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1143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70‑95份、草木灰2‑6份、硅橡胶5‑8份、硅烷偶联剂0.1‑1份、硬脂酸3‑8份、白炭黑0.1‑1份、电解锌酸浸渣3‑10份、聚氯乙烯50‑75份、氯丁橡胶60‑8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所得的电缆护套管拉伸强度极高,断裂伸长率远超普通产品,氧指数在30以上,阻燃性良好,兼具显著的显著的强度高阻燃性能强的特点;同时,回收利用了草木灰和电解锌酸浸渣,减少了环境污染同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Formulation of cable protecting slee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mula for cable sleev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70_95 parts of PVC, 2_6 parts of vegetable ash, 5_8 parts of silicone rubber, 0.1_1 par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3_8 parts of stearic acid, 0.1_1 part of silica, 3_10 parts of electrolytic zinc acid leaching residue, 50_5 parts of PVC, 6 parts of chloroprene rubber. 0, 83.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able sleeve is extremely high, the breaking elongation is far beyond the ordinary product, the oxygen index is above 30, the flame retardancy is good, and the notable strength is high and the flame retardancy is stro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 ash and the electrolytic zinc acid leaching residue are recycled and the ring is reduc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lleagues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have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划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电缆入地成为了最低的建设要求。同时,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也需要将架设在空中的各种电缆入地。电缆入地目前往往会采用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不影响交通、对地层结构破坏小,周期短等优点,同时适用于,采用非开挖施工方法,对于电缆的要求高,具有表现为:电缆需要具有强度高、刚性韧性好等,另外,由于电缆本身的特点,还需要具有具有高阻燃性的特点,以防电路短路等造成火灾,引起安全事故。对于野外的电缆,也同样具有上述要求。电缆要达到上述要求,对其护套管也就具有同样的要求,因为护套管位于电缆的最外层。目前常见的电缆护套管,大都是主要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并加入了一定的添加剂,以改善其相关性能。但是,目前的这些电缆护套管,在强度、刚性任性以及阻燃性方面,仍然不理想,或者仅仅在某一方面的性能上面有一定的改进,存在很大的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兼具强度、刚性韧性和阻燃性的电缆护套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70-95份、草木灰2-6份、硅橡胶5-8份、硅烷偶联剂0.1-1份、硬脂酸3-8份、白炭黑0.1-1份、电解锌酸浸渣3-10份、聚氯乙烯50-75份、氯丁橡胶60-83份。作为改进,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8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8份、硅烷偶联剂0.3份、硬脂酸6份、白炭黑0.4份、电解锌酸浸渣7份、聚氯乙烯63份、氯丁橡胶79份。作为改进,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9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7份、硅烷偶联剂0.6份、硬脂酸3份、白炭黑0.2份、电解锌酸浸渣5份、聚氯乙烯70份、氯丁橡胶64份。作为改进,其制备方法为:(1)熔融共混:将聚氯乙烯、草木灰、硅橡胶、硅烷偶联剂、硬脂酸、白炭黑、电解锌酸浸渣、聚氯乙烯、氯丁橡胶按照上述比例混合,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然后在170℃下熔融共混10min,得到胶料;(2)交联:将步骤(1)所得的胶料在170℃下交联30min后,再按照所述比例加入硅橡胶和白炭黑,反应10min,得到混合料;(3)造粒: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然后进行造粒,得到颗粒料;(4)制管:将步骤(3)中所得的颗粒料加入到基础成型机中进行成型、定径、牵引、切割后,得到护套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所得的电缆护套管拉伸强度极高,断裂伸长率远超普通产品,氧指数在30以上,阻燃性良好,兼具显著的显著的强度高阻燃性能强的特点;同时,回收利用了草木灰和电解锌酸浸渣,减少了环境污染同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70-95份、草木灰2-6份、硅橡胶5-8份、硅烷偶联剂0.1-1份、硬脂酸3-8份、白炭黑0.1-1份、电解锌酸浸渣3-10份、聚氯乙烯50-75份、氯丁橡胶60-83份。作为改进,其制备方法为:(1)熔融共混:将聚氯乙烯、草木灰、硅橡胶、硅烷偶联剂、硬脂酸、白炭黑、电解锌酸浸渣、聚氯乙烯、氯丁橡胶按照上述比例混合,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然后在170℃下熔融共混10min,得到胶料;(2)交联:将步骤(1)所得的胶料在170℃下交联30min后,再按照所述比例加入硅橡胶和白炭黑,反应10min,得到混合料;(3)造粒: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挤出,然后进行造粒,得到颗粒料;(4)制管:将步骤(3)中所得的颗粒料加入到基础成型机中进行成型、定径、牵引、切割后,得到护套管;实施例:实施例一: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8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8份、硅烷偶联剂0.3份、硬脂酸6份、白炭黑0.4份、电解锌酸浸渣7份、聚氯乙烯63份、氯丁橡胶79份。实施例二: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9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7份、硅烷偶联剂0.6份、硬脂酸3份、白炭黑0.2份、电解锌酸浸渣5份、聚氯乙烯70份、氯丁橡胶64份。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以上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70‑95份、草木灰2‑6份、硅橡胶5‑8份、硅烷偶联剂0.1‑1份、硬脂酸3‑8份、白炭黑0.1‑1份、电解锌酸浸渣3‑10份、聚氯乙烯50‑75份、氯丁橡胶60‑8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70-95份、草木灰2-6份、硅橡胶5-8份、硅烷偶联剂0.1-1份、硬脂酸3-8份、白炭黑0.1-1份、电解锌酸浸渣3-10份、聚氯乙烯50-75份、氯丁橡胶60-8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8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8份、硅烷偶联剂0.3份、硬脂酸6份、白炭黑0.4份、电解锌酸浸渣7份、聚氯乙烯63份、氯丁橡胶7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护套管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聚氯乙烯90份、草木灰5份、硅橡胶7份、硅烷偶联剂0.6份、硬脂酸3份、白炭黑0.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朝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九龙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