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89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包括横置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分隔板,形成换热腔和增容腔,在增容腔内设置与分隔板连接的气缸,在换热腔内设置多个外套管,在外套管内设置内管,外套管端部穿过壳体且密封固接,内管端部穿过分隔板且密封固接,在相邻的外套管之间设置分层板,在分层板内设置内板,内板的两侧穿过分层板且与壳体密封固接;沿由上至下的方向,第偶数个外套管与其下方的外套管外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第奇数个内管与其下方的内管外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管,在增容腔下表面设置冷流体出口,在换热腔上表面设置热流体出口,在换热腔下表面设置热流体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效率高的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被誉为“工业味精”,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在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换热器,及时进行热交换,传统的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不佳,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效率高的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包括横置的壳体,在壳体内设置竖直的可沿壳体长度方向移动的分隔板,形成换热腔和增容腔,在分隔板的四周设置与壳体密封的密封垫,在增容腔内设置横置的气缸,气缸活塞与分隔板固接,在换热腔内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且与壳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外套管,在外套管内设置内管,外套管的端部穿过壳体端部且密封固接,内管端部穿过分隔板且密封固接,在相邻的外套管之间设置水平的且与壳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空心的分层板,在分层板的两侧设置与壳体密封的密封垫,在分层板内设置内板,内板平行于分层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穿过分层板且与壳体密封固接;沿由上至下的方向,第偶数个外套管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外套管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第奇数个内管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内管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管,第奇数个内板邻近壳体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且与壳体端部密封固接,第奇数个分层板与分隔板之间有间隔,在第奇数个分层板与分隔板之间连接设置连杆,第偶数个分层板一端与分隔板固接、另一端与壳体的端部有间隔,第偶数个内板邻近壳体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第偶数个内板与壳体的端部有间隔,在第偶数个内板与壳体之间连接设置连杆,所述外套管设置奇数个;在增容腔靠近壳体端面的下表面边缘设置冷流体出口,在换热腔靠近壳体端面的上表面边缘设置热流体出口,在壳体的下表面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热流体入口,最上方外套管的外端为冷流体入口;在外套管和内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在分层板和内板之间设置密封垫。优选地:内管远离分隔板的端部尺寸大于外套管朝向分隔板的敞口端尺寸。优选地:内板朝向分隔板的端部厚度大于分层板远离分隔板的敞口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冷流体进入换热管,换热管即外套管和内管,外套管、内管及气缸的相互作用下换热管的长度可变,可根据换热要求及冷流体、热流体的温度进行管长调节,延长或缩短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及效果,其中折流板由分层板和内板构成,可随着换热管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折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气缸;3-冷流体出口;4-分隔板;5-内管;6-外套管;7-热流体出口;8-第二连接管;9-增容腔;10-内板;11-分层板;12-第一连接管;13-连杆;14-换热腔;15-热流体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横置的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竖直的可沿壳体1长度方向移动的分隔板4,形成换热腔14和增容腔9,在分隔板4的四周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增容腔9内设置横置的气缸2,气缸2活塞与分隔板4固接,在换热腔14内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外套管6,在外套管6内设置内管5,外套管6的端部穿过壳体1端部且密封固接,内管5端部穿过分隔板4且密封固接,在相邻的外套管6之间设置水平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空心的分层板11,在分层板11的两侧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分层板11内设置内板10,内板10平行于分层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密封固接;沿由上至下的方向,第偶数个外套管6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外套管6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12,第奇数个内管5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内管5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管8,第奇数个内板10邻近壳体1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端部密封固接,第奇数个分层板11与分隔板4之间有间隔,在第奇数个分层板11与分隔板4之间连接设置连杆13,第偶数个分层板11一端与分隔板4固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有间隔,第偶数个内板10邻近壳体1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11,第偶数个内板10与壳体1的端部有间隔,在第偶数个内板10与壳体1之间连接设置连杆13,所述外套管6设置奇数个;在增容腔9靠近壳体1端面的下表面边缘设置冷流体出口3,在换热腔14靠近壳体1端面的上表面边缘设置热流体出口7,在壳体1的下表面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热流体入口15,最上方外套管6的外端为冷流体入口;在外套管6和内管5之间设置密封圈,在分层板11和内板10之间设置密封垫。