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6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包括底座、进给机构、垫铁、移动板、弹性机构、第一导杆、导套、转轴座、电机、转轴、砂轮、第一氮气弹簧,进给机构工作,带动砂轮移动,当砂轮与铸件接触后,砂轮对铸件进行打磨,当进给机构进行进给运动时,铸件对砂轮有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导套沿第一导杆移动微小距离,此时,碟簧受压压缩,第二氮气弹簧和第一氮气弹簧受拉,在碟簧和第二氮气弹簧及第一氮气弹簧共同作用下,导套保持平衡,使得砂轮与铸件始终接触紧密,同时,不会造成砂轮或铸件的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弹性机构使得移动板处于浮动状态,有效平衡进给运动产生的冲击,提高打磨效果,有效防止砂轮或者铸件损坏。

Floating grin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ating grind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eed mechanism, a pad iron, a moving plate, an elastic mechanism, a first guide rod, a guide sleeve, a rotating shaft seat, a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 grinding wheel and a first nitrogen spring. The feed mechanism works to drive the grinding wheel to move. When the grinding wheel contacts with the casting, the grinding wheel beats the casting. When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in motion, the casting has a reverse force on the grinding wheel, making the guide sleeve move a small distance along the first guide rod. At this time, the disc spring is compressed, the second nitrogen spring and the first nitrogen spring are pulled, and the guide sleeve is kept flat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 disc spring, the second nitrogen spring and the first nitrogen spring. The balance makes the grinding wheel contact with the casting all the tim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not cause damage to the wheel or the cas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simple, the elastic mechanism makes the moving plate in a floating state, effectively balances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feed motion, improves the grinding effect,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damage of the grinding wheel or cas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打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打磨机构。
技术介绍
铸件浇注完后,表面会留有很多的飞边、浇冒口,必须去除这些飞边和浇冒口,对于铸铁件,一般直接用油锤敲掉,而铸钢件需要用气割来切除,再通过铸件打磨工把铸件上多留的飞边和浇冒口打磨干净,平整,美观。目前,打磨一般是使用电动打磨机,有固定式大砂轮直径打磨机,也有可手持的活动式小砂轮直径打磨机,操作时基本都是手动操作,由于手动操作时,当砂轮送进量较大时,容易造成砂轮或者铸件的损坏。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浮动打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打磨机构,来解决由于进给量大造成砂轮或者铸件的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包括底座、进给机构、垫铁、移动板、弹性机构、第一导杆、导套、转轴座、电机、转轴、砂轮、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的进给机构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进给机构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垫铁数量为2件,沿所述底座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垫铁上端且位于进给机构上端,所述的移动板可以沿垫铁左右滑动,所述的移动板与进给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弹性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导杆数量为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套位于弹性机构外侧且被第一导杆贯穿,所述的导套与弹性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套可以沿第一导杆左右滑动,所述的转轴座位于移动板上端,所述的转轴座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转轴座右侧,所述的电机与转轴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转轴贯穿转轴座且位于电机左侧,所述的转轴与转轴座转动相连且与电机键相连,所述的砂轮位于转轴左侧,所述的砂轮与转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位于移动板下端且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分别与移动板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进一步的,所述的进给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丝杠、进给螺母,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伺服的电机分别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丝杠位于伺服电机左侧且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丝杠与伺服电机键相连且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进给螺母位于移动板下端且被丝杠贯穿,所述的进给螺母与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且与丝杠螺纹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垫铁上端还设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与垫铁通过螺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板还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位于移动板下端且被导轨贯穿,所述的滑块可以沿导轨左右滑动且与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机构还包括右支座、左支座、中间支座、第二氮气弹簧、第二导杆、碟簧,所述的右支座位于移动板上端右侧,所述的右支座与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左支座位于移动板上端左侧,所述的左支座与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中间支座位于导套外侧,所述的中间支座与导套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氮气弹簧位于左支座和中间支座之间,所述的第二氮气弹簧分别与左支座和中间支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位于右支座和中间支座之间,所述的第二导杆分别与右支座和中间支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贯穿碟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导杆还设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锁紧螺母与第二导杆螺纹相连,调节锁紧螺母在第二导杆上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碟簧的的弹性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浮动打磨机构,工作时,进给机构工作,带动与移动板固连的滑块沿导轨移动,从而带动砂轮移动,当砂轮与铸件接触后,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砂轮转动,从而对铸件进行打磨,当进给机构进行进给运动时,铸件对砂轮有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导套沿第一导杆移动微小距离,此时,碟簧受压压缩,第二氮气弹簧和第一氮气弹簧受拉,在碟簧和第二氮气弹簧及第一氮气弹簧共同作用下,导套保持平衡,使得砂轮与铸件始终接触紧密,同时,不会造成砂轮或铸件的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弹性机构使得移动板处于浮动状态,有效平衡进给运动产生的冲击,提高打磨效果,有效防止砂轮或者铸件损坏。