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69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藜蒿叶提取物、树莓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藜蒿叶提取物与树莓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0:1,最佳为8:1。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途径,同时作为食品来源的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安全性更高,有利于藜蒿和树莓应用范围的拓展,促进其精深加工和利用,提高原料附加值。

A composition with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use of extracts from Artemisia selengensis leaves, raspberry extracts and their composi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 and also provides a compositions with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the compositions, the mass ratio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leaves extracts to raspberry extracts is 1_10:1, and the optimum ratio is 8:1. The invention not only provides a feasible new way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but also has higher safety as a food source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leaf extract and raspberry extra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Artemisia selengensis and raspberry, promoting its intensive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added value of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藜蒿叶提取物、树莓提取物及其组合物的新用途,尤其是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当,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基因和尿酸调控网络异常,导致嘌呤代谢产生的尿酸在肾脏、肠道等重吸收和分泌障碍导致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且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黄嘌呤氧化酶(XOD)作为调控尿酸生成的关键酶,是开发降尿酸药物的重要靶点,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降低机体尿酸水平。传统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西药如别嘌醇等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副作用。因此,从来源广泛、安全性好的果蔬等原料中,寻找天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提取物,对预防和缓解高尿酸血症具有重要意义。富含多酚、黄酮、三萜等活性成分的果蔬,是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天然来源。藜蒿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的野生蔬菜,藜蒿叶是藜蒿嫩茎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树莓富含花色苷、鞣花酸等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然而关于树莓提取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以及和藜蒿叶提取物二者联合用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藜蒿叶提取物、树莓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申请人首先通过酶活试验检测并证实了藜蒿叶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抑制活性,尤其是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较强,而5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于是,为了减少杂质,富集有效成分,申请人接着对藜蒿叶的乙醇粗提取物进行了纯化工艺研究,比较了多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对乙醇粗提取物进行萃取后得到的各萃取部位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这些溶剂既包括极性较大的水和正丁醇,也包括极性很低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最高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65.51μg/ml,显著低于粗提取物及其它萃取部位。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断藜蒿叶提取物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物质主要是低极性或非极性化学物质。申请人还通过酶活试验检测并证实了树莓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也具有抑制活性,尤其是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较强。为了减少杂质,从而降低副作用和减少服用剂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精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纯化方法是大孔树脂吸附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树莓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IC50值为276.13μg/ml。因此,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均可以单独用于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申请人最后对两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进行了组合,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组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不同比例的藜蒿叶提取物与树莓提取物的组合物均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当藜蒿叶提取物与树莓提取物的比例为1-10:1时抑制率较高,8:1时最高,该比例的组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IC50值仅为55.01μg/mL。可见二者组合后在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方面产生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因此,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的组合物也可以用于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最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组成,其中,所述藜蒿叶提取物是将藜蒿叶用乙醇提取,将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所述树莓提取物是树莓的乙醇提取物。优选地,所述树莓提取物是树莓的乙醇提取物上大孔树脂柱纯化精制后的产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藜蒿叶提取物、树莓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新用途,从而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途径。本专利技术不仅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效果显著,同时作为食品来源的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安全性更高,有利于藜蒿和树莓应用范围的拓展,促进其精深加工和利用,提高原料附加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到的乙醇浓度,均指的是体积浓度,如70%乙醇溶液,指的是每100ml乙醇水溶液中,含有乙醇70ml。实施例1藜蒿叶提取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有效部位的筛选(1)各提取部位的制备选取新鲜的藜蒿叶,烘干至恒重后粉碎过40目筛,然后加入15倍重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是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并置于分液漏斗中。将浸膏先用石油醚萃取3次,收集萃取液并浓缩、干燥,得到石油醚部位;剩下的浸膏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收集萃取液并浓缩、干燥,得到乙酸乙酯部位;剩下的浸膏再用正丁醇萃取3次,收集萃取液并浓缩、干燥,得到正丁醇部位;剩余的浸膏干燥,即为水相。(2)黄嘌呤氧化酶酶活的测定:将各部位提取物制成不同浓度的样液,取样液于酶标条中,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和黄嘌呤氧化酶溶液,最后加入黄嘌呤底物启动酶促反应,检测3min内生成尿酸的吸光值,并计算各部位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及使酶活力下降一半时的提取物浓度(IC50值),IC50值结果见表1。表1藜蒿叶各部位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IC50值提取物不同部位IC50/(μg/ml)别嘌醇1.159粗提物618.85石油醚309.7乙酸乙酯65.51正丁醇219.47水相>3000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是藜蒿叶提取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部位,其IC50值仅为65.51μg/mL,而其它部位的抑制活性较低。实施例2树莓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检测(1)称取树莓果,放入搅拌器进行粉碎搅打,使其呈匀浆状,将70%乙醇溶液用稀盐酸调节pH为2作为提取溶剂,向树莓匀浆中加入15倍重量的提取溶剂,超声提取1小时,抽滤或离心,收集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无醇味;(2)将浓缩后的提取液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pH为2的盐酸水溶液以0.25mL/s的速度冲洗5h,再用pH为2的70%乙醇溶液以2mL/min的速度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并浓缩成稠膏,将稠膏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检测树莓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及IC50值,其中IC50值结果为276.13μg/mL,具有较好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实施例3组合物的制备及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检测将实施例1制得的藜蒿叶乙酸乙酯活性部位与实施例2制得的树莓提取物分别按表2中的比例配伍,然后再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测定各组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及IC50值。各组合物在1mg/mL浓度下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结果见表2。表2藜蒿叶提取物和树莓提取物组合物不同配比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树莓提取物:藜蒿叶乙酸乙酯部位抑制率/%10:137.63±3.38:140.73±2.24:144.25±0.82:148.14±2.61:158.47±3.21:264.18±0.51:466.07±2.01:872.48±1.21:1069.40±1.5从以上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藜蒿叶提取物与树莓提取物的组合物均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均高于单独使用一种提取物),其中,当藜蒿叶提取物与树莓提取物的比例为8:1时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藜蒿叶提取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藜蒿叶提取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用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藜蒿叶提取物是将藜蒿叶用乙醇提取,将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3.树莓提取物在制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用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莓提取物是树莓的乙醇提取物。5.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藜蒿叶提取物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云刘玲曹伟伟李慧潘思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