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186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16
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两性生物碱分离方法,针对两性生物碱物化性质与中药中生物碱、酚酸、皂苷等成分的差异,调节成分存在状态,引入有机溶剂强化或削弱与纳滤膜之间的作用力,放大两性生物碱与其他成分在纳滤作用力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目的性精制两性生物碱。该发明专利技术快速实现复杂成分环境中两性生物碱的富集,且分离过程中对热敏性成分无影响,同时避免因色谱分离产生的有机试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能耗、节约制药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性生物碱精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碱类成分物化特征采用膜组合技术精制两性生物碱成分,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生物碱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多具有碱性。两性生物碱相较于常规的生物碱,结构中多具有羧基或酚羟基,在具有碱性的同时也具有酸性化合物的物化性质。中药成分复杂多样,有黄酮、皂苷、生物碱、酚酸、鞣质、蛋白、多糖、无机离子等,在对生物碱类成分富集时多采用制备色谱、离子交换树脂、硅胶柱层析等,上述富集技术均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制备色谱可以得到相对纯度较高的目标成分,但是富集效率和成本偏高,以及后续富集部位溶液回收处理,也会引起成分转变转化;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层析色谱,分离效率低下,以及用于生物碱类成分洗脱的三氯甲烷、甲苯等有机溶剂,不仅对操作人员带来伤害,对环境也造成污染。如何能够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对酸碱两性生物碱进行富集,减少有机溶剂污染,提高精制效率,是医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膜分离技术是借助膜孔径的分子切割实现分离,具有简便、高效、无热效应等优势,在对样品过滤时,可针对性的去除大分子物质,保留小分子成分,但是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较差。本专利技术在研究之初进行了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溶液环境、解离状态下的分离行为研究,偶然发现在较低浓度有机溶剂环境下,可以强化解离态生物碱的截留效率,两性生物碱的解离行为与溶液的相关性与中药其他类成分存在明显区别,从而目的性实现酸碱两性生物碱的目标的性精制富集。基于上述背景,提供一种对常温化、低污染、低耗能、低周期的两性生物碱的精制方法,保留其原成分结构,有助于成分纯化及新药研发的相关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可用于快速分离复杂成分体系中两性生物碱的富集。技术方案: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检测待分离两性生物碱的等电点,并计算其两性生物碱化合物结构中酸性基团呈解离态时的pH,以及碱性基团程解离态时的pH;b.将待分离提取物溶于纯化水,采用截留分子量10KDa~100KDa超滤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多糖,收集超滤液;c.将步骤b超滤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进而采用1%~1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碱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终端截留液;d.将步骤c中的终端截留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采用1%~10%质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酸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截留液,即得两性生物碱部位。所述的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中的超滤膜材质为纤维素、聚醚砜、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的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所述的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中的纳滤膜材质为耐有机溶剂材质聚酰亚胺、聚酰胺、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有益效果:(1)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两性生物碱分离方法,快速实现复杂成分环境中两性生物碱的富集,且分离过程中对热敏性成分无影响。(2)避免因色谱分离产生的有机试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降低能耗、节约制药企业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水苏碱对照品色谱图。图2为膜分离制备的水苏碱的色谱图。图3为树脂分离制备的水苏碱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其中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为:检测待分离两性生物碱的等电点,并计算其两性生物碱化合物结构中酸性基团呈解离态时的pH,以及碱性基团程解离态时的pH;步骤b为:将待分离提取物溶于纯化水,采用截留分子量10KDa~100KDa超滤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多糖,收集超滤液;步骤c为:将步骤b超滤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进而采用1%~1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碱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终端截留液;步骤d为:将步骤c中的终端截留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采用1%~10%质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酸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截留液,即得两性生物碱部位。实施例2两性生物碱水苏碱的精制取益母草药材水提液,采用实施例1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水苏碱,以水苏碱纯度、分离周期为指标对比分析。本专利技术:经过检测水苏碱的等电点为7.60左右,进而采用滴定的方法计算水苏碱结构中酸碱基团解离的pH为10.50,碱性基团解离态时的pH为5.50;取益母草水提液,采用截留分子量50KDa纤维素材质的超滤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多糖,收集超滤液;超滤液采用乙醇稀释至含乙醇浓度为25%,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10.50,采用截留分子量500Da聚丙烯腈材质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2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终端截留液;将终端截留液采用乙醇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乙醇达到40%,采用5%质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5.50,采用截留分子3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2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截留液,即得水苏碱部位。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Alltech6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别检测水苏碱对照品、以及精制分离的水苏碱,水苏碱对照品色谱图见图1,富集的两性生物碱水苏碱的色谱图见图2,进而计算水苏碱纯度结果见表1;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取益母草提取液1000mL采用,采用1000mL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精制,精制部位液相检测,色谱图见图3,进而计算水苏碱纯度结果见表1。表1精制方法水苏碱纯度(%)分离周期实施例177.63小时阳离子树脂吸附42.520小时通过改变水苏碱存在状态,调整与纳滤膜之前作用力,放大水苏碱与益母草中其他生物碱、甾醇、酚酸类成分与纳滤膜之间的作用差异,目标性的实现水苏碱与益母草中其他类成分的的快速分离,纯度为77.6%。在精制过程中因采用常温化操作,水苏碱几乎不存在转化损失。采用阳离子树脂吸附,其中上样吸附、洗脱不间断操作,其分离周期超过20小时,且分离液需要热浓缩,因对两性生物碱并不能特征性,所制备的总生物碱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检测待分离两性生物碱的等电点,并计算其两性生物碱化合物结构中酸性基团呈解离态时的pH,以及碱性基团程解离态时的pH;b.将待分离提取物溶于纯化水,采用截留分子量10KDa~100KDa超滤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多糖,收集超滤液;c.将步骤b超滤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进而采用1%~1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碱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终端截留液;d.将步骤c中的终端截留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采用1%~10%质量浓度的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酸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截留液,即得两性生物碱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组合精制两性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检测待分离两性生物碱的等电点,并计算其两性生物碱化合物结构中酸性基团呈解离态时的pH,以及碱性基团程解离态时的pH;b.将待分离提取物溶于纯化水,采用截留分子量10KDa~100KDa超滤膜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多糖,收集超滤液;c.将步骤b超滤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溶性有机溶剂量达到5%~40%,进而采用1%~1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步骤a中碱性基团解离的pH,采用截留分子量100Da~800Da纳滤膜分离,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纯化水稀释截留液,重复1~3次后,待截留液体积无法持续分离时收集终端截留液;d.将步骤c中的终端截留液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逐步稀释至溶液中含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玉彭国平李贺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