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13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其行走部分由车架、车轮和牵引臂组成,在车架内还设置一个由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皮带和置于皮带上的刮砂板组成的刮砂机构,在外接动力的牵引和驱动下,连续将砂土路的砂刮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和路面养护质量高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砂土路的养护工作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道路维修设备,特别是一种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适用于砂土路的养护工作。目前,在我国的公路中仍有不少是砂土路,这种公路的制造成本低,但缺点是砂子受车轮的辗压容易分离、散失、起坑,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就必须将砂子刮平,以利车辆的正常行驶。通常这种工作是用人工进行,效率低、劳动条件差,给养护工作带来不少困难。虽然有些地方已采用牲口或牵引机拖动刮板来提高效率,但因养护质量不高,常出现砂波浪,使砂土路的养护工作仍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砂土路养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放大剖视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是这样的与现有技术相同,其行走部分由车架(2)、车轮(1)和牵引臂(7)组成。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车架(2)内横向设置一个由主动滚筒(4),从动滚筒(9)、皮带(3)和间断等距设置在皮带(3)上的刮砂板(11)组成的刮砂机构,主动滚筒(4)的转动是由外接动力通过减速箱(6)和万向轴(5)来驱动。实施时,为了便于调节刮砂板(11)离地面的高度,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9)最好设置在一个与车架(2)套接的活动框架(8)上,再通过位于活动框架(8)两端的调节螺栓(10)与车架(2)相应的螺纹孔(13)螺纹联接将活动框架(8)和车架(2)连结在一起,这样通过扳动调节螺栓(10)便可随意调整刮砂板(11)离地面的高度。在刮砂板(11)的前端最好有软胶片(12),使其起缓冲作用,以保护路面的磨号层和减少刮砂板(11)的损坏。使用时先将本技术的牵引臂(7)与牵引动力(最好用养路工作常用的小四轮牵引车,如粤路Q-10型四轮牵引机等)连接,并将减速箱(6)的主动轴与牵引动力的功率输出轴连接,然后启动牵引动力拖其行驶便可。在行驶过程中,皮带(3)不断转动带动刮砂板(11)连续刮砂,将所经过路段的砂土刮平。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容易操作;2.刮出的砂分布均匀、无三角形或波浪形,养护质量好;3.实现刮砂工作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经费开支。权利要求1.一种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包含有车架(2)、车轮(1)和牵引臂(7),其特征在于在车架(2)内横向设置一个由主动滚筒(4),从动滚筒(9)、皮带(3)和间断等距设置在皮带(3)上的刮砂板(11)组成的刮砂装置,主动滚筒(4)的转动是由外接动力通过减速箱(6)和万向轴(5)来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砂机,其特征在于主动滚筒(4)和从动滚筒(9)最好设置在一个与车架(2)套接的活动框架(8)上,通过位于活动框架(8)两端的调节螺栓(10)与车架(2)相应的螺纹孔(13)螺纹联接将活动框架(8)和车架(2)连结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砂机,其特征在于在刮砂板(11)的前端还装有软胶片(1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其行走部分由车架、车轮和牵引臂组成,在车架内还设置一个由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皮带和置于皮带上的刮砂板组成的刮砂机构,在外接动力的牵引和驱动下,连续将砂土路的砂刮平。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和路面养护质量高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砂土路的养护工作使用。文档编号E01C23/00GK2089482SQ9120530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朱扬星, 李文华 申请人:英德县公路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式双滚筒皮带刮砂机,包含有车架(2)、车轮(1)和牵引臂(7),其特征在于在车架(2)内横向设置一个由主动滚筒(4),从动滚筒(9)、皮带(3)和间断等距设置在皮带(3)上的刮砂板(11)组成的刮砂装置,主动滚筒(4)的转动是由外接动力通过减速箱(6)和万向轴(5)来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扬星李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县公路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