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924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1)、开松机(2)、梳理机(3)、水刺装置(4)、轧干机(5)、烘干仪(6)和卷绕装置(7)。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通过在水刺辊筒之后加入轧干机,得到厚度较低、手感柔软的非织造布。

A system for preparing low thickness Nonwov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stem for preparing low thickness nonwovens, which comprises a cotton feeder (1), a loosening machine (2), a carding machine (3), a spunlace device (4), a rolling machine (5), a dryer (6) and a winding device (7) connected sequential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ystem for preparing low-thickness nonwovens. The nonwovens with low thickness and soft handle can be obtained by adding a rolling dryer after a water-taker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
技术介绍
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其纤维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是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甲壳素纤维、超细纤维、天丝、蚕丝、竹纤维、木浆纤维、海藻纤维等。水刺无纺布柔性缠结,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不损伤纤维,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具有强度高、低起毛性,高吸湿性,透气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等特点。水刺机压力一般根据纤维性能和产品组织结构,按照产品定量进行设定。一般是定量越大,水刺压力越高。水刺压力对纤网有一定的牵引作用,调整不当,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会出现褶皱现象。牵引值和水刺压力值的设定原则是以产品表面无褶皱现象为标准。在无纺布的应用中,不乏有一些对布料的柔软度和厚度有要求的领域,要求布料柔软、厚度低,以提高产品的舒适度,或用以实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无褶皱、布料柔软的非织造布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开松机、梳理机、水刺装置、轧干机、烘干仪和卷绕装置。尽管针对不同纤维,可以设置不同的水刺机压力,但是难免有褶皱现象发生,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本专利技术在水刺辊筒之后,增加一组轧干机,可以将水刺布压平并且降低厚度,再经过热风箱烘干,得到厚度较低、无褶皱的无纺布。优选地,轧干机的宽度大于等于水刺装置的有效幅宽。设置轧干机的宽度大于等于水刺装置的有效幅宽,确保非织造布厚度均匀。优选地,还包括纤维混合装置,设置在开松机和梳理机之间。当需要多种原料纤维的时候,可以经过纤维混合装置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梳理,使得质地均匀。优选地,还包括分切装置,分切装置设置在卷绕装置后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适用于所有可用于水刺法的纤维,可以是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甲壳素纤维、超细纤维、天丝、蚕丝、竹纤维、木浆纤维、海藻纤维等。本专利技术所提的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S1、开松:通过开松机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并将开松后的纤维原料通过纤维混合装置混合;S2、梳理:开松后的纤维经梳理机梳理后在网带上铺网;S3、水刺:水刺装置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S4、轧干:水刺后形成的布,通过轧干机,降低厚度并且压平;S5、烘干:经过烘干仪,烘干非织造布;S6、卷绕:定型后的非织造布通过卷绕装置绕成卷状;S6、分切包装:成卷状的非织造布按所需的幅宽通过分切装置进行分切后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水刺辊筒之后加入轧干机,得到厚度较低、手感柔软的非织造布;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无褶皱的非织造布,避免因为偶然因素出现褶皱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给棉机;2、开松机;3、梳理机;4、水刺装置;5、轧干机;6、烘干仪;7、卷绕装置;8、纤维混合装置;9、分切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1、开松机2、纤维混合装置8、梳理机3、水刺装置4、轧干机5、烘干仪6、卷绕装置7和分切装置9,轧干机5的宽度大于等于水刺装置4的有效幅宽。以粘胶纤维为例,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过程如下:S1、开松:通过开松机2对给棉机1投入的粘胶纤维原料进行开松,并将开松后的纤维原料通过纤维混合装置8混合;S2、梳理:开松后的纤维经梳理机3梳理后在网带上铺网;S3、水刺:水刺装置4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S4、轧干:水刺后形成的布,通过轧干机5,降低厚度并且压平;S5、烘干:经过烘干仪6,烘干非织造布;S6、卷绕:定型后的非织造布通过卷绕装置7绕成卷状;S6、分切包装:成卷状的非织造布按所需的幅宽通过分切装置9进行分切后包装。使用厚度仪测试,同样的40gsm产品,在同样的125g压脚下,检测结果如下:123456普通水刺布0.280.300.310.330.290.32实施例1水刺布0.210.230.190.200.180.22得到厚度较薄、且表面平直无褶皱的水刺非织造布。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1、开松机2、纤维混合装置8、梳理机3、水刺装置4、轧干机5、烘干仪6、卷绕装置7和分切装置9。轧干机5的宽度大于等于水刺装置4的有效幅宽。以竹纤维为例,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过程如下:S1、开松:通过开松机2对给棉机1投入的竹纤维原料进行开松,并将开松后的纤维原料通过纤维混合装置8混合;S2、梳理:开松后的纤维经梳理机3梳理后在网带上铺网;S3、水刺:水刺装置4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S4、轧干:水刺后形成的布,通过轧干机5,降低厚度并且压平;S5、烘干:经过烘干仪6,烘干非织造布;S6、卷绕:定型后的非织造布通过卷绕装置7绕成卷状;S6、分切包装:成卷状的非织造布按所需的幅宽通过分切装置9进行分切后包装。使用厚度仪测试,同样的50gsm产品,在同样的125g压脚下,检测结果如下:123456普通水刺布0.360.330.350.340.370.36实施例2水刺布0.270.230.260.230.280.25得到厚度较薄、且表面平直无褶皱的水刺非织造布。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认识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可以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化或等效,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1)、开松机(2)、梳理机(3)、水刺装置(4)、烘干仪(6)和卷绕装置(7),在所述水刺装置(4)与所述烘干仪(6)之间设有用于消除非织造布褶皱的轧干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给棉机(1)、开松机(2)、梳理机(3)、水刺装置(4)、烘干仪(6)和卷绕装置(7),在所述水刺装置(4)与所述烘干仪(6)之间设有用于消除非织造布褶皱的轧干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干机(5)的宽度大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伟吴靖范艳青张星
申请(专利权)人:大源无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