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89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和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并以其后端部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升降体,各所述升降体依次套接,相邻两所述升降体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使相邻两所述升降体沿轴向相对位移,且各所述驱动件均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前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其升降机构的各升降体间的驱动件均位于前侧,在对前端载荷较大的检修平台进行支撑时,升降机构可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能够减小因弯矩而产生的挠度,也就保证了各升降体之间间隙的均匀性,检修平台在下降过程中可较为平稳,不易产生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修作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检修作业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扩大,相关的线路检修作业量大幅增加,检修作业车的应用频率也相应增加,检修作业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检修作业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和安装于升降机构上方的检修平台08,升降机构包括四层相互嵌套的柱体,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层柱01、二层柱02、三层柱03和四层柱04。各柱体之间采用油缸进行驱动,第一油缸05连接一层柱01和二层柱02,第二油缸06连接二层柱02和三层柱03,第三油缸07连接三层柱03和四层柱04,且各油缸分布于升降机构的不同侧面。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检修平台08的前端载荷较大,若如图1中一般,仅采用第三油缸07对升降机构的前侧进行支撑,会导致升降柱的上端向前倾斜,各柱体之间前侧的间隙较小、后侧的间隙较大,难以保证竖直。如此,检修平台08在下降过程中发生抖动的可能性极大,严重影响该检修作业车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检修作业车,以降低下降过程中抖动的可能性,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修作业车,该检修作业车的升降机构的各升降体之间的驱动件均位于前侧,可保证升降机构的整体强度,检修平台的下降过程较为平稳,不易产生抖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和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并以其后端部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升降体,各所述升降体依次套接,相邻两所述升降体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使相邻两所述升降体沿轴向相对位移,且各所述驱动件均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前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其升降机构的各升降体间的驱动件均位于前侧,在对前端载荷较大的检修平台进行支撑时,升降机构可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能够减小因弯矩而产生的挠度,也就保证了各升降体之间间隙的均匀性,检修平台在下降过程中可较为平稳,不易产生抖动。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升降体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具有止挡状态和避让状态;止挡状态下,所述止挡机构能够沿轴向与相邻所述升降体相抵,以阻止相邻所述升降体沿轴向下移。可选地,所述止挡机构包括铰接设置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止挡部和抵接部,且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抵接部呈夹角设置;设有所述止挡机构的所述升降体,其壁面设有止挡孔,止挡状态下,所述抵接部与该升降体的外壁面相抵接,所述止挡部自所述止挡孔伸入所述升降体内,以对相邻所述升降体的下端进行支撑。可选地,所述止挡机构还包括支撑座和定位销,所述支撑座设有插接位;止挡状态下,所述定位销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位,并与所述抵接部相抵,以将所述翻转板定位在所述止挡状态。可选地,所述抵接部设有定位孔,避让状态下,所述翻转板能够向外翻转,以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支撑座相贴靠,所述止挡部能够避让相邻的所述升降体;所述定位销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插接于所述插接位,以将所述翻转板定位在所述避让状态。可选地,所述插接位为插接孔或插接槽。可选地,所述止挡机构仅安装于最外侧的所述升降体。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油缸。可选地,所述升降体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检修作业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在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在降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止挡状态下、止挡机构与相邻两升降体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避让状态下、止挡机构与相邻两升降体的连接结构图。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1一层柱、02二层柱、03三层柱、04四层柱、05第一油缸、06第二油缸、07第三油缸、08检修平台。图2-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升降机构、11第一升降体、111止挡孔、12第二升降体、13第三升降体、14第四升降体、15第一油缸、16第二油缸、17第三油缸、18止挡机构、181翻转板、181a止挡部、181b抵接部、181b-1定位孔、182支撑座、182a插接位、183定位销;2检修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数量上的关系。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本文中所述“前”、“后”等方位词均是基于图1中的方位与位置关系,在图1中,左右方向即为前后方向,具体来说,左侧为前,右侧为后;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即各升降体的轴向,也是高度方向。请参考图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在升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检修作业车在降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止挡状态下、止挡机构与相邻两升降体的连接结构图,图5为避让状态下、止挡机构与相邻两升降体的连接结构图。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1和检修平台2,检修平台2位于升降机构1的上方,并以其后端部与升降机构1相连。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于升降机构1的爬梯等设备攀爬至检修平台2,并在该检修平台2的前端对轨道车辆以及线路等进行检修。上述升降机构1包括若干升降体,各升降体依次套接,相邻两升降体之间设有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使相邻两升降体沿轴向相对位移,以完成检修平台2的升降,且各驱动件均位于升降机构1的前侧。如此,在对前端载荷较大的检修平台2进行支撑时,该升降机构1可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能够减小因弯矩而产生的挠度,也就保证了各升降体之间间隙的均匀性,检修平台2在下降过程中可较为平稳,不易产生抖动。此外,将驱动件均布置于一侧,可提高该升降机构1的集成度,升降机构1其他三个侧面的空间可空余出来,以方便布置爬梯、线缆等部件,可避免不同性质的各部件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冲突、干涉,并保证工作人员在上下检修平台2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理解,除上述的升降机构1、检修平台2外,该检修作业车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升降机构1的底架、安装于底架的滚轮等现有技术中检修作业车所应当具有的部件,但这些部件并非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改进点,故而,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对上述部件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升降体的具体数量,在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通常而言,上述升降体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以四个为例,如图1所示,各升降体分别为第一升降体11、第二升降体12、第三升降体13和第四升降体14,第一升降体11可以位于最外层,第二升降体12套接于第一升降体11内,第三升降体13套接于第二升降体12内,第四升降体14又套接于第三升降体13内。连接于相邻升降体之间的驱动件具体可以为油缸或者气缸等能够产生线性位移的部件,以油缸为例,各油缸分别为连接于第一升降体11和第二升降体12之间的第一油缸15、连接于第二升降体12和第三升降体13之间的第二油缸16以及连接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1)和检修平台(2),所述检修平台(2)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上方,并以其后端部与所述升降机构(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若干升降体,各所述升降体依次套接,相邻两所述升降体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使相邻两所述升降体沿轴向相对位移,且各所述驱动件均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修作业车,包括升降机构(1)和检修平台(2),所述检修平台(2)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上方,并以其后端部与所述升降机构(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若干升降体,各所述升降体依次套接,相邻两所述升降体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使相邻两所述升降体沿轴向相对位移,且各所述驱动件均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的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修作业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体设有止挡机构(18),所述止挡机构(18)具有止挡状态和避让状态;止挡状态下,所述止挡机构(18)能够沿轴向与相邻所述升降体相抵,以阻止相邻所述升降体沿轴向下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修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机构(18)包括铰接设置的翻转板(181),所述翻转板(181)包括相互连接的止挡部(181a)和抵接部(181b),且所述止挡部(181a)与所述抵接部(181b)呈夹角设置;设有所述止挡机构(18)的所述升降体,其壁面设有止挡孔(111),止挡状态下,所述抵接部(181b)与该升降体的外壁面相抵接,所述止挡部(181a)自所述止挡孔(111)伸入所述升降体内,以对相邻所述升降体的下端进行支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跃飞张颖杰赵顺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