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19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挂篮,属于桥梁施工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挂篮,包括主桁架、悬挂机构、模板机构和后锚装置,主桁架包括上横梁、上纵梁,所述的主桁架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两根斜连杆分别与上纵梁的两端连接,两根斜连杆、纵梁构成等腰三角形桁架,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之间通过平联结构连接构成主桁架。三角形的桁架结构稳定,其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条件明确、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运用于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施工的挂篮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建筑中,对于跨径大的桥梁,设计上对挂篮的重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自重轻,沉降小,以往的挂篮为了承受较大的施工荷载,通常要增加纵梁截面以增强纵梁的抗弯能力,这样也使挂篮的重量大幅度增加,挂篮的制作成本也大为增加;挂篮各部分接触不紧密,加载时会产生过大的由于制做、装配误差等引起的非弹性沉降,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当前,挂篮的主要应用形式有菱形式、贝雷梁式和桁架式等,主要特点有:1)结构形式复杂,制作繁琐,施工空间小;2)重量大,行走不便,移动困难;3)需加配重,增加了施工荷载;4)费用高,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自重轻,承载能力大,安全可靠的建筑施工用挂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挂篮,包括主桁架、悬挂机构、模板机构和后锚装置,主桁架包括上横梁、上纵梁,所述的主桁架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两根斜连杆分别与上纵梁的两端连接,两根斜连杆、纵梁构成等腰三角形桁架,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之间通过平联结构连接构成主桁架。三角形的桁架结构稳定,其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条件明确、安全可靠。上述的主桁架通过竖向螺纹钢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与模板机构、悬挂机构连接。通过螺纹钢与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无级调节,避免了现有的-->通过钢板连接孔的插接方式,钢板连接方式的调节属于跳跃性式,因此,其准确度低。上述悬挂机构包括内模滑梁、外模滑梁,内模滑梁和外模滑梁通过螺纹钢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与上横梁连接。通过螺纹钢与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无级调节,避免了现有的通过钢板连接孔的插接,其调节属于跳跃形式,因此,其准确度低。上述模板机构包括外模、内模、底模、底模平台和内、外模桁架,外模和底模采用大型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板组装,底模平台包括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和底纵梁,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通过螺纹钢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与主桁架连接,底纵梁两端分别与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连接。上述挂篮还包括配套使用的辊轴行走机构,辊轴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辊轴、行走辊轴通过钢销可转动安装在两个钢板之间,行走辊轴的高度高于钢板的高度,两个钢板固定在槽钢槽中,槽钢的高度低于行走辊轴的高度。使用时采用前后安装两个辊轴行走机构,将辊轴行走机构的钢板倒扣在上纵梁下侧,即将辊轴行走机构安装在已浇筑节段的混凝土上表面和上纵梁之间,并用腹板竖向精轧螺纹钢固定,即使辊轴表面与上纵梁滚动接触,减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然后用液压千斤顶或手拉葫芦牵引主桁架连同悬挂机构、模板机构移动到位,就位后通过后锚装置锚固,然后,采用精轧螺纹钢将内、外模桁架后端和底模平台、后下横梁锚固在已浇筑的梁段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1)利用三角形稳定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条件明确,安全可靠。2)挂篮的各构件在满足设计承载力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截面面积最小,重量轻,每套重只有21.7吨(除模板系统外)。3)采用辊轴行走机构,无需铺设行走轨道,主桁架带动侧模系统、底模系统及内模系统整体一次滑移到位,移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4)利用已浇筑节段上的竖向精轧螺纹钢锚固,无需平衡重。5)由于上述优点,该挂篮重量轻,造价低廉。6)挂篮主要杆件采用型钢及钢板焊接成箱形截面,受力条件好,加工制作简便,安装快捷、灵活。竖向悬吊系统改为精轧螺纹钢螺母调节,操作更加灵活便利。-->7)由于该设计充分考虑了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有利于安全施工,保险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辊轮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中,1、上横梁,2、上纵梁,3、立柱,4、斜连杆,5、平联结构,6、螺纹钢,7、螺母,8、内模滑梁,9、外模滑梁,10、外模,11、内模,12、底模,13、内外模桁架,14、前下横梁,15、后下横梁,16、底纵梁,17、行走辊轴,18、钢销,19、钢板,20、槽钢,21、腹板,22、已浇筑节段,23、后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挂篮,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主桁架、悬挂机构、模板机构和后锚装置,主桁架包括上横梁1、上纵梁2,主桁架还包括立柱3、立柱3的上端通过两根斜连杆4分别与上纵梁2的两端连接,两根斜连杆4、上纵梁2构成等腰三角形桁架,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之间通过平联结构5连接构成主桁架。主桁架通过竖向螺纹钢6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7与模板机构、悬挂机构连接,悬挂机构包括内模滑梁8、外模滑梁9,内模滑梁8和外模滑梁9通过螺纹钢6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7与上横梁1连接,模板机构包括外模10、内模11、底模12、底模平台和内外模桁架13,外模10和底模12采用组合钢板,内模11采用竹胶板组装,底模平台包括前下横梁14、后下横梁15和底纵梁16,前下横梁14和后下横梁15通过螺纹钢6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7与主桁架连接,底纵梁16两端分别与前下横梁14和后下横梁15连接,如图3、图4所示,挂篮还包括配套使用的辊轴行走机构,辊轴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辊轴17、行走辊轴17通过钢销18可转动安装在两个钢板19之间,行走辊轴17的高度高于钢板19的高度,两个钢板19固定在槽钢20槽中,槽钢20的高度低于行走辊轴17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篮,包括主桁架、悬挂机构、模板机构和后锚装置,主桁架包括上横梁、上纵梁,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两根斜连杆分别与上纵梁的两端连接,两根斜连杆、上纵梁构成等腰三角形桁架,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之间通过平联结构连接构成主桁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篮,包括主桁架、悬挂机构、模板机构和后锚装置,主桁架包括上横梁、上纵梁,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还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两根斜连杆分别与上纵梁的两端连接,两根斜连杆、上纵梁构成等腰三角形桁架,所述两个等腰三角形桁架之间通过平联结构连接构成主桁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桁架通过竖向螺纹钢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与模板机构、悬挂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篮,其特征是,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内模滑梁、外模滑梁,内模滑梁和外模滑梁通过螺纹钢和与螺纹钢配合的螺母与上横梁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淑平霍正存张成玉杨景国王孝军司加友聂培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