源转换控制系统,其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太阳能一地热能一燃气能耦合系统,所述的太阳能一地热能一燃气能耦合系统包括一个三通电磁阀,所述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和三通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及燃气炉构建在一起,实现了太阳能、地热能、燃气能三者之间的耦合利用,不仅具有各自特有经济、环保的特性,而且可取长补短、合理补给;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根据环境温度进行智能转换控制,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效果,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131544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的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集热循环水泵、板式换热器和换热循环水泵;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埋管系统、地源侧循环水泵、末端设备和供热循环水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第九电动阀和温感器。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的供暖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为末端设备供暖,以地源热泵机组为主,太阳能集热系统为辅,优先使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供热,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减低能源消耗。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561890涉及一种高利用率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系统。目前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系统的做法主要是将太阳能回灌或将太阳能作为调峰热源使用,未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该技术由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组成,两系统之间设置有太阳能第二换热器和电动六通换向阀;太阳能集热系统中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第一换热器及太阳能贮热水箱;地源热泵系统中设置有地源热泵机组、地源端分水器和地源端集水器与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机组的地源端分别接入地埋管换热器和电动六通换向阀。该技术可多模式、多功能运行,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系统稳定可靠,提取低温太阳能热水热量时,可提高热泵机组蒸发温度,增大机组制热系数,提高机组性能。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709547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热补偿平衡的可持续供暖、供冷系统,蒸发器的出水口连通到地埋分水器,地埋集水器连通到第一三通阀的进水口,第一三通阀的两个出水阀分别连通到板式换热器低温端的进水口和蒸发器的进水口;板式换热器低温端的出水口连通到第二三通阀的进水口,第二三通阀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到蒸发器的进水口和室内分水器;室内集水器连通到主机本体的进水口,主机本体的出水口连通到第三三通阀的进水口,第三三通阀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到室内分水器和板式换热器低温端的进水口。该技术能够实现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以及对供热的辅助加热,利用效率高;能够实现地源热泵的热补偿平衡,能够防止热泵运行效率和工况逐年衰减和恶化。然而,目前的电蓄热和地热是单独工作来实现供热,但在这样供热过程中,供热效率比较差,同时电能消耗严重,热能流失的速度快,不具有节能的作用,同时容易堵塞水管,投入资金比较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包括水井,所述水井的内侧底部设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水井顶端的抽吸水管,所述抽吸水管的顶端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顶端设有管道一,所述三通阀的一侧设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水井一侧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与所述管道二相连接的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过滤箱内侧底部的净水器,所述净水器远离所述水井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过滤箱的管道三,所述管道三的一侧设有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的顶端中部设有旋转电机和位于所述旋转电机一侧的温度计,所述旋转电机位于所述过滤箱和所述温度计之间,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于所述加热水箱顶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套设有搅拌扇叶,所述加热水箱的外部底端设有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远离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有管道四、管道五和管道七,所述管道五位于所述管道四和所述管道七之间,所述管道四和所述管道五的一端设有换热水箱,所述管道一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换热水箱的顶端,且所述换热水箱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一一侧的管道六,所述换热水箱远离所述加热水箱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管道六下方的管道八,所述管道八的顶端设有出水阀门,其中一个所述管道八的一端设有供热机构,其中另一个所述管道八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供热机构下方的生活用水模块,所述管道六的底端设有远离所述换热水箱且位于所述生活用水模块一侧的蓄热水箱,所述蓄热水箱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六一侧的蓄热水管,所述蓄热水箱靠近所述生活用水模块的一侧与所述管道七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管道一、所述管道二、所述管道三、所述管道四、所述管道五、所述管道六、所述管道七、所述管道八和所述蓄热管上均设有循环水泵,所述蓄热水管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箱一侧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管一端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一侧设有水池,所述固定箱的顶端中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避雷针,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光伏板一和光伏板二,所述光伏板一和所述光伏板二的底端中部设有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支撑杆,其中,所述供热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底端设有供热板,所述供热板的顶端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供热板内穿插有水管道,所述水管道内穿插有电热丝,所述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八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热丝远离所述管道八的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筒一,所述套筒一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中部设有穿插于所述套筒一内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缓冲板顶端的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一的底端内侧设有挡板环,所述挡板环为同心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环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弹性介质一。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套筒一内部的弹性介质二。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均设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的一侧均设有保温板。