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三维图图2示出本技术进给机构2三维图图3示出本技术弹性机构三维图图中:底座1、进给机构2、垫铁3、移动板4、弹性机构5、第一导杆6、导套7、转轴座8、电机9、转轴10、砂轮11、第一氮气弹簧12、伺服电机201、丝杠202、进给螺母203、导轨301、滑块401、右支座501、左支座502、中间支座503、第二氮气弹簧504、第二导杆505、碟簧506、锁紧螺母50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包括底座1、进给机构2、垫铁3、移动板4、弹性机构5、第一导杆6、导套7、转轴座8、电机9、转轴10、砂轮11、第一氮气弹簧12,所述的进给机构2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进给机构2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垫铁3数量为2件,沿所述底座1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移动板4位于垫铁3上端且位于进给机构2上端,所述的移动板4可以沿垫铁3左右滑动,所述的移动板4与进给机构2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弹性机构5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4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导杆6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4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套7位于弹性机构5外侧且被第一导杆6贯穿,所述的导套7与弹性机构5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套7可以沿第一导杆6左右滑动,所述的转轴座8位于移动板4上端,所述的转轴座8与移动板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机9位于转轴座8右侧,所述的电机9与转轴座8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转轴10贯穿转轴座8且位于电机9左侧,所述的转轴10与转轴座8转动相连且与电机9键相连,所述的砂轮11位于转轴10左侧,所述的砂轮11与转轴10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12位于移动板4下端且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12分别与移动板4和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进给机构2还包括伺服电机201、丝杠202、进给螺母203,所述的伺服电机201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201分别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丝杠202位于伺服电机201左侧且位于底座1上端,所述的丝杠202与伺服电机201键相连且与底座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进给螺母203位于移动板4下端且被丝杠202贯穿,所述的进给螺母203与移动板4通过螺栓相连且与丝杠202螺纹相连,所述的垫铁3上端还设有导轨301,所述的导轨301与垫铁3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移动板4还设有滑块401,所述的滑块401位于移动板4下端且被导轨301贯穿,所述的滑块401可以沿导轨301左右滑动且与移动板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弹性机构5还包括右支座501、左支座502、中间支座503、第二氮气弹簧504、第二导杆505、碟簧506,所述的右支座501位于移动板4上端右侧,所述的右支座501与移动板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左支座502位于移动板4上端左侧,所述的左支座502与移动板4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中间支座503位于导套7外侧,所述的中间支座503与导套7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二氮气弹簧504位于左支座502和中间支座503之间,所述的第二氮气弹簧504分别与左支座502和中间支座50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505位于右支座501和中间支座503之间,所述的第二导杆505分别与右支座501和中间支座50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505贯穿碟簧50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进给机构、垫铁、移动板、弹性机构、第一导杆、导套、转轴座、电机、转轴、砂轮、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的进给机构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进给机构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垫铁数量为2件,沿所述底座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垫铁上端且位于进给机构上端,所述的移动板可以沿垫铁左右滑动,所述的移动板与进给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弹性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导杆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套位于弹性机构外侧且被第一导杆贯穿,所述的导套与弹性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套可以沿第一导杆左右滑动,所述的转轴座位于移动板上端,所述的转轴座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转轴座右侧,所述的电机与转轴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转轴贯穿转轴座且位于电机左侧,所述的转轴与转轴座转动相连且与电机键相连,所述的砂轮位于转轴左侧,所述的砂轮与转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位于移动板下端且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分别与移动板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进给机构、垫铁、移动板、弹性机构、第一导杆、导套、转轴座、电机、转轴、砂轮、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的进给机构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进给机构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垫铁数量为2件,沿所述底座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移动板位于垫铁上端且位于进给机构上端,所述的移动板可以沿垫铁左右滑动,所述的移动板与进给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弹性机构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导杆数量为2件,沿所述移动板前后对称布置,所述的导套位于弹性机构外侧且被第一导杆贯穿,所述的导套与弹性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导套可以沿第一导杆左右滑动,所述的转轴座位于移动板上端,所述的转轴座移动板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转轴座右侧,所述的电机与转轴座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转轴贯穿转轴座且位于电机左侧,所述的转轴与转轴座转动相连且与电机键相连,所述的砂轮位于转轴左侧,所述的砂轮与转轴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位于移动板下端且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第一氮气弹簧分别与移动板和底座通过螺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给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丝杠、进给螺母,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底座上端,所述的伺服电机分别与底座通过螺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自马田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铸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