本技术中冷流体进入换热管,换热管即外套管6和内管5,外套管6、内管5及气缸2的相互作用下换热管的长度可变,可根据换热要求及冷流体、热流体的温度进行管长调节,延长或缩短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及效果,其中折流板由分层板11和内板10构成,可随着换热管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折流效果。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段换热管的换热效率,热流体出口7设置在换热腔14靠近壳体1端面的边缘位置,冷流体出口3设置在增容腔9靠近壳体1端面的边缘位置,在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热流体入口15,可根据分隔板4的移动,选取移动后的换热腔14中距离分隔板4较近的热流体入口15。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相套设的管路及相套设的板材之间不脱离,内管5远离分隔板4的端部尺寸大于外套管6朝向分隔板4的敞口端尺寸;内板10朝向分隔板4的端部厚度大于分层板11远离分隔板4的敞口高度。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竖直的可沿壳体(1)长度方向移动的分隔板(4),形成换热腔(14)和增容腔(9),在分隔板(4)的四周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增容腔(9)内设置横置的气缸(2),气缸(2)活塞与分隔板(4)固接,在换热腔(14)内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外套管(6),在外套管(6)内设置内管(5),外套管(6)的端部穿过壳体(1)端部且密封固接,内管(5)端部穿过分隔板(4)且密封固接,在相邻的外套管(6)之间设置水平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空心的分层板(11),在分层板(11)的两侧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分层板(11)内设置内板(10),内板(10)平行于分层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密封固接;沿由上至下的方向,第偶数个外套管(6)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外套管(6)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12),第奇数个内管(5)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内管(5)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管(8),第奇数个内板(10)邻近壳体(1)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端部密封固接,第奇数个分层板(11)与分隔板(4)之间有间隔,在第奇数个分层板(11)与分隔板(4)之间连接设置连杆(13),第偶数个分层板(11)一端与分隔板(4)固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端部有间隔,第偶数个内板(10)邻近壳体(1)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11),第偶数个内板(10)与壳体(1)的端部有间隔,在第偶数个内板(10)与壳体(1)之间连接设置连杆(13),所述外套管(6)设置奇数个;在增容腔(9)靠近壳体(1)端面的下表面边缘设置冷流体出口(3),在换热腔(14)靠近壳体(1)端面的上表面边缘设置热流体出口(7),在壳体(1)的下表面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热流体入口(15),最上方外套管(6)的外端为冷流体入口;在外套管(6)和内管(5)之间设置密封圈,在分层板(11)和内板(10)之间设置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置的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竖直的可沿壳体(1)长度方向移动的分隔板(4),形成换热腔(14)和增容腔(9),在分隔板(4)的四周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增容腔(9)内设置横置的气缸(2),气缸(2)活塞与分隔板(4)固接,在换热腔(14)内设置多个沿竖向排列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外套管(6),在外套管(6)内设置内管(5),外套管(6)的端部穿过壳体(1)端部且密封固接,内管(5)端部穿过分隔板(4)且密封固接,在相邻的外套管(6)之间设置水平的且与壳体(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空心的分层板(11),在分层板(11)的两侧设置与壳体(1)密封的密封垫,在分层板(11)内设置内板(10),内板(10)平行于分层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密封固接;沿由上至下的方向,第偶数个外套管(6)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外套管(6)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管(12),第奇数个内管(5)的外端与其下方相邻的内管(5)的外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管(8),第奇数个内板(10)邻近壳体(1)端部的一端穿过分层板(11)且与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连建陈金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浩元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