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90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聚丙烯、溴化环氧树脂、改性炭黑、植物纤维、聚倍半硅氧烷、增韧剂、加工助剂、硬脂酸酰胺、液体石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三氧化二锑。本发明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无机填料用量小,成本低,制备的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聚氯乙烯经过改性处理后能够与无机填料等其他原料相容性,不会发生团聚,原料分散均匀,增加了复合材料的韧性。

Modified PVC composite material for new energy vehic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dified PVC composite material for a new energy automobil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ymer materials. The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e material for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polypropylene, brominated epoxy resin, modified carbon black, vegetable fiber, polysiloxane, toughening agent, processing aids, stearic amide, liquid paraffin,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SMA, dioxide. Antimony. The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site material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dosage of inorganic filler, low cost,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good stability an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can be compatible with other raw materials, such as inorganic filler, no agglomeration, uniform dispers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increas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toughness of the composites is ad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相对密度1.4左右,玻璃化温度77-90℃,170℃左右开始分解,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有优异的介电性能。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目前为了提高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往往在其中加入多种无机添加剂,而且,这些添加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改善聚氯乙烯性能,但却会带来如成本高、质量重、效果差、机械性能下降、制备工艺复杂等的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推广应用。而且无机添加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容易造成团聚,降低成品的稳定性强度。因此,开发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0-90份、聚丙烯40-80份、溴化环氧树脂13-20份、改性炭黑8-12份、植物纤维10-16份、聚倍半硅氧烷2-6份、增韧剂1-4份、加工助剂1-4份、硬脂酸酰胺1-2份、液体石蜡1-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5份、三氧化二锑1-3份。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5-85份、聚丙烯50-70份、溴化环氧树脂16-18份、改性炭黑9-11份、植物纤维11-14份、聚倍半硅氧烷3-5份、增韧剂2-3份、加工助剂2-3份、硬脂酸酰胺1.3-1.8份、液体石蜡1.3-1.8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2-4份、三氧化二锑1.5-2.6份。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75份、聚丙烯60份、溴化环氧树脂16份、改性炭黑10份、植物纤维13份、聚倍半硅氧烷4份、增韧剂2.5份、加工助剂2.5份、硬脂酸酰胺1.5份、液体石蜡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3份、三氧化二锑2份。优选的,所述改性聚氯乙烯为碳纳米管改性聚氯乙烯。优选的,所述改性炭黑为稀土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SBS、SEBS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加工助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石蜡、白矿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亚麻纤维、黄麻纤维、苎麻纤维、大麻纤维、棉纤维、椰纤维、竹纤维中的一种。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S2、将改性聚氯乙烯、聚丙烯、溴化环氧树脂、改性炭黑、植物纤维、聚倍半硅氧烷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10min,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增韧剂、加工助剂、硬脂酸酰胺、液体石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三氧化二锑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40,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80-210℃,螺杆转速为420-550r/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无机填料用量小,成本低,制备的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好、机械性能好,聚氯乙烯经过改性处理后能够与无机填料等其他原料相容性,不会发生团聚,原料分散均匀,而且改性炭黑更加提高了原料间的分散性,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刚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复合材料的韧性,该复合材料易于成型加工、机械性能良好,有利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改性聚氯乙烯是将碳纳米管材料分散于聚氯乙烯树脂基体材料中,在界面上形成远大于范德华的作用力,形成理想的界面,并由于碳纳米管本身的柔韧性,在材料被破坏时能够吸收能量,对微裂纹的进一步扩大或延伸起到约束或闭合的作用,进而提高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0份、聚丙烯40份、溴化环氧树脂13份、改性炭黑8份、植物纤维10份、聚倍半硅氧烷2份、增韧剂1份、加工助剂1份、硬脂酸酰胺1份、液体石蜡1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份、三氧化二锑1份;其中,改性聚氯乙烯为碳纳米管改性聚氯乙烯;改性炭黑为稀土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增韧剂为SBS弹性体;加工助剂为硅烷偶联剂;植物纤维为亚麻纤维;本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S2、将改性聚氯乙烯、聚丙烯、溴化环氧树脂、改性炭黑、植物纤维、聚倍半硅氧烷投入混合机中混合5min,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增韧剂、加工助剂、硬脂酸酰胺、液体石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三氧化二锑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80℃,螺杆转速为420r/min。实施例2:本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90份、聚丙烯80份、溴化环氧树脂20份、改性炭黑12份、植物纤维16份、聚倍半硅氧烷6份、增韧剂4份、加工助剂4份、硬脂酸酰胺2份、液体石蜡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5份、三氧化二锑3份;其中,改性聚氯乙烯为碳纳米管改性聚氯乙烯;改性炭黑为稀土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增韧剂为SEBS弹性体;加工助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植物纤维为亚竹纤维;本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S2、将改性聚氯乙烯、聚丙烯、溴化环氧树脂、改性炭黑、植物纤维、聚倍半硅氧烷投入混合机中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料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增韧剂、加工助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0‑90份、聚丙烯40‑80份、溴化环氧树脂13‑20份、改性炭黑8‑12份、植物纤维10‑16份、聚倍半硅氧烷2‑6份、增韧剂1‑4份、加工助剂1‑4份、硬脂酸酰胺1‑2份、液体石蜡1‑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5份、三氧化二锑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0-90份、聚丙烯40-80份、溴化环氧树脂13-20份、改性炭黑8-12份、植物纤维10-16份、聚倍半硅氧烷2-6份、增韧剂1-4份、加工助剂1-4份、硬脂酸酰胺1-2份、液体石蜡1-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5份、三氧化二锑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65-85份、聚丙烯50-70份、溴化环氧树脂16-18份、改性炭黑9-11份、植物纤维11-14份、聚倍半硅氧烷3-5份、增韧剂2-3份、加工助剂2-3份、硬脂酸酰胺1.3-1.8份、液体石蜡1.3-1.8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2-4份、三氧化二锑1.5-2.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用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聚氯乙烯75份、聚丙烯60份、溴化环氧树脂16份、改性炭黑10份、植物纤维13份、聚倍半硅氧烷4份、增韧剂2.5份、加工助剂2.5份、硬脂酸酰胺1.5份、液体石蜡1.5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3份、三氧化二锑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莉莉黄小军王俊魏传刚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