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护钢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桥梁支护多为在桥下设置支墩,且支墩需设置基础,因而占地较多,影响桥下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当桥下空间存在行洪、行车等需求时,为了实现不影响桥下空间的使用、不设支墩及基础的目的,同时又能快速施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该系统不需设置基础,对桥下空间基本无影响,且便于施工。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设置在桥梁上,所述桥梁包括多排纵向平行设置的主梁和其下方横向设置的多列承托各排所述主梁的横梁,所述横梁顶面设置多个支座支撑各排主梁,每根所述横梁底面设置一对对称墩柱支撑横梁,所述桥梁的各个主梁顶部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成一体,所述墩柱侧壁底部设置一圈钢抱箍,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墩柱的钢抱箍之间设置钢系梁连接;所述桥梁除两头的两排边缘主梁外、其余各排所述主梁在其底面下方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型钢支架支护,所述型钢支架包括水平架和斜架,所述型钢支架的水平架上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橡胶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设置在桥梁上,所述桥梁包括多排纵向平行设置的主梁(1)和其下方横向设置的多列承托各排所述主梁(1)的横梁(2),所述横梁(2)顶面设置多个支座(3)支撑各排主梁(1),每根所述横梁(2)底面设置一对对称墩柱(4)支撑横梁(2),所述桥梁的各个主梁(1)顶部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4)侧壁底部设置一圈钢抱箍(5),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墩柱(4)的钢抱箍(5)之间设置钢系梁(6)连接;所述桥梁除两头的两排边缘主梁(1)外、其余各排所述主梁(1)在其底面下方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型钢支架(7)支护,所述型钢支架(7)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设置在桥梁上,所述桥梁包括多排纵向平行设置的主梁(1)和其下方横向设置的多列承托各排所述主梁(1)的横梁(2),所述横梁(2)顶面设置多个支座(3)支撑各排主梁(1),每根所述横梁(2)底面设置一对对称墩柱(4)支撑横梁(2),所述桥梁的各个主梁(1)顶部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4)侧壁底部设置一圈钢抱箍(5),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墩柱(4)的钢抱箍(5)之间设置钢系梁(6)连接;所述桥梁除两头的两排边缘主梁(1)外、其余各排所述主梁(1)在其底面下方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型钢支架(7)支护,所述型钢支架(7)包括水平架(701)和斜架(702),所述型钢支架(7)的水平架(701)上沿主梁(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橡胶支座(8),所述橡胶支座(8)顶面与所述主梁(1)底面的间隙用多层垫板(13)填满后,所述垫板(13)与橡胶支座(8)固定;所述水平架(701)两头通过斜架(702)连接至同排墩柱(4)底部的钢抱箍(5)侧壁上固定,或连接至钢系梁(6)侧壁固定;横向相邻的所述型钢支架(7)之间设置横向联系钢梁(9)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架(7)为H型梁,其腹板竖直设置,所述横向联系钢梁(9)为垂直于型钢支架(7)设置的H型梁、两头固定在相邻的所述型钢支架(7)的腹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支承钢结构构造的桥梁弹性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架(702)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应伟强,李东,宋鑫,王欣,杜传金,韩磊,陈娜,贾岩,丁立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