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961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其结构包括主轴、轴承、输出端、平衡块、曲柄臂、主轴颈、曲柄销、前端,主轴上端嵌套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输出端,平衡块与曲柄臂相互平行,曲柄臂上端嵌套有主轴颈,平衡块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主轴上端设有前端,轴承由下圈、滑槽、保持架、滚珠、上圈组成,下圈上端设有滑槽,滑槽上端贴合有滚珠,滚珠外设有保持架,滚珠上端贴合有上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用于降低摩擦系数的轴承,在上圈和下圈之间设置了进行相对运动的滚珠,使其在工作中可降低摩擦系数,并且保证了其回转精度,耐磨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A flexible automatic connection device for Crankshaft Based 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属于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随自动化领域的加速发展,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在曲轴的生产加工上引用更为普及。现有的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包括多个曲轴存料单元、机床单元、多个桁架供料机器人、多个桁架下料机器人;曲轴存料单元采用V型架传输链,对曲轴进行卧式存料和运送;多个桁架供料机器人和多个桁架下料机器人共用同一桁架轨道,且桁架供料机器人和桁架下料机器人均为单一抓取式,均仅有一个夹紧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95376.7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方案是: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设置有竖插式曲轴存料单元,曲轴存料数量数倍提升;多抓式的桁架供料机器人与桁架下料机器人设置于独立的两个桁架上,保证机器人之间不产生干涉碰撞,基于以上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工作过程中摩擦系数过大,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工作过程中摩擦系数过大,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其结构包括主轴、轴承、输出端、平衡块、曲柄臂、主轴颈、曲柄销、前端,所述主轴上端嵌套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输出端,所述平衡块与曲柄臂相互平行,所述曲柄臂上端嵌套有主轴颈,所述平衡块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所述主轴上端设有前端,所述轴承由下圈、滑槽、保持架、滚珠、上圈组成,所述下圈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端贴合有滚珠,所述滚珠外设有保持架,所述滚珠上端贴合有上圈,所述下圈通过滚珠与上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轴通过轴承设有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通过输出端与平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承设于主轴与前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块设有内螺纹并与曲柄销上的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嵌套于主轴上端。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由高碳铬轴承钢制成使其摩擦系数降低。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用于降低摩擦系数的轴承,在上圈和下圈之间设置了进行相对运动的滚珠,使其在工作中可降低摩擦系数,并且保证了其回转精度,耐磨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轴-1、轴承-2、输出端-3、平衡块-4、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前端-8、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主轴1、轴承2、输出端3、平衡块4、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前端8,所述主轴1上端嵌套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上设有输出端3,所述平衡块4与曲柄臂5相互平行,所述曲柄臂5上端嵌套有主轴颈6,所述平衡块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7,所述主轴1上端设有前端8,所述轴承2由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组成,所述下圈201上端设有滑槽202,所述滑槽202上端贴合有滚珠204,所述滚珠204外设有保持架203,所述滚珠204上端贴合有上圈205,所述下圈201通过滚珠204与上圈205连接,所述主轴1通过轴承2设有输出端3,所述轴承2通过输出端3与平衡块4连接,所述轴承2设于主轴1与前端8之间,所述平衡块4设有内螺纹并与曲柄销7上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保持架203嵌套于主轴1上端,所述主轴1由铸钢制成使其支撑力提高,所述轴承2由高碳铬轴承钢制成使其摩擦系数降低。本专利所说的主轴1指从发动机或电动机接受动力并将它传给其它机件的轴,所述轴承2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进行使用时将主轴1与电机相连接,通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开始工作,通过主轴1的转动带动下圈201与上圈205之间的保持架203上的滚珠204在滑槽202的滑动,使其进行运动,带动输出端3的工作,通过平衡块4进行平衡,通过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的转动将其传导至前端8。本技术的主轴1、轴承2、输出端3、平衡块4、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前端8、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工作过程中摩擦系数过大,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在工作中可降低摩擦系数,并且保证了其回转精度,耐磨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主轴1上端嵌套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上设有输出端3,所述平衡块4与曲柄臂5相互平行,所述曲柄臂5上端嵌套有主轴颈6,所述平衡块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7,所述主轴1上端设有前端8,所述轴承2由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组成,所述下圈201上端设有滑槽202,所述滑槽202上端贴合有滚珠204,所述滚珠204外设有保持架203,所述滚珠204上端贴合有上圈205,所述下圈201通过滚珠204与上圈205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轴(1)、轴承(2)、输出端(3)、平衡块(4)、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前端(8),所述主轴(1)上端嵌套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上设有输出端(3),所述平衡块(4)与曲柄臂(5)相互平行,所述曲柄臂(5)上端嵌套有主轴颈(6),所述平衡块(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7),所述主轴(1)上端设有前端(8),所述轴承(2)由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组成,所述下圈(201)上端设有滑槽(202),所述滑槽(202)上端贴合有滚珠(204),所述滚珠(204)外设有保持架(203),所述滚珠(204)上端贴合有上圈(205),所述下圈(201)通过滚珠(204)与上圈(20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主轴(1)、轴承(2)、输出端(3)、平衡块(4)、曲柄臂(5)、主轴颈(6)、曲柄销(7)、前端(8),所述主轴(1)上端嵌套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上设有输出端(3),所述平衡块(4)与曲柄臂(5)相互平行,所述曲柄臂(5)上端嵌套有主轴颈(6),所述平衡块(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曲柄销(7),所述主轴(1)上端设有前端(8),所述轴承(2)由下圈(201)、滑槽(202)、保持架(203)、滚珠(204)、上圈(205)组成,所述下圈(201)上端设有滑槽(202),所述滑槽(202)上端贴合有滚珠(204),所述滚珠(204)外设有保持架(203),所述滚珠(204)上端贴合有上圈(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湘林李正好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