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4758 阅读:5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22
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的外加剂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混凝土中使用的脱模剂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回收的废机油进行纯化处理之后再通过加入乳化剂、增强剂、脱色剂、增稠剂等助剂制备运用于混凝土的脱模剂。这不仅对废机油再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而且脱模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使用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构件的基础之上还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光滑而不受脱模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多种复合的乳化剂,有效的解决水油分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加入了三乙醇胺以及聚丙烯等增稠剂,这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的流挂现象,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外加剂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混凝土中使用的脱模剂的制备。
技术介绍
混凝土的脱模剂是指在施工前涂抹在加工模板上的物质,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添加脱模剂能够有效的解决混凝土与模具粘结的问题,减少脱模难度而保证混凝土脱模后能够表面光滑。而现在市面上的脱模剂大都是以食物油为基础的原料,列如中国专利局专利公开号CN1021972C公开了利用植物油脚皂生产脱模剂,虽然有无毒、油性强等特点,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中国专利局专利公开号CN104759578A公开了一种脱模剂的制备以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专利主要是由机械油和硅粉构成,此脱模剂保证了涂料外层的表面平整光滑,具有良好的脱模性能,但是这一类的脱模剂是运用在铸造领域并且运用在实际的生产领域中确实生产的成本比较高而不利于实际的生产。但是此专利技术专利却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将机械油引入到脱模剂的
能够达到优良的脱模性能。而如何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领域引入机械油而不影响混凝土的各种物理性能确实是应该实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基于此基础之上,本专利技术将目光聚集在废机油的再利用上。据目前的机油使用情况来看,我国的机油使用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废油的再利用率却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大多数的废油都作为燃烧用油浪费,这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立足于目前国内燃油浪费情况严重的具体国情,以废机油重新纯化后的资源再利用为目标,制备一种用于混凝土的脱模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脱模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70-80%,处理后的废机油15-25%,环氧树脂2-3%,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3-0.7%,聚乙二醇醚0.5-0.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2%,三乙醇胺0.1-0.2%,聚丙烯0.1-0.2%,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并将温度升至60℃,加入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待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全部溶解并混合均匀后加入处理后的废机油;b.待步骤a废机油加入完毕后,待水油混合物在60℃的温度下搅拌5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分,在65℃温度下反应30min;c.待步骤b反应完后,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丙烯组分,65℃温度下反应90min;d.待步骤c反应完后,将反应好的产物移至储料釜中备用。所述的废机油,是经过纯化处理后的废机油,处理废机油的方法是先静置除杂,在设备中加入5废机油,并将温度升至75℃,搅拌30min后再在加热条件下静置3小时并取出废机油的上层以除去沉底的不溶性杂质;之后是酸洗,将静置处理后的废机油加热至35℃,待温度稳定后中加入机油体积7%的硫酸溶液,并控制在30min内添加完成。硫酸溶液加完后,再加入浓度为10%的烧碱溶液,加入的量为机油的1%;接着碱洗,经酸洗的废机油保证温度在35℃下,用碳酸钠溶液调节废机油的PH值,将PH的值调至8左右;最后是过滤,将酸洗碱洗过后的废机油趁热用真空滤油机过滤得到干净的废机油。再根据过滤后机油的颜色决定是否进行脱色处理,观察经过滤后得到的废机油,若所得的废机油颜色较浅,能够达到所需的样品需求,则废机油的处理不需要经过脱色处理。但是若废机油的颜色不能够达到所需的要求,则还需要用白土-阳离子型及丙烯酰胺配聚合氯化铝复合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脱模剂主要是以水和处理后的废机油作为制备的主要成分,首先在30min内加入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环氧树脂作为良好的乳化剂能够减少水油的分层情况,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作为非离子型乳化剂能够减少阴阳离子对体系的影响从而增强乳化作用。待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加完5min后加入聚乙二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醚作为增强剂,能够有效的减少脱模剂的掺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具有亲油性,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消泡性,能够保证减少脱模剂在使用的过程产生的气泡,而气泡的减少也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聚乙二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完30min后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丙烯。三乙醇胺和聚丙烯,三乙醇胺和聚丙烯能够为脱模剂体系提供—OH、—COOH等基团,—OH能够与机油中的有机物发生强烈的链式反应,从而增大体系的黏度。而—COOH基团的同性静电斥力,能使分子链由螺旋状伸展为棒状从而增大体系的黏度,体系中的黏度增大了能够使脱模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减轻流挂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对回收的废机油进行纯化处理之后再通过加入乳化剂、增强剂、脱色剂、增稠剂等助剂制备运用于混凝土的脱模剂。这不仅对废机油再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而且脱模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使用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构件的基础之上还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光滑而不受脱模的影响。因此,使用废机油再生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益事,基于此种国情,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利用废机油再纯化而制备运用于混凝土生产的脱模剂,此脱模剂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在混凝土工程的实际运用中,效果优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脱模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70-80%,处理后的废机油15-25%,环氧树脂2-3%,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3-0.7%,聚乙二醇醚0.5-0.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2%,三乙醇胺0.1-0.2%,聚丙烯0.1-0.2%,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并将温度升至60℃,加入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待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全部溶解并混合均匀后。加入处理后的废机油20%;b.待步骤a加入废机油后,待水油混合物在60℃的温度下搅拌5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分,在65℃温度下反应30min;c.待步骤b反应完后,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丙烯组分,65℃温度下反应90min;d.待步骤c反应完后,将反应好的产物移至储料釜中备用。本专利技术中,废机油的处理步骤为:升温沉降—酸洗—碱洗—过滤—脱色,具体为:升温沉降:课取出废机油中不溶的固体小杂质。酸洗:用硫酸和少量的烧碱溶液进行酸洗,以去除胶质、沥青等杂质,烧碱能够起到絮凝的作用,加强杂质的分离。碱洗:中和遗留的酸,并将PH值调制弱碱性以提供更多的阴离子,而这有利于与阳离子的脱色剂进行作用而使脱色更加完全。并且能够减轻酸性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损失。过滤:去除通过酸洗以及碱洗之后的杂质。脱色:采用白土-阳离子型及丙烯酰胺配聚合氯化铝复合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复合脱色剂能够保证高效能脱色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保证低成本生产。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按照实际的生产制备需要设计相应的重量组分并提前配置备用。水:75%;处理后的废机油:20%;A组分:环氧树脂2.5%、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5%;B组分:聚乙二醇醚0.7%、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C组分:三乙醇胺0.1%、聚丙烯0.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水和处理后的废机油作为制备的主要成分,首先在30min内加入A组分。环氧树脂作为良好的乳化剂能够减少水油的分层情况,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作为非离子型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脱模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70‑80%,处理后的废机油15‑25%,环氧树脂2‑3%,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3‑0.7%,聚乙二醇醚0.5‑0.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2%,三乙醇胺0.1‑0.2%,聚丙烯0.1‑0.2%,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并将温度升至60℃,加入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待环氧树脂和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全部溶解并混合均匀后加入处理后的废机油;b.待步骤a废机油加入完毕后,待水油混合物在60℃的温度下搅拌5分钟,再加入聚乙二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分,在65℃温度下反应30min;c.待步骤b反应完后,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丙烯组分,65℃温度下反应90min;d.待步骤c反应完后,将反应好的产物移至储料釜中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脱模剂的组分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水70-80%,处理后的废机油15-25%,环氧树脂2-3%,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0.3-0.7%,聚乙二醇醚0.5-0.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2%,三乙醇胺0.1-0.2%,聚丙烯0.1-0.2%,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并将温度升至60℃,加入环氧树脂和异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光强郭军阿光城徐兴爱唐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森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