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八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水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管道和所述电热丝均为S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抽吸泵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旋转扇叶,所述旋转扇叶为螺旋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一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二分别与所述光伏板一和所述光伏板二的底端中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器,使得对管道二内的水进行第一步过滤,通过第二过滤器的设置,对第一过滤器输出的水进行第二步过滤,具有双重过滤的功能,有效的减少了水中的杂质;通过净水器的设置,使得水得到净化,有效的为后续工作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井(1),所述水井(1)的内侧底部设有抽吸泵(2),所述抽吸泵(2)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水井(1)顶端的抽吸水管(3),所述抽吸水管(3)的顶端设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的顶端设有管道一(5),所述三通阀(6)的一侧设有管道二(4),所述管道二(4)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水井(1)一侧的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内设有与所述管道二(4)相连接的第一过滤器(8),所述第一过滤器(8)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器(9),所述第二过滤器(9)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过滤箱(7)内侧底部的净水器(10),所述净水器(10)远离所述水井(1)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过滤箱(7)的管道三(11),所述管道三(11)的一侧设有加热水箱(12),所述加热水箱(12)的顶端中部设有旋转电机(14)和位于所述旋转电机(14)一侧的温度计(17),所述旋转电机(14)位于所述过滤箱(7)和所述温度计(17)之间,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贯穿于所述加热水箱(12)顶部的搅拌轴(15),所述搅拌轴(15)上套设有搅拌扇叶(16),所述加热水箱(12)的外部底端设有加热锅炉(13),所述加热锅炉(13)远离所述过滤箱(7)的一侧设有管道四(30)、管道五(18)和管道七(24),所述管道五(18)位于所述管道四(30)和所述管道七(24)之间,所述管道四(30)和所述管道五(18)的一端设有换热水箱(19),所述管道一(5)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换热水箱(19)的顶端,且所述换热水箱(19)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一(5)一侧的管道六(32),所述换热水箱(19)远离所述加热水箱(12)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管道六(32)下方的管道八(22),所述管道八(22)的顶端设有出水阀门(23),其中一个所述管道八(22)的一端设有供热机构(21),其中另一个所述管道八(22)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供热机构(21)下方的生活用水模块(20),所述管道六(32)的底端设有远离所述换热水箱(19)且位于所述生活用水模块(20)一侧的蓄热水箱(25),所述蓄热水箱(25)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六(32)一侧的蓄热水管(26),所述蓄热水箱(25)靠近所述生活用水模块(20)的一侧与所述管道七(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管道一(5)、所述管道二(4)、所述管道三(11)、所述管道四(30)、所述管道五(18)、所述管道六(32)、所述管道七(24)、所述管道八(22)和所述蓄热管(26)上均设有循环水泵(27),所述蓄热水管(26)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箱(25)一侧的固定箱(28),所述固定箱(28)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管(26)一端的太阳能集热器(31),所述固定箱(28)的内部设有水池(29),所述固定箱(28)的顶端中部设有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的顶端设有避雷针(35),所述支撑柱(33)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光伏板一(34)和光伏板二(36),所述光伏板一(34)和所述光伏板二(36)的底端中部设有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3)的支撑杆(37),其中,所述供热机构(21)包括箱体(42),所述箱体(42)的内侧底端设有供热板(38),所述供热板(38)的顶端设有缓冲板(44),所述缓冲板(44)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缓冲机构(43),所述缓冲机构(43)的顶端设有盖板(45),所述供热板(38)内穿插有水管道(39),所述水管道(39)内穿插有电热丝(40),所述水管道(39)的一端与所述管道八(2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热丝(40)远离所述管道八(22)的一侧设有加热器(41),所述缓冲机构(43)包括套筒一(47),所述套筒一(47)内设有移动板(48),所述移动板(48)的底端中部设有穿插于所述套筒一(47)内部的移动杆(49),所述移动杆(49)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缓冲板(44)顶端的固定板(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蓄热及地热联合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井(1),所述水井(1)的内侧底部设有抽吸泵(2),所述抽吸泵(2)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水井(1)顶端的抽吸水管(3),所述抽吸水管(3)的顶端设有三通阀(6),所述三通阀(6)的顶端设有管道一(5),所述三通阀(6)的一侧设有管道二(4),所述管道二(4)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水井(1)一侧的过滤箱(7),所述过滤箱(7)内设有与所述管道二(4)相连接的第一过滤器(8),所述第一过滤器(8)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器(9),所述第二过滤器(9)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过滤箱(7)内侧底部的净水器(10),所述净水器(10)远离所述水井(1)的一侧设有贯穿于所述过滤箱(7)的管道三(11),所述管道三(11)的一侧设有加热水箱(12),所述加热水箱(12)的顶端中部设有旋转电机(14)和位于所述旋转电机(14)一侧的温度计(17),所述旋转电机(14)位于所述过滤箱(7)和所述温度计(17)之间,所述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贯穿于所述加热水箱(12)顶部的搅拌轴(15),所述搅拌轴(15)上套设有搅拌扇叶(16),所述加热水箱(12)的外部底端设有加热锅炉(13),所述加热锅炉(13)远离所述过滤箱(7)的一侧设有管道四(30)、管道五(18)和管道七(24),所述管道五(18)位于所述管道四(30)和所述管道七(24)之间,所述管道四(30)和所述管道五(18)的一端设有换热水箱(19),所述管道一(5)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换热水箱(19)的顶端,且所述换热水箱(19)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一(5)一侧的管道六(32),所述换热水箱(19)远离所述加热水箱(12)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位于所述管道六(32)下方的管道八(22),所述管道八(22)的顶端设有出水阀门(23),其中一个所述管道八(22)的一端设有供热机构(21),其中另一个所述管道八(22)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供热机构(21)下方的生活用水模块(20),所述管道六(32)的底端设有远离所述换热水箱(19)且位于所述生活用水模块(20)一侧的蓄热水箱(25),所述蓄热水箱(25)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管道六(32)一侧的蓄热水管(26),所述蓄热水箱(25)靠近所述生活用水模块(20)的一侧与所述管道七(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管道一(5)、所述管道二(4)、所述管道三(11)、所述管道四(30)、所述管道五(18)、所述管道六(32)、所述管道七(24)、所述管道八(22)和所述蓄热管(26)上均设有循环水泵(27),所述蓄热水管(26)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箱(25)一侧的固定箱(28),所述固定箱(28)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蓄热水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元訾振宁兰越前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