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从热源回收的热量来获得高温热水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从热源回收热量以将水加热到高温。具体而言,针对通过使用从热源回收的热量,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考虑为废热,将水加热到高温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主要通过天然气或电热水加热器来产生高温热水加热(例如,>160F)。存在将暖通空调(HVAC)热泵用于高达160F的热水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制冷剂由于分解问题或效率问题通常被限制达到更高的温度。目前,CO2热水加热泵应用于一些住宅应用或非常轻的商业应用的市场上,但是通常非常昂贵。天然气或电热水加热器受限于性能系数(COP),其中COP<1。目前热水加热器/烧水壶市场全球数百亿美元。要做出改进以产生高温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公开的实施例通常涉及从热源回收热量以将水加热到高温。具体而言,指通过使用诸如在某些情况下考虑为废热的从热源回收的热量将水加热到高温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描述了方法、系统和装置,其采用低压制冷剂作为流体以提供制冷循环,该制冷剂循环也采用来自另一制冷循环的热源以将水加热至较高温度。在一实施例中,从另一制冷循环回收的热源是废热或用其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循环,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具有第一热交换器流体;以及第二制冷循环,所述第二制冷循环具有第二热交换器流体,所述第二热交换流体具有比第一热交换流体相对低的压力,所述第二制冷循环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处于热交换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向所述第二制冷循环提供热源,所述第二制冷循环构造成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制冷循环的热作为进一步加热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08 US 62/264,830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循环,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具有第一热交换器流体;以及第二制冷循环,所述第二制冷循环具有第二热交换器流体,所述第二热交换流体具有比第一热交换流体相对低的压力,所述第二制冷循环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处于热交换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向所述第二制冷循环提供热源,所述第二制冷循环构造成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制冷循环的热作为进一步加热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体是制冷剂,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流体是制冷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体选自由以下成分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R-134a、R-513A,R-1234yf、R-1234ze、R-410A以及R-452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流体选自由以下成分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顺式-1-氯-3,3,3三氟丙烯;2-氯-3,3,3三氟丙烯;1,1,二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2-二氯-3,3,3三氟丙烯;顺式-1,2-二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3,3,3四氟丙烯;顺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1,1,2三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2-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顺式-1,1,1,4,4,4六氟丁烯;反式-1,1,1,4,4,4六氟丁烯;1,1,3,3四氟丙烷;1,1,1,2,3五氟丙烷;1,1,2,3,3五氟丙烷;1,1,1,3,3五氟丙烷;1,1,1,2,2五氟丙烷;1,1,1,2,2,3六氟丙烷;1,1,1,2,3,3六氟丙烷;1,1,1,3,3,3六氟丙烷;丙烷;丁烷;异丁烯;异戊烷;戊烷;环戊烷;1,1二氟乙烷;1,2-二氟乙烷;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反式-1,3,3,3四氟丙烯;顺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1,1,2三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2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顺-1,1,1,4,4,4六氟丁烯;反式-1,1,1,4,4,4六氟丁烯;1,1,二氟乙烯;1,2-二氟乙烯;1,1,1,2四氟乙烷;1,1,2,2四氟乙烷;1,1二氟乙烯;反式-1二氟乙烯;顺-1,2二氟乙烯;Z-1-氯-2,3,3,3-四氟丙烯;E-1-氯-2,3,3,3-四氟丙烯;E-1,1,1,4,4,5,5,5-八氟戊-2-烯;三氟碘;1,2,2三氟乙烯及其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第一制冷循环的热源是废热或用其他方式排出的热量或还没有被回收的热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选自:屋顶机器、统一屋顶机器、冷却器、可变制冷剂流量(VRF)机构、和/或可变水流(VWF)机构、HVAC系统或单元或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循环构造为利用来自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的热源作为进一步提升水温,其中所述水被所述第二制冷循环加热到160°F至200°F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和所述第二制冷循环之一或两者均为无油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和/或所述第二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分别不含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循环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通过热交换器建立热交换关系,所述热交换器获取所述第一热交换流体排出的热量以加热和蒸发所述第二热交换流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循环包括无油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位于冷凝器出口与蒸发器入口之间的膨胀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油压缩机是无油离心式压缩机。12.一种加热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制冷剂;压缩所述蒸发后的制冷剂;从所述压缩后的制冷剂排放热量以冷凝所述制冷剂;以及利用从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排放的热量加热水,使得所述水被加热到160°F至200°F之间的范围,所述制冷剂是一种适于将水加热至160°F至200°F范围的相对低压的制冷剂,所述制冷剂至少选自由以下成分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顺式-1-氯-3,3,3三氟丙烯;2-氯-3,3,3三氟丙烯;1,1,二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2-二氯-3,3,3三氟丙烯;顺式-1,2-二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3,3,3四氟丙烯;顺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1,1,2三氯-3,3,3三氟丙烯;反式-1,2-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顺式-1,1,1,4,4,4六氟丁烯;反式-1,1,1,4,4,4六氟丁烯;1,1,3,3四氟丙烷;1,1,1,2,3五氟丙烷;1,1,2,3,3五氟丙烷;1,1,1,3,3五氟丙烷;1,1,1,2,2五氟丙烷;1,1,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M·考斯比二世,S·A·库杰克,K·J·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