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二腈取代的芳基蒽菲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二腈取代芳基蒽菲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技术介绍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等人首次报道了利用真空蒸镀法制备的双层有机小分子薄膜器件,该器件的亮度大于1000cd/m2,操作电压低于10V。该发现是OLED领域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使人们看到了OLED技术走向商业化市场的无限潜力。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通常将利用有机小分子或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称OLED。OLED相比传统的无机电致发光器件而言,具有材料可选范围宽、可实现全彩显示、驱动电压低(3-10V)、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1μs)、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为进一步加快OLED技术的可行化和实用化,企业和学术界在开发新型的OLED材料和优化器件结构两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一些3G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出现以来OLED产品的商业优势日益突显 ...
【技术保护点】
1.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选自(1)至(20)所示化合物,Y选自中的一种;m=1或2,n=0或1;且m=1时n只能为1;当m=2时n只能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m=1时,n=1,通式I表示为,其中Y选自中的一种;当m=2时n只能为0,通式(I)所示化合物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式(I-1)至式(I-50)、式(II-1)至式(II-186)所示结构化合物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步骤包括:将A与B混合,加入反应溶剂,再加入催化剂和碱,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下,将上述反应物的混合溶液于80-200摄氏度反应8-24小时,停止反应后经冷却、过滤、柱层析,得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氯或溴,R选自下述(1)至(20)中的一种;Y选自中的一种;m为1或2;n为0或1;且m=1时n只能为1;当m=2时n只能为0;且所述A与B的摩尔比为1:2.5-3.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Pd(PPh3)4、Pd(dppf)Cl2、Pd(O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罗添友,栾新军,林智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