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所述的开普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1、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第三层乳化沥青透层3和下层半刚性基层4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1下面。由于本路面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因而减薄了开普封层的厚度,可节约能源;提高了摊铺设备的利用率;延缓了由于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极大地提高了开普封层路面抗开裂性能,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 结构。技术背景我国农村公路传统的路面铺装结构主要有贯入式或表面处治技术铺装的15 3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4 6cm沥青混凝土路面等,这些路面普遍存在 路用性能差、造价高或维修频率高、维修成本大等问题,然而贯入式或表面处 治技术铺装的该路面结构的优点是施工方便、速度快,造价低。但其本身也有 使用寿命短、易产生水损坏、龟裂及坑洞等难以克服的缺点。此外,该形式的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石料易脱落,容易出现飞石,行车噪音大,即路面行驶条 件较差。15 3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特点是路面平整,行车条件较好, 但抗变形能力和抗水损能力差。在重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在早期即出现啃边、 缺角、断板、错台、中缝胀开、唧泥等破坏现象,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和行车质量,造成很大浪费。此外,水泥路面还存在施工速度较慢,养护时间 长,后期维护困难等缺点;4 6cm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的特点是路面平整, 但早期破坏严重,路面寿命较短,维护困难。近年来, 一种新型路面结构—— 开普封层在国内逐渐得到研究和应用,由于开普封层(Cape Seal)采用乳化沥青碎 石封层(或者改性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结合(厚度约2 2.5cm),该结构下层 采用碎石封层结构(厚度约0.8 1.4cm),可以起防水粘接作用,并能延缓反射 裂缝的出现;上层采用微表处(厚度1.0 1.5cm),既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又有良 好的平整度。然而,由于很多农村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虽然现有开普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有一定的抗裂性能,但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裂缝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路面由于半刚性基层开裂而引起的反射裂缝,降低路面对基层和 半刚性基层强度的要求,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裂性能 更为优异的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所述的开普 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第三 层乳化沥青透层和下层半刚性基层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作为超 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下面。所述的微表处磨耗层厚度为8 13mm。 所述的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厚度为6 12mm。 所述的乳化沥青透层洒布量为0.5 0.9kg/m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薄了开普封层的厚度,节约能源;提高了摊铺设备的 利用率;结构层完全封水,延缓了由于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极大 地提高了开普封层路面防水及抗开裂性能,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所述的开普 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l、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第 三层乳化沥青透层3和下层半刚性基层4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1下面。所述的微表处磨耗层1厚度为8 13mm。 所述的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厚度为6 12mm。 所述的乳化沥青透层3洒布量为0.5 0.9kg/m2。本技术是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冷 玛蹄脂应力吸收层材料是一种高弹性、不透水的高等级的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 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粘结性、防水性、较好的抗剪强度、应力吸收能 力和抗疲劳裂缝能力。由于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3)取代传统开普封层中的碎石封层作为下 承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具有比碎石封层更小的厚度,可以减小路面厚度, 节省材料用量,节约能源;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在25'C常温下摊铺2小时后即 可形成强度,开始进行微表处的摊铺施工,提高了摊铺设备的利用率;冷玛蹄 脂应力吸收层比碎石封层具有更强的应力吸收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延缓由于 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同时由于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 的封水性能,可以阻止雨水进入基层甚至路基土,能够有效避免路面出现水损 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开普封层路面抗开裂性能和耐久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 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普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1)、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第三层乳化沥青透层(3)和下层半刚性基层(4)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1)下面。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微表处磨耗层(1)厚度为8 13mm。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厚度为6 12mm。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乳化沥青透层(3)洒布量为0.5 0.9kg/m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所述的开普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1、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第三层乳化沥青透层3和下层半刚性基层4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1下面。由于本路面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因而减薄了开普封层的厚度,可节约能源;提高了摊铺设备的利用率;延缓了由于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极大地提高了开普封层路面抗开裂性能,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E01C7/00GK201125356SQ200720188248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光蓉, 文 张, 张渝明, 汪成夫, 闫东波 申请人: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重庆东道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抗裂开普封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普封层共分4层,依次由上层微表处磨耗层(1)、第二层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第三层乳化沥青透层(3)和下层半刚性基层(4)构成,其中采用冷玛蹄脂应力吸收层(2)作为超薄抗裂开普封层的下承层置于微表处磨耗层(1)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汪成夫,闫东波,吴光蓉,张渝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重庆东道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