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玉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68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49
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在方形的施工轴线上施工完成一定深度的导槽,在方形施工轴线的四个角上分别钻设一个方孔,在每个方孔内分别放置一个方管,在每个方管上分别设置一个方套,相邻的方套之间通过一个工字钢连接,在每个工字钢上设置一个铣削器。本申请制作的混凝土围墙不存在幅与幅之间的接合,整体性非常好。

An approach to concrete walls

A method of concrete enclosure in which a certain depth of guide groove is completed on the construction axis of a square, a square hole is drilled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construction axis of a square, a square pipe is placed in each square hole, a square sleeve is set on each square pipe, and an adjacent sleeve is connected by an I-beam. A mill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each I-beam. The concrete walls manufactured by this application do not have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and the amplitude. The integrity is very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围墙的做法,特别是一种基础设施地下混凝土围墙的做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基础设施地下挡土围墙的制作,是通过挖掘设备一幅一幅的挖掘成沟槽,在沟槽中浇筑混凝土,成混凝土围墙,幅与幅之间的接合处无法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所述方法制作的混凝土围墙不存在幅与幅之间的接合。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在方形的施工轴线上施工完成一定深度的导槽,在方形施工轴线的四个角上分别钻设一个方孔,在左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A,在右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B,在右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C,在左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D;在方管A上设置方套A,在方管B上设置方套B,在方管C上设置方套C,在方管D上设置方套D;工字钢A将方套A和方套B固定连接,工字钢B将方套B和方套C固定连接,工字钢C将方套C和方套D固定连接,工字钢D将方套A和方套D固定连接;在工字钢A上设置铣削器A,在工字钢B上设置铣削器B,在工字钢C上设置铣削器C,在工字钢D上设置铣削器D。所述铣削器A由挂架和铣轮一、铣轮二组成,所述铣削器B由挂架和铣轮三、铣轮四组成,所述铣削器C由挂架和铣轮五、铣轮六组成,所述铣削器D由挂架和铣轮七、铣轮八组成。挂架将铣削器挂设于工字钢,挂架上设置行走电机,行走电机带动铣削器在工字钢上水平移动。在左后角左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A,提升立柱A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A。在右后角右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B,提升立柱B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B。在右前角右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C,提升立柱C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C。在左前角左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D,提升立柱D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D。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下部分别设置一个泥浆泵。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泥管。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制作的混凝土围墙不存在幅与幅之间的接合,整体性非常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图4为图1的C—C视图;图5为图1的D—D视图;图6为图1的E—E视图;图7为图1的F—F视图。图中:1.提升立柱A,2.提升立柱B,3.提升立柱C,4.提升立柱D,5.方管A,6.方管B,7.方管C,8.方管D,9.方套A,10.方套B,11.方套C,12.方套D,13.工字钢A,14.工字钢B,15.工字钢C,16.工字钢D,17.槽外立面,18.槽内立面,19.铣轮一,20.铣轮二,21.铣轮三,22.铣轮四,23.铣轮五,24.铣轮六,25.铣轮七,26.铣轮八,27.地平面,28.正在铣削的槽底,29.方孔底,30.泥浆泵,31.铣削器A,32.泥浆出口,33.橫架,34.升降机,35.油丝绳,36.铣削器D。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的混凝土围墙的做法的平面布置如图1:在方形的施工轴线上施工完成一定深度的导槽,在方形施工轴线的四个角上分别钻设一个方孔,在左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A5,在右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B6,在右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C7,在左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D8;在方管A上设置方套A9,在方管B上设置方套B10,在方管C上设置方套C11,在方管D上设置方套D12;工字钢A13将方套A和方套B固定连接,工字钢B14将方套B和方套C固定连接,工字钢C15将方套C和方套D固定连接,工字钢D16将方套A和方套D固定连接;在工字钢A上设置铣削器A31,在工字钢B上设置铣削器B,在工字钢C上设置铣削器C,在工字钢D上设置铣削器D36。所述铣削器A由挂架和铣轮一19、铣轮二20组成,所述铣削器B由挂架和铣轮三21、铣轮四22组成,所述铣削器C由挂架和铣轮五23、铣轮六24组成,所述铣削器D由挂架和铣轮七25、铣轮八26组成。挂架将铣削器挂设于工字钢,挂架上设置行走电机,行走电机带动铣削器在工字钢上水平移动。在左后角左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A1,提升立柱A上端固定橫架33,橫架上设置升降机34,升降机通过油丝绳35连接方套A。在右后角右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B2,提升立柱B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B。在右前角右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C3,提升立柱C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C。在左前角左部的地平面上立设提升立柱D4,提升立柱D上端固定橫架,橫架上设置升降机,升降机通过油丝绳连接方套D。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下部分别设置一个泥浆泵30。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上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泥管。方管A、方管B、方管C、方管D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工作时,铣削器A以工字钢A为道轨向右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A的右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B以工字钢D为道轨向前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D的前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C以工字钢B为道轨向后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B的后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D以工字钢C为道轨向左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C的左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四个角的四台升降机同步升降四条工字钢;铣削器将泥土和水铣削成泥浆,泥浆由四个方孔中的泥浆泵排出;成槽后,浇筑混凝土成地下混凝土围墙。工作过程中,铣削器A的铣轮一正向铣削、铣轮二反向铣削;铣削器B的铣轮三正向铣削、铣轮四反向铣削;铣削器C的铣轮五正向铣削、铣轮六反向铣削;铣削器D的铣轮七正向铣削、铣轮八反向铣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在方形的施工轴线上施工完成一定深度的导槽,在方形施工轴线的四个角上分别钻设一个方孔,在左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A(5),在右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B(6),在右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C(7),在左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D(8);在方管A上设置方套A(9),在方管B上设置方套B(10),在方管C上设置方套C(11),在方管D上设置方套D(12);工字钢A(13)将方套A和方套B固定连接,工字钢B(14)将方套B和方套C固定连接,工字钢C(15)将方套C和方套D固定连接,工字钢D(16)将方套A和方套D固定连接;在工字钢A上设置铣削器A(31),在工字钢B上设置铣削器B,在工字钢C上设置铣削器C,在工字钢D上设置铣削器D(36);工作时,铣削器A以工字钢A为道轨向右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A的右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B以工字钢D为道轨向前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D的前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C以工字钢B为道轨向后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B的后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D以工字钢C为道轨向左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C的左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四个角的四台升降机同步升降四条工字钢;铣削器将泥土和水铣削成泥浆,泥浆由四个方孔中的泥浆泵排出;成槽后,浇筑混凝土成地下混凝土围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围墙的做法,在方形的施工轴线上施工完成一定深度的导槽,在方形施工轴线的四个角上分别钻设一个方孔,在左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A(5),在右后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B(6),在右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C(7),在左前角的方孔内放置方管D(8);在方管A上设置方套A(9),在方管B上设置方套B(10),在方管C上设置方套C(11),在方管D上设置方套D(12);工字钢A(13)将方套A和方套B固定连接,工字钢B(14)将方套B和方套C固定连接,工字钢C(15)将方套C和方套D固定连接,工字钢D(16)将方套A和方套D固定连接;在工字钢A上设置铣削器A(31),在工字钢B上设置铣削器B,在工字钢C上设置铣削器C,在工字钢D上设置铣削器D(36);工作时,铣削器A以工字钢A为道轨向右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A的右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B以工字钢D为道轨向前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D的前端点后返回,往复铣削;同时,铣削器C以工字钢B为道轨向后铣削土层,到达工字钢B的后端点后返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